
經濟學人認為,中日雙方在無法事弱的議題上發生齟齬,猶如陷入一場“懦夫賽局”;圖為北京一處公告欄上,張貼著官媒對日本進行嚴厲批判的內容。(美聯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對“台灣有事”情形的發言,觸動中日兩國之間的敏感神經,雖然目前影響仍在持續擴大,且短期內恐難降溫,英國“經濟學人”則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自從掌權以來,不斷以民族主義為號召鞏固領導地位,迄今並未出現任何大規模排外示威抗議,因此北京與東京之間,眼下猶如陷入了一場“懦夫賽局”之中,雙方關係勢將持續惡化一段時間。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雖然高市早苗抱持右派民族主義,以及對中鷹派立場早就為外界所熟知,且各方都清楚其所領導的政府與中國發生齟齬是遲早的事,但恐沒想到高市上任不到3周,這樣的狀況就已發生。
報導表示,中國官方在此之前涉及高市的言論都維持了形式上一定的禮貌,在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舉行場邊會麵時,習近平雖然也按照往例,針對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侵略行為提出指責,但仍然表達中方願意與日本攜手,推動戰略互利關係發展的立場,不過高市在國會發表引發這波爭議的言論之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公開社群平台,表示“那個擅自衝上來的肮髒首級,隻能毫不猶豫地斬下。做好覺悟了嗎?”,且中國官方的措辭也不斷強化批判態度。
對於薛劍具有威脅性的言論,日本外務省隨即召見中國駐日大使表達抗議,但北京方麵的批評聲浪仍然一波接一波,並且陸續祭出各種強硬反製手段,包括建議民眾避免前往日本旅遊,呼籲留學生重新考慮留學地點,以及再度對日本水產祭出禁令等等。
此外,由中國官媒所經營的社群平台帳號也提出警告,表示北京仍有其他進一步的措施尚未出手,其中包括政府之間的正式交流。該帳號在貼文之中,強調日本許多產品對於中國有“高度依賴”,似乎借此暗示可能實施更多貿易製裁手段。
對此,即便中國以強硬態度與立場,要求高市早苗收回其日前的言論,但報導指出她迄今隻表示日後會避免以過於具體的方式,討論相關議題,並未傳達出讓步的態度,不過就算自從掌權以來,習近平時常利用民族主義鞏固其地位與支持度,但事實上比起過往的中國領導人,其在處理此類情緒時都更加謹慎。報導表示,這一點從2012年以來,中國並未發生過任何全國性的大規模排外示威運動,就可看出,但如今中日雙方在不可能示弱的議題上發生齟齬,猶如展開了一場“懦夫賽局”,因此兩國之間的關係不僅在短期內恐難有所改善,且在出現好轉之前,將會進一步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