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AI項圈,正靠解決現代人的養寵焦慮年入上億

AI項圈,正靠解決現代人的養寵焦慮年入上億

文章來源: 零號機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 於 2025-11-10 02:11:2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AI項圈,正靠解決現代人的養寵焦慮年入上億

當你在研究高深的AI前沿技術的時候,已經有人在用簡單的AI+硬件悶聲發大財了。

比如你在街頭偶然碰見一隻可愛柯基,它脖子上掛著個閃爍微光的項圈,可能不止是裝飾,更是一枚小型AI終端,背後藏著一個年入1億美金的隱秘賽道。

什麽是寵物智能項圈?

它本質上是把人類智能手表的技術移植到了寵物領域,相當於給貓貓狗狗配備了一個“智能健康管家”。傳統項圈隻能懸掛身份牌,而AI智能項圈則集成了GPS定位、運動傳感器、生物傳感模塊等先進模塊。



項圈內置的傳感器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記錄寵物的位置、運動和生理數據,並實時上傳到雲端。在後台,AI算法會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比如把當日運動量和上周對比,判斷寵物是否健康;根據叫聲和動作模式,識別寵物是否處於焦慮狀態。最後,係統會將這些分析結果轉化成易懂的報告推送到用戶的手機app上。

例如,當寵物跑出安全區域,項圈會立刻給主人發送警報;如果寵物運動量顯著下降,係統會提醒主人關注其健康狀態,甚至會直接對接寵物醫院的獸醫谘詢。



目前,市麵上的智能寵物項圈已形成較為成熟的垂直細分格局,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高端品牌比如SpotOn,最低定價為999美元,主打精準定位和專業訓練功能;而國內依托供應鏈優勢,市場上也湧現出多款定價在600元人民幣以內的入門級產品,提供基礎定位及活動量統計等功能。



那麽,這麽一個小小的項圈,究竟有多大的盈利能力?

根據《2025新興寵物用品市場洞察報告》,寵物穿戴設備是增長最快的寵物產品賽道之一,2023年全球市場規模為33億美元,預計2033年將增長到171億美元。其中,智能項圈占據了六成市場份額。2024年智能項圈市場規模為20億美元,預計到2034年將增長至63億美元。

從全球市場來看,北美是全球寵物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的主要消費區域,這可能和北美每年超10%的寵物狗走失的現實困境相關。目前,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市場也在逐漸增長,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讀到這裏您可能會產生疑問:項圈作為一次性銷售產品,為什麽能帶來持續利潤?

實際上,頭部品牌的盈利關鍵源於其“硬件+訂閱”的商業模式。

持續不斷的訂閱費用,是該行業利潤的核心來源,也是暴利的奧秘所在。用戶在購買硬件後,需要按月或按年支付費用(通常為幾十到上百元),以解鎖實時定位、高級健康分析、專家谘詢、保險折扣等核心服務。

例如,品牌“星聯未來”對其項圈每月收取9.99美元訂閱費;歐洲企業Tractive憑借此模式一年收入達1.05億美元,用戶留存率高達94%。



這種商業模式令人聯想到黑鏡第七季第一集《凡夫俗女》中的情節,男主角為拯救妻子而在其體內植入科技設備,卻需持續支付訂閱費以維持基本生活功能。現實雖然不如電視劇這般極端和黑暗,但其底層邏輯是相通的:硬件引流,服務榨汁,即以硬件吸引用戶,通過服務創造持續價值。

進一步而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和寵物保險合作,用項圈收集的健康數據來製定動態保費,該模式未來還可能延伸到寵物食品、寵物醫院等等領域,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



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從這裏學到什麽搞錢思路?這個行業還存在哪些機會?

當前的關鍵,或許不在於重新研發一個項圈產品,而是在已有的行業生態裏,找到自己的定位。

除了做代理商賺取銷售差價這一傳統路徑,還可以考慮提供配套服務,比如數據分析、寵物行為谘詢,把項圈收集的寵物活動數據做成“行為報告”,幫主人解決毛孩子們的行為問題。

還可以嚐試開辟二手市場,比如高端智能項圈的租賃或二手回收翻新業務,滿足用戶在寵物旅行、術後護理等場景中的臨時需求。



業界普遍認為,“AI寵物經濟”的紅利期或許才剛剛開始。以90後為主的養寵人群把寵物當孩子養,願意為其健康和安全買單。

有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寵物用品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而到2028年,中國寵物經濟的產業規模預計超過1萬億元。這其中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盈利潛力待挖掘。

需要明確的是,人工智能項圈的核心不是“賣AI”,而是“用AI解決養寵人的焦慮”——怕貓狗丟了、生病了、沒精力好好照顧等等。



然而,硬件+訂閱的商業模式要在國內市場大麵積鋪開,仍麵臨著用戶付費訂閱習慣尚未養成這一阻力。

你是否接觸過特別實用的AI寵物產品?對於AI技術還能解決哪些養寵痛點,你有何見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吳亦凡驚傳在獄中死亡 北京官方封口中!
提醒:這些照片,千萬別發在朋友圈!
全球十大死因變了!這惡疾首上榜 每年奪150萬人命
日本民宿變賣淫場所 專做中國遊客 性工作者讚“豪爽”
豪門悲劇:愛馬仕繼承人被騙傾家蕩產的啟示




