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結婚與生育率持續低迷,2024年結婚對數比去年大減158萬對,跌幅超過2成。(歐新社)
中國結婚與生育率持續低迷,2024年結婚對數比去年大減158萬對,跌幅超過兩成。麵對急速下滑的婚姻率,中國官方祭出一係列“催婚”政策,望降低門檻,刺激新人登記。
綜合媒體報導,“結婚登記全國通辦”最受大眾關注,過去新人必須攜帶戶口名簿返回戶籍地辦理,現在隻需要簡單證件與聲明,就能在全國任何地方完成登記。現在,不再需要戶口名簿,也不必經過家長同意,兩人自行決定就好。
各地方政府也卯足全力推出創意“催婚”方案。上海推出夜間登記,領完證直接在夜店辦婚禮;北京、成都等城市則與熱門景點合作,推結婚與觀光結合的行程,例如成都把登記點設在海拔3000米的西嶺雪山,讓領證變成旅遊。
更普及的招數則是發放結婚消費券,但金額多在人民幣800至1000元之間,然而,民眾普遍反映“吸引力有限”。有些農村甚至動員長輩補登記,村裡喇叭天天廣播“領結婚證送雞蛋”,連牽手一輩子的老夫妻也被鼓勵“補辦儀式”。
這些努力是否有效引發外界質疑,政策能降低程序成本,卻無法翻轉年輕人的婚姻觀。密西根大學社會係教授周雲表示,“同時我們知道,中國年輕人對於步入婚姻有深刻複雜的感受,很多時候是夾雜著矛盾與焦慮,所以移除地理限製的政策,不太可能讓結婚率長期回彈、改變或上揚。”
當前中國年輕人在婚姻議題上普遍存在焦慮、矛盾,加上高失業率、生活壓力與傳統家庭期待,結婚再方便,也難以讓沒有意願的人說出“我願意”,儘管催婚花樣百出,長期能否扭轉低結婚潮,仍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