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港的一艘集裝箱船。中國新出台的出口管製措施限製範圍遠超今年4月起對稀土金屬及磁鐵實施的出口禁令。
從汽車和電腦芯片到坦克和戰鬥機,中國新出台的出口限製措施標誌著其全麵掌控全球貿易的努力,並再度引燃貿易戰——這次北京不僅要麵對美國,還將歐洲置於了對立麵。
新規將於11月8日和12月1日分階段生效,適用範圍覆蓋全球。在全球貿易分裂加劇的當下,這意味著中國對關鍵製造業的掌控力急劇增強。受此影響,特朗普總統上周五威脅稱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0%的新關稅。
此次新規的管控範圍遠超中國自4月起實施的稀土金屬(主要在中國開采和加工)及稀土磁鐵出口限製。在上周四發布的一係列公告中,中國將限製範圍擴大至電動馬達、計算機芯片及其他已深度融入現代生活且主要在中國製造的設備的全球流動。
新規嚴禁向任何國家出口用於軍事裝備的材料或零部件。被列入禁令的物資包括導彈和戰鬥機中使用的小型大功率電機,以及坦克和火炮中用於鎖定遠距離目標的關鍵測距儀材料。
這些規定在西方引發了特別的關切,因為它們可能削弱歐洲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能力,以及歐洲為對抗俄羅斯侵略而重整軍備的努力。
“我們已經進入經濟衝突的新階段,”曾在奧巴馬政府負責關鍵礦物政策工作的傑伊·特魯斯代爾表示。他目前是全球戰略谘詢公司TD International的首席執行官。
北京全麵禁止軍用材料出口的決定在歐洲引發了地緣政治層麵的震動。當前歐洲各國正競相加強軍事防禦,以應對越來越具侵略性的俄羅斯。而許多武器裝備都需要來自中國的稀土及大宗商品。中國官員此前強烈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有專家認為此次出口管製正是北京不滿情緒的新一輪表達。
這係列規定意味著,若要在全球範圍內跨境運輸含中國成分的產品,非軍工企業也必須獲得中國商務部頒發的出口許可證。新規還擴大了複雜的申報程序,要求出口商提交客戶擬用中國稀土製造的每件產品的技術情況說明,並詳細說明這些產品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流通情況。
稀土行業專家指出,除了軍工企業,全球汽車產業似乎是受衝擊第二嚴重的行業。早在4月中國要求多種類型的稀土磁鐵不得未經許可出口時,全球數以千家零部件製造企業就已遭受最嚴重的衝擊。
一輛普通燃油車的電動馬達內可能裝有40多塊稀土磁鐵,用於驅動刹車、座椅、方向盤、電動車窗等係統。電動汽車的稀土磁鐵用量更大,這些磁鐵用於驅動車輪。
為了申請這些出口許可證,美國和歐洲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已經經曆了數月的延誤。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雖然已經開始發放許可證,但流程緩慢且繁瑣。
在製定稀土出口管製時,中國借鑒了美國針對高性能計算機芯片貿易的監管規定。不過,稀土的用途要比芯片廣泛得多。
許多零部件製造商已停止在中國境外組裝含稀土磁鐵的電動馬達,轉而通過直接從中國購買電動馬達整機來規避北京的規定。但中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法規可能會堵上這一漏洞。
新規幾乎涵蓋了所有稀土價值占產品總值0.1%及以上的商品。這意味著管控範圍不僅包括磁鐵本身,還包括電動馬達,甚至更大型的係統——隻要係統中含有帶稀土磁鐵的電動馬達也在管製範圍之內。
以汽車座椅為例,最昂貴的部件是負責調節位置的電機,而這些電機中最貴的部分正是稀土磁鐵。
新規適用於所有跨境流動的產品,不僅限於中國的進出口。尤其是歐洲的汽車製造商更是麵臨嚴峻挑戰——歐盟境內的零部件流通可能也需要申請中國的出口許可證。

近來,許多企業試圖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轉向少數幾家位於中國以外的稀土及稀土磁鐵生產商采購。但北京最新的法規宣稱對這些生產行為同樣擁有管轄權。
此外,規定還指出,凡是在中國境外生產但使用了中國技術製造的稀土相關產品,同樣受中國出口管製條例的約束。
過去20年間,全球各地的稀土精煉廠和磁鐵工廠采購的是中國設備。當全球稀土開采在1990年代末主要轉移至中國後,北美和歐洲的多數設備供應商均已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