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北京的住宅樓。住房供應過剩導致房地產價格下跌,並影響了消費支出。
強勁的出口和對新工廠的持續投資抵消了零售疲軟和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下滑,中國經濟在夏季保持了穩定增長。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的聲明,今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中國經濟較前一季度增長1.1%,與春季的增長速度大致持平。如果保持這一速度,未來12個月經濟將增長約4.1%。
過去四年中,房地產市場的急劇下跌抹去了中國家庭的大部分儲蓄,導致許多家庭減少開支,重創零售業。中央政府通過補貼鼓勵消費者購買智能手機、電動車、家電等主要產自中國的製成品,以求抵消這一影響。但承擔部分補貼成本的地方政府正削減相關項目支出。
許多城市的住房價格自2021年夏季的峰值以來下跌了高達40%,對該國的開發商和建築商造成了沉重打擊。曾占中國經濟四分之一的房地產與建築業在第三季度持續萎縮。

直到今年夏天,對新工廠的投資仍能抵消部分疲軟。政府最近開始擔心製造業產能過剩、價格戰和其他過度競爭的跡象。國有銀行係統已放緩對製造業項目發放新貸款的速度。
盡管如此,中國對出口的投資以及用國產商品替代進口的政策繼續推動經濟發展。過去三個月中,中國的商品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4%。
中國的貿易順差——即出口超過進口的金額——預計今年將大幅超過1萬億美元,打破去年創下的紀錄。雖然在特朗普總統實施關稅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有所下降,但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卻大幅增長。

5月,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待出口到泰國的電動汽車。
部分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商品隨後被運往美國。但還有部分商品被用於在新興市場建設工廠和太陽能農場,並擠占當地企業的市場份額。從巴西到土耳其再到印度尼西亞,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效仿美國的做法,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關稅。
周一公布的增長數據略好於許多經濟學家預期,因為國家統計局下調了對前一季度的計算。統計局表示,春季的經濟產出較冬季增長1%,而不是7月宣布的1.1%。
根據中國政府更傾向強調的衡量標準,統計局周一表示,第三季度的經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8%。一些分析師質疑中國數據是否可能誇大了經濟表現。

統計局沒有循例舉行新聞發布會討論數據,可能是因為季度數據的定期發布日期與周一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年度會議時間衝突。該委員會由中國370名最有權勢的人組成,預計將審查和討論2026年至2030年的國家五年計劃,涉及經濟和其他問題的政策。
預計中央委員會將在未來幾個月批準措施以應對國家經濟疲軟的問題。一些經濟學家預計中國領導人將宣布措施幫助家庭,提振消費支出,例如增加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他們目前每月最低僅領取143元。
“房地產低迷正在影響零售銷售,但進一步刺激消費的措施即將出台,”德勤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許思濤表示。
但也有一些經濟學家預計中國領導人將加強國家對鐵路、公路、橋梁、水電站和其他政府主導建設項目,這些是長期以來的重點事項。
許多地方政府無法負擔這些項目,因為房地產低迷期間向開發商的土地銷售(之前是其最大收入來源之一)大幅減少,同時近期建設的基礎設施維護成本激增。但全球谘詢公司歐亞集團新加坡辦公室的中國經濟學家王丹表示,中央政府有相當大的能力資助大型項目,並可能繼續這樣做,尤其是在中國西部。
“對地方政府來說現在隻需要維護了——建設任務已留給中央政府,”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