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本周向美國駐全球各地的使領館發布了一項全麵的簽證審查新規,指示簽證官嚴格執行移民法中的“公共負擔”條款。根據新規,若申請人被認為可能對美國公共資源造成負擔,包括患有糖尿病、肥胖等健康狀況,其簽證、綠卡申請可能被拒。
這份指導意見是在國務院發給大使館和領事官員的一份電報中發布的,指示官員們根據一係列因素,包括健康、年齡、英語水平和經濟狀況,拒絕向可能依賴公共福利的申請人發放簽證。值得注意的是,該指南要求簽證官對於所有申請人進行審查,但專家指出,可能隻適用於那些尋求在美國永久居留的人。
電報強調,“自給自足一直是美國移民政策的長期原則,100多年來,拒收移民的公共負擔理由一直是我們移民法的一部分。”
該指令恢複並擴大了川普政府時期的標準,官員們稱,這項標準在拜登總統任期內有所放鬆。國務院一名官員對福克斯新聞數字頻道表示,川普政府“已經結束了大規模移民時代”。
電報提醒,公共負擔的判定是“領事官員的意見”,將舉證責任完全推給了申請人。官員們被要求對每個案件進行“全麵徹底的審查”,並在簽發簽證之前評估“申請人的總體情況”。
新的指導方針要求移民的健康成為申請過程中的一個重點。電文寫道:“你必須考慮申請者的健康狀況。某些疾病,包括但不限於心血管疾病、呼吸係統疾病、癌症、糖尿病、代謝疾病、神經係統疾病和精神健康狀況,可能需要數十萬美元的護理。”
不僅如此,國務院還鼓勵簽證官員在評估移民是否會成為公共負擔而被拒絕入境時,考慮肥胖等其他條件,因為它可能導致哮喘和高血壓等需要昂貴長期護理的疾病。
福克斯商業頻道指出,接近退休年齡的老年簽證申請人將麵臨特別的審查。官員們需要評估他們的就業前景,以及他們停止工作後是否能養活自己,備忘錄指出:“長期的機構化(例如,在護理機構)每年可能要花費數十萬美元,應予以考慮。”
過往使用現金援助的曆史,也將被嚴查。“公共負擔”條款長期存在於美國移民法中,但其解釋和執行力度在不同政府時期差異巨大。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曾大幅擴大該條款的適用範圍,將糧食券(SNAP)、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等非現金福利也納入考量,但該政策在法庭受阻後被拜登政府撤銷。拜登政府2022年的版本則將考量範圍重新限製在現金援助和長期機構護理上。而最新的這份電報,標誌著向更廣泛、更嚴苛解釋的回歸。
此外,簽證官員還被指示考慮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例如有殘疾或慢性疾病的家屬,這些情況是否會導致申請人無法維持就業。
這份報告立即引發強烈反響,專家警告稱,此舉將賦予簽證官過大的主觀裁量權,並可能導致對申請人的歧視。
非營利性法律援助組織“天主教合法移民網絡”的高級律師查爾斯·惠勒(Charles
Wheeler)向CBS新聞指出,電報要求簽證官對申請人未來可能發生的醫療緊急情況進行預測。
惠勒表示,這很成問題,因為簽證官“沒有接受過醫學訓練,沒有這方麵的經驗,他們不應該根據自己的個人知識或偏見做出預測。”
喬治城大學的移民律師吉諾維斯(Sophia
Genovese)也表示,新規鼓勵簽證官和體檢醫生根據申請人的病史,來推測其未來的醫療費用和就業能力,這是“相當廣泛且令人擔憂的”權力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