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11-18 21:58: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日關係因為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而迅速惡化,隨後中國政府發布各種警告。兩國關係會否進一步惡化?如何收尾?DW采訪在東京的中日關係學者等多名專家,提出分析。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表示,一旦“台灣有事”,有可能對日本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有關發言立即在中日兩國之間產生巨大波瀾。

駐日中國外交官薛劍率先發難指責,甚至揚言“斬首”,之後中國外交部加大批判力道,中國海警船也進入具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巡航。該效應波及民間:非營利組織主辦的中日論壇延後、中國政府開始呼籲國民不要前往日本旅遊或留學、日本駐中大使館也呼籲在華日本公民注意自身安全。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台海問題正式台麵化

東京大學研究員林泉忠對DW指出,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而言至為敏感,這次也是中方首度就此議題向日本大動作表態。

他稱,中日過去曾有三次較大的外交衝突,“2005年當時是曆史問題(編注:包含曆史教科書爭議、參拜靖國神社爭議等),2010年跟2012年是(釣魚台)領土問題”。

對中方來講,引爆中日衝突的主要影響因素除了曆史和領土之外,第三個就是台灣問題。林泉忠認為,這次是兩國之間的台海問題首次台麵化。

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教授福田圓則向DW表示,中方這次大動作反製,目的在於“抓住日本國內圍繞高市首相發言的爭議,以牽製高市政府今後不要積極介入台灣事務”。

隻是,福田也指出這次衝突有“擦槍走火”的成分。她稱,中國政府或許在高市上任後,就已經事先模擬過,也老早推演當對日本提出抗議時(包括靖國神社參拜等問題)將采取何種報複措施,都有其戰略在,但這次高市的發言以及中方的後續反應,“似乎不是事先計劃好的”。

“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皓暐也向DW表示,高市早苗“應該有點意外”她的發言會這麽快招來中國一係列非常綿密、緊湊的反撲。

他稱,過去石破茂或岸田文雄擔任首相的時期,日本針對台灣議題的發言“通常都還是采取比較模糊的戰略,而不是像高市早苗往清晰的方向去走”。中國這次反撲的力道雖然仍在可控範圍,但將導致日本未來“即便是真的有慢慢想要往戰略清晰方向移動,都會必須要考量到很多”。

中日衝突會否升級?

過去中日曾多次爆發摩擦,引發中國大陸不小規模抗議、甚至出現反日潮。這次事件是否會惡化、再次出現反日潮?林泉忠對DW直言,他認為“應該不會”。

林泉忠分析,最終“(中國)當局會比較想要壓製(民間怒氣),因為不樂見它(抗議)爆發。爆發的話,很可能矛盾最後會轉向大陸政府。因為經濟非常不好,所以(民眾)會藉這個來發泄,這是習近平政府不願意看到的”。

“我想有一個可能的解讀,其實這一波某種意義上,也是要舒緩它(中國)國內的矛盾、經濟不好所帶來的這種(狀況),這也不排除。”

目前,日本透過外交手段持續接觸中國,派出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前往北京溝通。但林泉忠表示,最理想的溝通角色,應是常駐首相官邸的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定位類似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目前層級仍較低;日本遲早要“派出大人物”溝通,現在隻是在觀察時機。

他指,從過去的曆史經驗來看,中日雖然這十幾年常有摩擦,但最後都會歸於平息。“即使是2012年最嚴重的情況,到了2014年11月,中日關係也恢複了交流,因為北京不可能永遠不與鄰國交往。”



11月18日,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在中國會晤了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鬆

林泉忠也認為,這次高市早苗的發言,過去的首相都略有提及,包括1960年代之後的《遠東條款》中,就一直存在防衛包含台灣海峽的概念。“在衝繩與西南諸島有美軍基地,這都不是白放的,目的就是監視大陸”,過去日本首相不怎麽提及是為了避免刺激中國,但這並不代表政策不存在,高市的發言隻是“將其挑明”。

“北京的意圖還是給予日本一點教訓,最終還是會收斂、恢複交流。”對於未來發展,林泉忠分析,中日關係的未來,“主導權在於北京,而不在東京”,也不會由美國等第三方調解。他判斷危機將持續到雙方自行找到“下台階”的機會,最終和緩下來。

