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騷擾電話,這是一場無盡的地下戰爭

騷擾電話,這是一場無盡的地下戰爭

文章來源: 巨潮WAVE 於 2025-11-07 18:23: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您需要貸款嗎”“考慮一下我們樓盤的優惠”“為您推薦一款理財產品……”從清晨到夜晚,這些不請自來的營銷電話,不知疲倦地入侵著億萬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謝謝,不需要”“暫時不考慮”“你不要再打來了”……不論用客氣或者不客氣的語氣回答實際上都毫無意義,甚至可能會因為接聽電話而確認了號碼有效,之後的電話越來越多。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據,自2019年9月底,“來電免打擾”服務在全國正式上線,以及2024年6月底,“短信免打擾”服務在全國正式上線以來,截至2025年6月底,“來電來信免打擾”服務用戶已達10.8億,累計為用戶提供防護1047億次。

成績單固然光鮮,可硬幣的另一麵,是營銷電話更為恐怖的撥打次數,以及絕大多數人完全無法被改變的生活現實。

甚至,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各國針對中國人的各種電詐套路,其“業務”的起點,都是這些數以億計的營銷電話——看似不起眼的騷擾電話,對於人們的傷害沒有下限,也沒有上限。

技術的進步與騷擾的升級如同一對孿生兄弟,在通信領域上演著你追我趕的戲碼。而最終的受害者必然不會是各種各樣的通訊公司,永遠隻能是每個普通人。

本文是來自《巨潮WAVE》內容團隊的深度價值文章,歡迎您多平台關注。

01 進化

騷擾電話的曆史,幾乎與電話的普及史完全同步。

在電話誕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營銷者們都會拿著厚厚的電話黃頁,挨個撥打潛在客戶的號碼。

那時人們對此並不會感覺十分冒犯。一方麵當時營銷電話的數量畢竟較少;第二,在信息較為閉塞的時期,電話營銷也給了人們帶來了接觸新產品和新信息的機會。那時的營銷電話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功能性。

隨著網絡的發展,以及人們信息獲取渠道日益豐富,電話的營銷功能逐漸減弱,冒犯性日益凸顯。當人們不再需要這種信息傳遞方式,“營銷電話”就開始退化為“騷擾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

縱觀其曆史演進,騷擾電話的升級正是源自技術賦能。

隨著VoIP(網絡電話)技術在21世紀初的普及,騷擾電話進入了“技術驅動”新階段。騷擾者開始使用“群呼係統”,由一台電腦自動同時撥打數百個號碼,騷擾效率呈指數級增長。這一時期,“95”“96”“400”等號段電話泛濫成災,成為騷擾電話的主要來源。

近幾年,騷擾電話已全麵進入“智能時代”,其技術手段和精準程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央視財經315晚會上曝光的視頻顯示,如今的外呼公司打著“高效觸達用戶”“精準拓客”等旗號招攬生意。

AI智能機器人已經進入到應用階段,可以通過真人錄音合成語音,預設200餘種觸發關鍵詞。一旦通話方說了相關語句,機器人就會根據關鍵詞轉到對應回複內容。幾個回合下來,電腦係統就能根據對方的回答內容,一步步判斷其是否屬於意向客戶。

騷擾電話,這是一場無盡的地下戰爭

令人擔憂的是,科技升級還能幫助騷擾者與相關監管鬥智鬥勇。

2022年央視財經315晚會上,美股上市公司容聯雲旗下產品“容聯七陌”被曝光。其不僅可以向電銷公司提供外呼係統和線路,還能靠技術手段應對監管和用戶投訴。容聯七陌能為撥打騷擾公司提供一個號碼池,每次撥打騷擾電話,用戶手機上會顯示不同號碼,這一技術可以用來規避用戶投訴和通信部門監管。

到2025年央視3·15晚會上,騷擾電話背後的亂象被再次被曝光。如今電銷公司在使用虛擬運營商的“小號”做電銷時,已經可以使用特殊軟件,隱藏真實號碼和真實地址,而且會根據被叫號碼屬地自動偽裝成當地的號碼,以此騙取被呼叫手機用戶的信任,接聽電話。

