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俄羅斯的軍事援助越來越不遮遮掩掩了。近日,烏克蘭情報部門懷疑中國正在以衛星情報的方式暗中支援俄羅斯的空襲行動。
10月5日晚,俄羅斯對烏克蘭西部發動了大規模空襲:496架無人機與53枚導彈齊上陣,造成5人死亡與基礎設施被嚴重損毀。湊巧的是,當天晚上,至少有三顆中國“遙感”係列的軍用衛星正好也出現在這一區域的上空。
烏克蘭專家表示,這樣的“同步”恐怕不是偶然,而是地緣政治上的默契。
烏克蘭前副總參謀長羅曼年科(Igor
Romanenko)將軍表示,中國衛星出現在俄羅斯襲擊的區域並非巧合,而是中國“有意配合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情報官員奧列克桑德羅夫(Oleh
Alexandrov)則指出,有跡象顯示中俄在衛星偵察上已建立了高層次合作,以幫助俄軍更精準地鎖定目標。
世界報表示,北京方麵在表麵上依然保持“中立”的姿態。早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指責中國向俄方提供火藥與武器,甚至指責中國在俄羅斯境內設立工廠,但中俄雙方都沒有公開回應。
根據衛星觀測網站Heavens-Above的數據,10月5日淩晨至中午,中國的四顆“遙感”係列衛星多次掠過利沃夫的上空,這個係列的衛星具備光學、雷達及電子偵察能力,可在七百公裏的高空窺探地麵的動態。
不過,也有烏克蘭專家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目前僅能確定這些衛星確實經過烏克蘭上空,但是否向俄方傳輸數據尚無實證。
有軍事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介入更像是一種“戰略信號”。通過頻繁的太空活動,北京向西方展示了其強大的情報能力,同時又避免直接卷入戰爭:這樣,既幫了“老朋友”一把,又不失“和平中立者”的形象。
中國:改善員工的社會保障
周二的法國世界報也報道,中國正在進行一項旨在改善員工社會保障的改革。根據9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新的司法解釋,員工即使沒有和雇主簽訂正式的合同,雇主也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障金。
這一名為《勞動關係糾紛解釋(二)》的文件,對於山西大同一家刀削麵館的老板來說,是一場小小的變革。他說,以前,他的員工更願意“拿現金不要保險”,可過去幾天,他的10名廚師
和16名服務員都加入了醫療保險,並開始為退休繳納費用。他說,“他作為老板承擔80%的費用,員工承擔20%的費用。
法國世界報表示,這項改革的目的是擴大參加社保的群體,以確保中國的社會模式可以應對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35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突破四億,占總人口的30%。過去,小企業普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與員工私下簽“放棄社保”的協議,如今已被明令禁止。即使員工同意不參保,企業也脫不了責任。
另外,平台經濟的從業者們的地位也有了變化。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如果長期全職工作,如今可申請被視為正式員工,享受社保待遇。
不過,世界報也指出,新規出台之際,中國正麵臨經濟放緩、企業利潤變薄的局麵。新的規定可能會讓擔心成本上升的老板們“少招人、多用機器”。有谘詢師警告,不少公司可能會將正式雇傭關係改為“服務外包”,以避開社保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