福田指出,不可諱言日本企業前往中國投資的風險會越來越高,人員交流也會出現影響。未來日本也將會持續推進增加防衛預算,但高市政府會更加小心,避免引起中國的警惕。她表示:“這次針對高市首相的發言,日本國內要求謹慎的意見也很多,因此我認為中國的行動不會因此而進一步強化日本國內鷹派的論調。”

楊皓暐也認為,為了避免讓日本經濟還有在華日企受到進一步波及,“短期來看應該日本這邊會必須要做出一些明顯的降溫動作”,但中國的做法也會讓高市早苗“陷入兩難”,如果太輕易做出明顯的讓步,可能讓她在日本國內的長期形象受到損害。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作法令高市“陷入兩難”,如果太輕易做出明顯的讓步,可能讓她在日本國內的長期形象受損。

台灣政府可持續低調靜觀

在中日兩國唇槍舌戰之際,台灣總統賴清德17日表示,“中國對日本進行的複合式攻擊嚴重衝擊印太和平穩定”,呼籲國際社會持續關注,也呼籲中國應該要克製、展現“大國風範”,莫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

對於這樣的發言,林泉忠認為,台灣現在不適宜在局勢上“插一腳”,而是要采取低調的方式,以免加速局勢的惡化。

法政大學教授福田圓則表示,“中國警惕的是日本支持‘台灣獨立’。如果台灣政府采取戰略性行動,應采取靜觀其變的方針,來應對這次的中日問題”。她建議,中國對日台關係將會越來越警惕,台灣政府應將重點放在深化台日雙方的務實合作,才能避免進一步刺激中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裔"名媛"吃霸王餐數次被抓 人設崩塌 雙麵人生曝光
德州警方34年懸案 一群大學生接手 直接破了
“閉嘴,閉嘴,蠢豬!” 特朗普辱罵女記者輿論大嘩
羅瑞卿女兒羅點點病逝:晚年倡尊嚴死 六四時曾遭打壓
大反轉,中國網紅海外不是失聯,而是被捕入獄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日交鋒,是否需要顧及外交禮儀
中國外交部官員解釋“插兜送客”:天冷 不便握手
那個開日係車被“愛國青年”砸穿腦袋的中國人
特朗普讓北京知道,中國已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
中方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印度商家躍躍欲試
AI泡沫化?黃仁勳提出3大重點反駁:AI已不可逆
路透:美國要烏克蘭認了 用割地與裁軍換停戰
今年以來,中國已經垮塌了3座特大橋
“黨已幫你取消機票” 中國嚴查赴日旅遊
解放軍發MV 放話:敵人都別太狂 最好乖乖舉手投降…
對日本大動肝火!中國會報複到什麽地步?
以前從銀行取一萬塊有多快,那就知道現在取一萬塊錢有多慢
台積電老臣被曝攜20多箱機密資料跳槽英特爾?
英偉達第三財季營收狂飆62%!黃仁勳:這不是泡沫
中國大使館前 日本人用音響放"館長咆哮習近平"
華裔男生離奇墜軌 無監控無證人無記錄 家屬無法接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德國之聲 2025-11-18 21:58:38

中日關係因為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而迅速惡化,隨後中國政府發布各種警告。兩國關係會否進一步惡化?如何收尾?DW采訪在東京的中日關係學者等多名專家,提出分析。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表示,一旦“台灣有事”,有可能對日本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有關發言立即在中日兩國之間產生巨大波瀾。

駐日中國外交官薛劍率先發難指責,甚至揚言“斬首”,之後中國外交部加大批判力道,中國海警船也進入具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巡航。該效應波及民間:非營利組織主辦的中日論壇延後、中國政府開始呼籲國民不要前往日本旅遊或留學、日本駐中大使館也呼籲在華日本公民注意自身安全。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台海問題正式台麵化

東京大學研究員林泉忠對DW指出,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而言至為敏感,這次也是中方首度就此議題向日本大動作表態。

他稱,中日過去曾有三次較大的外交衝突,“2005年當時是曆史問題(編注:包含曆史教科書爭議、參拜靖國神社爭議等),2010年跟2012年是(釣魚台)領土問題”。

對中方來講,引爆中日衝突的主要影響因素除了曆史和領土之外,第三個就是台灣問題。林泉忠認為,這次是兩國之間的台海問題首次台麵化。

日本法政大學法學部教授福田圓則向DW表示,中方這次大動作反製,目的在於“抓住日本國內圍繞高市首相發言的爭議,以牽製高市政府今後不要積極介入台灣事務”。

隻是,福田也指出這次衝突有“擦槍走火”的成分。她稱,中國政府或許在高市上任後,就已經事先模擬過,也老早推演當對日本提出抗議時(包括靖國神社參拜等問題)將采取何種報複措施,都有其戰略在,但這次高市的發言以及中方的後續反應,“似乎不是事先計劃好的”。