可以看出,從黃頁時代到AI時代,騷擾電話完成了從“手工勞動”到“工業革命”的跨越。

02 廉價

很多人都能意識到,電話推銷的成功率其實相當低。

2024年,艾媒智庫聯合草莓派網民行為調查與計算分析係統,開展了主題為“中國手機用戶騷擾電話情況調查”的全國隨機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麵對陌生的電話,僅有30.7%的手機用戶有可能接聽並詢問對方是否為熟人。

雖然看起來這個比例可能不小,但是接聽電話之後的推銷成功率就要低得多了。綜合一些網絡上的討論來看,電話推銷最高也隻能有1.5%左右的商業轉化率。



成功的概率如此之低,很多公司仍然願意在這方麵進行布局,甚至花大錢去購買技術型產品,原因就在於隨著科技能力的不斷提升,騷擾電話一直“降本增效”。單次向外呼叫的成本已經被打的足夠低了,這成為其屢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

騷擾電話在撥打效率上的絕對提升,甚至成為了這個行業能夠延續至今的關鍵。

黃頁時代,人工撥打電話耗時耗力,效率低下,一天能有百十多個客戶溝通量,已經算是不錯的水平。而到了智能騷擾的時代,這一過程被大幅優化。以容聯七陌2016年上線的“雲電銷”係統為例,它可以批量導入號碼,並且有“自動外呼”模式。係統可以先替代人工撥號,檢測到有人接聽後再把通話轉給空閑座席,省去了手動按鍵時間。

早在2017年,容聯七陌就已經發布了“AIcall”智能外呼,演進到用語音機器人先篩客,再轉人工,進一步減少了人力的使用。



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上海智優擎、銷氪、飛鴿傳書等公司,利用真人錄音合成AI語音,每天可自動撥打10萬通營銷電話。

撥打效率提升上去之後,電話營銷的總成本反而低了下來。

根據央視315晚會的報道,一台外呼智能機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萬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撥打上千個電銷電話,工作效率遠超人工客服。

如此低廉的成本,意味著哪怕成千上萬通電話隻能換來一位客戶,也足以覆蓋全部成本且有足夠盈餘。這種轉化水平對於部分高客單價行業如裝修、貸款、醫美等已經足夠誘人。

這個行業正在從“人力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極低的成本與相對可觀的收益之間存在足夠大的利潤空間,這成為了騷擾電話生生不息的最大倚仗。

03 防線

麵對肆虐的騷擾電話,相關的防線也在不斷地築建。

今年10月份,“為什麽貸款騷擾電話變少了”話題衝上熱搜。據了解,貸款騷擾電話降溫的核心原因,是10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助貸新規正式落地。其中要求商業銀行僅與白名單機構合作,從源頭最大限度地限製了貸款類電銷變成騷擾電話的可能。

此外,根據艾媒谘詢的調研,保險推銷是騷擾電話細分中的第一大類。但《金融時報》7月份報道,今年以來,已有7家保險公司的12家保險電話銷售中心或電話銷售中心分部被撤銷,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官網信息統計,近五年(2020年—2025年)退出的保險公司電銷中心達60多家。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對手機號碼的標記和騷擾攔截等功能的普遍應用,保險電話的客戶接通率已經大大縮水,這是造成保險電銷業務不斷縮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改善情況看起來讓人欣慰,但大多時候我們的防線還是有些蒼白無力。

從一些法院過往的判例來看,商家企業的違法成本不高,仍是行業存在的核心痼疾:

2025年,上海的胡先生因不堪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的持續電話騷擾,將其告上法庭。最終他獲得了銀行代理人的當庭道歉和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年,北京東城法院判決一起信息科技公司侵害生活安寧權案件,最終賠償金額為500元;

2017年,遂寧市某裝修公司通過非法途徑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並頻繁騷擾,最終被工商部門責令改正並罰款8000元。

