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旗下的“中國網”今天發表文章,宣稱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製措施,既是因應境外組織將稀土轉移至敏感領域的必要之舉,也是對美國持續加碼對中打壓的反製之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國正成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
這篇以“中國正成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為題、署名“中國社科院和平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汪子洋”的文章,首先針對中國商務部10月9日連發數條公告升級稀土出口管製措施,重彈“國際通行做法”、“更好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等中方一貫的舊調。
文章接著針對“為何此時升級稀土出口管製措施”承認,這既是應對境外組織非法轉移、再出口至敏感領域的“必要之舉”,也是“對美國持續加碼對華打壓的反製之策”。
這篇文章說,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在與中國進行經貿談判的同時,仍采取各類小動作升級對中國的打壓。其中包括,美方9月間對三星、海力士、台積電等芯片企業在中國的芯片生產施加更嚴格的限製,要求其在購買美國設備時申請單獨許可證,以及美國商務部擴大對芯片製造工具等敏感產品的出口管製,把非美國公司納入其出口控製體係等。
文章又說,中國商務部此次頒布的稀土出口管製新規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適用於含有中國的稀土物項或使用中國技術的外國生產商,這是對美國自1950年代以來開始實施對中國出口管製的“借鑒”。
這篇文章聲稱,通過實施出口管製,中國將稀土出口納入法治化軌道,本質上是對全球稀土流通體係的一次“治理升級”,但並非“限製供給”,而是防止稀土被濫用或“非法轉移”。
文章宣稱,中國此舉“有助於維護國際局勢的安全和穩定”,部分外國企業曾將原產於中國的稀土物項轉用於軍事領域,“不僅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也違反防擴散國際義務”。
這篇文章最後聲稱,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製,將為全球創建“負責任的稀土供應鏈”樣本,表明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正在從“稀土供應者”向“稀土秩序治理者”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