“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皓暐也向DW表示,高市早苗“應該有點意外”她的發言會這麽快招來中國一係列非常綿密、緊湊的反撲。

他稱,過去石破茂或岸田文雄擔任首相的時期,日本針對台灣議題的發言“通常都還是采取比較模糊的戰略,而不是像高市早苗往清晰的方向去走”。中國這次反撲的力道雖然仍在可控範圍,但將導致日本未來“即便是真的有慢慢想要往戰略清晰方向移動,都會必須要考量到很多”。

中日衝突會否升級?

過去中日曾多次爆發摩擦,引發中國大陸不小規模抗議、甚至出現反日潮。這次事件是否會惡化、再次出現反日潮?林泉忠對DW直言,他認為“應該不會”。

林泉忠分析,最終“(中國)當局會比較想要壓製(民間怒氣),因為不樂見它(抗議)爆發。爆發的話,很可能矛盾最後會轉向大陸政府。因為經濟非常不好,所以(民眾)會藉這個來發泄,這是習近平政府不願意看到的”。

“我想有一個可能的解讀,其實這一波某種意義上,也是要舒緩它(中國)國內的矛盾、經濟不好所帶來的這種(狀況),這也不排除。”

目前,日本透過外交手段持續接觸中國,派出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前往北京溝通。但林泉忠表示,最理想的溝通角色,應是常駐首相官邸的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定位類似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目前層級仍較低;日本遲早要“派出大人物”溝通,現在隻是在觀察時機。

他指,從過去的曆史經驗來看,中日雖然這十幾年常有摩擦,但最後都會歸於平息。“即使是2012年最嚴重的情況,到了2014年11月,中日關係也恢複了交流,因為北京不可能永遠不與鄰國交往。”



11月18日,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在中國會晤了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鬆

林泉忠也認為,這次高市早苗的發言,過去的首相都略有提及,包括1960年代之後的《遠東條款》中,就一直存在防衛包含台灣海峽的概念。“在衝繩與西南諸島有美軍基地,這都不是白放的,目的就是監視大陸”,過去日本首相不怎麽提及是為了避免刺激中國,但這並不代表政策不存在,高市的發言隻是“將其挑明”。

“北京的意圖還是給予日本一點教訓,最終還是會收斂、恢複交流。”對於未來發展,林泉忠分析,中日關係的未來,“主導權在於北京,而不在東京”,也不會由美國等第三方調解。他判斷危機將持續到雙方自行找到“下台階”的機會,最終和緩下來。

福田指出,不可諱言日本企業前往中國投資的風險會越來越高,人員交流也會出現影響。未來日本也將會持續推進增加防衛預算,但高市政府會更加小心,避免引起中國的警惕。她表示:“這次針對高市首相的發言,日本國內要求謹慎的意見也很多,因此我認為中國的行動不會因此而進一步強化日本國內鷹派的論調。”

楊皓暐也認為,為了避免讓日本經濟還有在華日企受到進一步波及,“短期來看應該日本這邊會必須要做出一些明顯的降溫動作”,但中國的做法也會讓高市早苗“陷入兩難”,如果太輕易做出明顯的讓步,可能讓她在日本國內的長期形象受到損害。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作法令高市“陷入兩難”,如果太輕易做出明顯的讓步,可能讓她在日本國內的長期形象受損。

台灣政府可持續低調靜觀

在中日兩國唇槍舌戰之際,台灣總統賴清德17日表示,“中國對日本進行的複合式攻擊嚴重衝擊印太和平穩定”,呼籲國際社會持續關注,也呼籲中國應該要克製、展現“大國風範”,莫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

對於這樣的發言,林泉忠認為,台灣現在不適宜在局勢上“插一腳”,而是要采取低調的方式,以免加速局勢的惡化。

法政大學教授福田圓則表示,“中國警惕的是日本支持‘台灣獨立’。如果台灣政府采取戰略性行動,應采取靜觀其變的方針,來應對這次的中日問題”。她建議,中國對日台關係將會越來越警惕,台灣政府應將重點放在深化台日雙方的務實合作,才能避免進一步刺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