顯然這些數量有限的處罰力度輕薄,根本無法形成有效震懾,“違法收益>處罰成本”的畸形生態,正是騷擾電話屢禁不止的核心原因。

因此,增加騷擾者的違法成本,才是解決騷擾電話橫行問題的最大解藥。

2003 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合作創建了“全國謝絕來電登記處”(Do Not Call),人們可以將自己的聯係方式在該處進行登記,以獲得不被營銷電話騷擾的權利。一旦企業違規向已注冊的號碼撥打營銷電話,則會根據撥打次數被處以巨額罰款。



容聯雲通訊股價表現(自上市至今)

容聯雲當初也是因為被容聯七陌事件股價大跌,選擇對業務結構進行大調整。短期內迅速切割違規業務以求生存,中長期則全力向高價值、高合規性的AI解決方案轉型。

04 寫在最後

除了頂層設計和企業治理維度之外,普通大眾麵對騷擾電話也可以做出一些微觀的努力。

上文對招商銀行的騷擾電話進行起訴的胡先生,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他坦言,起訴的初衷是“增加銀行撥打此類電話的成本”,並希望“讓每個公民都可以成為拒絕電話騷擾的起點”,“哪怕100個人中有1個人‘較真’,堅持的人多了,規則或許就會因我們而變。”



這種個體的“較真”精神,也可以成為推動社會規則完善的重要力量。

騷擾電話徹底消失的一天,也許永遠都不會來,但通過持續努力,我們可以獲得一個越來越清靜的通訊環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這國總理突然接近習近平 中國官員全嚇傻視頻曝光
李承鵬:怎麽看郭美美?史將證明這是一個奇女子
"軟飯王"李春平去世:百億遺產查無實據 美國富婆到底是誰
Meta華人太多!員工崩潰:不懂中文像局外人
涉強吻男生 王丹不服遭清華認定性騷擾成立 興訟敗訴




24小時討論排行

“DNA之父”逝世 因談黑人智商低過白人榮銜被褫奪
扇耳光大賽趙鴻剛:練了兩年通背拳 沒想到打成這樣
關稅退款潮?美貿易代表:川普恐需退回$1000億
曼達尼當選市長 紐約超市大亨威脅“搬家”
一鍵登記投誠祖國?國台辦回應“歸家”App
打破中國稀土壟斷 西方全寄望它
特朗普:南非對白人搞“屠殺”,G20峰會美國不去了
國父們的擔憂與美國命運 曆史地剖析“特朗普現象”
全紅嬋渾身是傷出賽 走樓梯都痛 醫:她有癱瘓風險
紅軍城將陷落 烏克蘭一再重蹈覆徹!不願存人失地
養老是國家的義務,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
10號高速致命車禍印度司機 被撤毒駕指控 原因竟是…
從強硬到妥協:習近平的轉向與“戰狼外交”的終結
被問急眼了,特朗普怒噴記者:虛假、令人作嘔
穀歌員工被迫住車上“以車為家” 很多同事如此
首爾待了三個月 我從韓劇天堂到現實地獄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騷擾電話,這是一場無盡的地下戰爭

巨潮WAVE 2025-11-07 18:23:37

“您需要貸款嗎”“考慮一下我們樓盤的優惠”“為您推薦一款理財產品……”從清晨到夜晚,這些不請自來的營銷電話,不知疲倦地入侵著億萬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謝謝,不需要”“暫時不考慮”“你不要再打來了”……不論用客氣或者不客氣的語氣回答實際上都毫無意義,甚至可能會因為接聽電話而確認了號碼有效,之後的電話越來越多。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據,自2019年9月底,“來電免打擾”服務在全國正式上線,以及2024年6月底,“短信免打擾”服務在全國正式上線以來,截至2025年6月底,“來電來信免打擾”服務用戶已達10.8億,累計為用戶提供防護1047億次。

成績單固然光鮮,可硬幣的另一麵,是營銷電話更為恐怖的撥打次數,以及絕大多數人完全無法被改變的生活現實。

甚至,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各國針對中國人的各種電詐套路,其“業務”的起點,都是這些數以億計的營銷電話——看似不起眼的騷擾電話,對於人們的傷害沒有下限,也沒有上限。