24小時討論排行

25年來首批美產稀土出廠 貝森特:打破中國"卡脖子"
國會女股神退場!裴洛西海撈1.3億,報酬率16,930%驚呆市場
甩鍋 失誤 民心流失…川普反擊混亂背後 是更大危機
德州冷笑少年毒駕逆向超車 奪命移民一家6口 被判65年…
穆斯林新市長上任 富豪痛批這政策:把紐約變印度
高市涉台言論 引發中國駐大阪總領事揚言“砍腦袋”
白宮深夜出手!川普赦免"2020假選舉人案"關鍵人物
中國衛星把台灣看光光 國台辦:這是“家的俯瞰”
34歲穆斯林,拿下紐約,要向富人開刀
中國發視頻揚言全球通緝沈伯洋 本人憤怒回應
美國將推50年超長房貸 網友:一房傳三代 人走債還在
200塊一碗的天價麻辣燙,讓老外重新認識中餐
紅軍城陷落在即,俄軍或迎巴赫穆特後最大勝利
俄猛轟能源設施!烏克蘭「多地輪流斷電」
打贏“選區重劃”公投戰 紐森角逐總統大位行情看漲
匪夷所思!國土安全部長買了10架“沒發動機的飛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AI項圈,正靠解決現代人的養寵焦慮年入上億

零號機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 2025-11-10 02:11:28
AI項圈,正靠解決現代人的養寵焦慮年入上億

當你在研究高深的AI前沿技術的時候,已經有人在用簡單的AI+硬件悶聲發大財了。

比如你在街頭偶然碰見一隻可愛柯基,它脖子上掛著個閃爍微光的項圈,可能不止是裝飾,更是一枚小型AI終端,背後藏著一個年入1億美金的隱秘賽道。

什麽是寵物智能項圈?

它本質上是把人類智能手表的技術移植到了寵物領域,相當於給貓貓狗狗配備了一個“智能健康管家”。傳統項圈隻能懸掛身份牌,而AI智能項圈則集成了GPS定位、運動傳感器、生物傳感模塊等先進模塊。



項圈內置的傳感器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記錄寵物的位置、運動和生理數據,並實時上傳到雲端。在後台,AI算法會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比如把當日運動量和上周對比,判斷寵物是否健康;根據叫聲和動作模式,識別寵物是否處於焦慮狀態。最後,係統會將這些分析結果轉化成易懂的報告推送到用戶的手機app上。

例如,當寵物跑出安全區域,項圈會立刻給主人發送警報;如果寵物運動量顯著下降,係統會提醒主人關注其健康狀態,甚至會直接對接寵物醫院的獸醫谘詢。



目前,市麵上的智能寵物項圈已形成較為成熟的垂直細分格局,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高端品牌比如SpotOn,最低定價為999美元,主打精準定位和專業訓練功能;而國內依托供應鏈優勢,市場上也湧現出多款定價在600元人民幣以內的入門級產品,提供基礎定位及活動量統計等功能。



那麽,這麽一個小小的項圈,究竟有多大的盈利能力?

根據《2025新興寵物用品市場洞察報告》,寵物穿戴設備是增長最快的寵物產品賽道之一,2023年全球市場規模為33億美元,預計2033年將增長到171億美元。其中,智能項圈占據了六成市場份額。2024年智能項圈市場規模為20億美元,預計到2034年將增長至63億美元。

從全球市場來看,北美是全球寵物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的主要消費區域,這可能和北美每年超10%的寵物狗走失的現實困境相關。目前,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市場也在逐漸增長,其中中國市場表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讀到這裏您可能會產生疑問:項圈作為一次性銷售產品,為什麽能帶來持續利潤?

實際上,頭部品牌的盈利關鍵源於其“硬件+訂閱”的商業模式。

持續不斷的訂閱費用,是該行業利潤的核心來源,也是暴利的奧秘所在。用戶在購買硬件後,需要按月或按年支付費用(通常為幾十到上百元),以解鎖實時定位、高級健康分析、專家谘詢、保險折扣等核心服務。

例如,品牌“星聯未來”對其項圈每月收取9.99美元訂閱費;歐洲企業Tractive憑借此模式一年收入達1.05億美元,用戶留存率高達94%。



這種商業模式令人聯想到黑鏡第七季第一集《凡夫俗女》中的情節,男主角為拯救妻子而在其體內植入科技設備,卻需持續支付訂閱費以維持基本生活功能。現實雖然不如電視劇這般極端和黑暗,但其底層邏輯是相通的:硬件引流,服務榨汁,即以硬件吸引用戶,通過服務創造持續價值。

進一步而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和寵物保險合作,用項圈收集的健康數據來製定動態保費,該模式未來還可能延伸到寵物食品、寵物醫院等等領域,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



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以從這裏學到什麽搞錢思路?這個行業還存在哪些機會?

當前的關鍵,或許不在於重新研發一個項圈產品,而是在已有的行業生態裏,找到自己的定位。

除了做代理商賺取銷售差價這一傳統路徑,還可以考慮提供配套服務,比如數據分析、寵物行為谘詢,把項圈收集的寵物活動數據做成“行為報告”,幫主人解決毛孩子們的行為問題。

還可以嚐試開辟二手市場,比如高端智能項圈的租賃或二手回收翻新業務,滿足用戶在寵物旅行、術後護理等場景中的臨時需求。



業界普遍認為,“AI寵物經濟”的紅利期或許才剛剛開始。以90後為主的養寵人群把寵物當孩子養,願意為其健康和安全買單。

有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寵物用品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而到2028年,中國寵物經濟的產業規模預計超過1萬億元。這其中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盈利潛力待挖掘。

需要明確的是,人工智能項圈的核心不是“賣AI”,而是“用AI解決養寵人的焦慮”——怕貓狗丟了、生病了、沒精力好好照顧等等。



然而,硬件+訂閱的商業模式要在國內市場大麵積鋪開,仍麵臨著用戶付費訂閱習慣尚未養成這一阻力。

你是否接觸過特別實用的AI寵物產品?對於AI技術還能解決哪些養寵痛點,你有何見解?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