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女性失智症患者多於男性,與基因有關。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一項新研究破解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是男性2至3倍的生物學謎團,原來關鍵在於X染色體上的「Kdm6a基因」。Kdm6a基因會促進大腦發炎反應,由於女性擁有2條X染色體,受影響程度相較男性更高,有助解釋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比例特別高,同時也為潛在治療幹預提供新靶點。

根據UCLA Health新聞稿,這項研究已刊登在醫學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研究團隊透過多發性硬化症小鼠模型實驗,發現關鍵元凶就是X染色體上的「Kdm6a基因」。

由於女性擁有2條X染色體,男性(XY染色體)隻有一條,因此女性會接收到促進腦部發炎反應的Kdm6a基因雙倍劑量影響,而發炎是造成老化、阿茲海默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的主要因素。實驗發現,當Kdm6a基因及其相關蛋白質被去活化之後,雌性小鼠身上的多發性硬化症類似病狀等獲得顯著改善。
研究也解釋女性更年期腦霧現象的生物學機製。雌激素具有抗發炎和神經保護功能,能平衡X染色體驅動的發炎反應,但更年期雌激素下降,這種保護機製便會失效。

UCLA健康中心多發性硬化症計畫主任沃斯庫爾(Dr. Rhonda Voskuhl)表示,多發性硬化症與阿茲海默症對女性的影響比男性更高,大約是男性的2至3倍,且約有三分之二的健康女性更年期時會出現腦霧(brain fog)現象,這些新發現說明了原因,並指明針對這些問題的新治療方向。
研究團隊還發現,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能有效抑製Kdm6a基因產生的蛋白質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