技術的進步與騷擾的升級如同一對孿生兄弟,在通信領域上演著你追我趕的戲碼。而最終的受害者必然不會是各種各樣的通訊公司,永遠隻能是每個普通人。

本文是來自《巨潮WAVE》內容團隊的深度價值文章,歡迎您多平台關注。

01 進化

騷擾電話的曆史,幾乎與電話的普及史完全同步。

在電話誕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營銷者們都會拿著厚厚的電話黃頁,挨個撥打潛在客戶的號碼。

那時人們對此並不會感覺十分冒犯。一方麵當時營銷電話的數量畢竟較少;第二,在信息較為閉塞的時期,電話營銷也給了人們帶來了接觸新產品和新信息的機會。那時的營銷電話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功能性。

隨著網絡的發展,以及人們信息獲取渠道日益豐富,電話的營銷功能逐漸減弱,冒犯性日益凸顯。當人們不再需要這種信息傳遞方式,“營銷電話”就開始退化為“騷擾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

縱觀其曆史演進,騷擾電話的升級正是源自技術賦能。

隨著VoIP(網絡電話)技術在21世紀初的普及,騷擾電話進入了“技術驅動”新階段。騷擾者開始使用“群呼係統”,由一台電腦自動同時撥打數百個號碼,騷擾效率呈指數級增長。這一時期,“95”“96”“400”等號段電話泛濫成災,成為騷擾電話的主要來源。

近幾年,騷擾電話已全麵進入“智能時代”,其技術手段和精準程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央視財經315晚會上曝光的視頻顯示,如今的外呼公司打著“高效觸達用戶”“精準拓客”等旗號招攬生意。

AI智能機器人已經進入到應用階段,可以通過真人錄音合成語音,預設200餘種觸發關鍵詞。一旦通話方說了相關語句,機器人就會根據關鍵詞轉到對應回複內容。幾個回合下來,電腦係統就能根據對方的回答內容,一步步判斷其是否屬於意向客戶。

騷擾電話,這是一場無盡的地下戰爭

令人擔憂的是,科技升級還能幫助騷擾者與相關監管鬥智鬥勇。

2022年央視財經315晚會上,美股上市公司容聯雲旗下產品“容聯七陌”被曝光。其不僅可以向電銷公司提供外呼係統和線路,還能靠技術手段應對監管和用戶投訴。容聯七陌能為撥打騷擾公司提供一個號碼池,每次撥打騷擾電話,用戶手機上會顯示不同號碼,這一技術可以用來規避用戶投訴和通信部門監管。

到2025年央視3·15晚會上,騷擾電話背後的亂象被再次被曝光。如今電銷公司在使用虛擬運營商的“小號”做電銷時,已經可以使用特殊軟件,隱藏真實號碼和真實地址,而且會根據被叫號碼屬地自動偽裝成當地的號碼,以此騙取被呼叫手機用戶的信任,接聽電話。

可以看出,從黃頁時代到AI時代,騷擾電話完成了從“手工勞動”到“工業革命”的跨越。

02 廉價

很多人都能意識到,電話推銷的成功率其實相當低。

2024年,艾媒智庫聯合草莓派網民行為調查與計算分析係統,開展了主題為“中國手機用戶騷擾電話情況調查”的全國隨機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麵對陌生的電話,僅有30.7%的手機用戶有可能接聽並詢問對方是否為熟人。

雖然看起來這個比例可能不小,但是接聽電話之後的推銷成功率就要低得多了。綜合一些網絡上的討論來看,電話推銷最高也隻能有1.5%左右的商業轉化率。



成功的概率如此之低,很多公司仍然願意在這方麵進行布局,甚至花大錢去購買技術型產品,原因就在於隨著科技能力的不斷提升,騷擾電話一直“降本增效”。單次向外呼叫的成本已經被打的足夠低了,這成為其屢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

騷擾電話在撥打效率上的絕對提升,甚至成為了這個行業能夠延續至今的關鍵。

黃頁時代,人工撥打電話耗時耗力,效率低下,一天能有百十多個客戶溝通量,已經算是不錯的水平。而到了智能騷擾的時代,這一過程被大幅優化。以容聯七陌2016年上線的“雲電銷”係統為例,它可以批量導入號碼,並且有“自動外呼”模式。係統可以先替代人工撥號,檢測到有人接聽後再把通話轉給空閑座席,省去了手動按鍵時間。

早在2017年,容聯七陌就已經發布了“AIcall”智能外呼,演進到用語音機器人先篩客,再轉人工,進一步減少了人力的使用。



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上海智優擎、銷氪、飛鴿傳書等公司,利用真人錄音合成AI語音,每天可自動撥打10萬通營銷電話。

撥打效率提升上去之後,電話營銷的總成本反而低了下來。

根據央視315晚會的報道,一台外呼智能機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萬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撥打上千個電銷電話,工作效率遠超人工客服。

如此低廉的成本,意味著哪怕成千上萬通電話隻能換來一位客戶,也足以覆蓋全部成本且有足夠盈餘。這種轉化水平對於部分高客單價行業如裝修、貸款、醫美等已經足夠誘人。

這個行業正在從“人力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極低的成本與相對可觀的收益之間存在足夠大的利潤空間,這成為了騷擾電話生生不息的最大倚仗。

03 防線

麵對肆虐的騷擾電話,相關的防線也在不斷地築建。

今年10月份,“為什麽貸款騷擾電話變少了”話題衝上熱搜。據了解,貸款騷擾電話降溫的核心原因,是10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助貸新規正式落地。其中要求商業銀行僅與白名單機構合作,從源頭最大限度地限製了貸款類電銷變成騷擾電話的可能。

此外,根據艾媒谘詢的調研,保險推銷是騷擾電話細分中的第一大類。但《金融時報》7月份報道,今年以來,已有7家保險公司的12家保險電話銷售中心或電話銷售中心分部被撤銷,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根據金融監管總局官網信息統計,近五年(2020年—2025年)退出的保險公司電銷中心達60多家。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對手機號碼的標記和騷擾攔截等功能的普遍應用,保險電話的客戶接通率已經大大縮水,這是造成保險電銷業務不斷縮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改善情況看起來讓人欣慰,但大多時候我們的防線還是有些蒼白無力。

從一些法院過往的判例來看,商家企業的違法成本不高,仍是行業存在的核心痼疾:

2025年,上海的胡先生因不堪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的持續電話騷擾,將其告上法庭。最終他獲得了銀行代理人的當庭道歉和5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年,北京東城法院判決一起信息科技公司侵害生活安寧權案件,最終賠償金額為500元;

2017年,遂寧市某裝修公司通過非法途徑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並頻繁騷擾,最終被工商部門責令改正並罰款8000元。

顯然這些數量有限的處罰力度輕薄,根本無法形成有效震懾,“違法收益>處罰成本”的畸形生態,正是騷擾電話屢禁不止的核心原因。

因此,增加騷擾者的違法成本,才是解決騷擾電話橫行問題的最大解藥。

2003 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合作創建了“全國謝絕來電登記處”(Do Not Call),人們可以將自己的聯係方式在該處進行登記,以獲得不被營銷電話騷擾的權利。一旦企業違規向已注冊的號碼撥打營銷電話,則會根據撥打次數被處以巨額罰款。



容聯雲通訊股價表現(自上市至今)

容聯雲當初也是因為被容聯七陌事件股價大跌,選擇對業務結構進行大調整。短期內迅速切割違規業務以求生存,中長期則全力向高價值、高合規性的AI解決方案轉型。

04 寫在最後

除了頂層設計和企業治理維度之外,普通大眾麵對騷擾電話也可以做出一些微觀的努力。

上文對招商銀行的騷擾電話進行起訴的胡先生,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他坦言,起訴的初衷是“增加銀行撥打此類電話的成本”,並希望“讓每個公民都可以成為拒絕電話騷擾的起點”,“哪怕100個人中有1個人‘較真’,堅持的人多了,規則或許就會因我們而變。”



這種個體的“較真”精神,也可以成為推動社會規則完善的重要力量。

騷擾電話徹底消失的一天,也許永遠都不會來,但通過持續努力,我們可以獲得一個越來越清靜的通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