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日晚,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代表團在埃及紅海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的第二天談判結束。在斡旋方的參與下,雙方重點討論了以軍撤出加沙路線以及釋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和巴勒斯坦囚犯等內容。
哈馬斯首席談判代表哈利勒·哈亞在結束與以色列方麵的第二天談判後表示,與以方會談“是為了進行負責任的談判以實現停火”。哈亞指出,當前目標是結束衝突、交換各自被扣押和被囚人員。哈馬斯方麵希望建立確保永久停火的機製並“得到以方不再重啟衝突的切實承諾”。
據消息人士透露,哈馬斯方麵在會談中要求釋放以方被扣押人員要與以軍的全麵撤出同時進行,也就是最後一名被扣押人員釋放時,以色列完成全麵撤軍。而在美國此前提出的“20條計劃中”,以色列完全撤軍與哈馬斯解除武裝是關聯在一起。這一點是目前哈馬斯明確提出的修改意見,也就是說,哈馬斯不同意以色列分階段撤軍的提議。此外,哈馬斯還要求國際社會加強對“加沙全麵停火”與“以色列全麵撤軍”的監督。目前,以色列方麵暫時沒有公布任何談判細節。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將會在8日率領美國代表團加入談判中。有媒體分析認為,美國的加入意在向雙方施加壓力,以求加快談判進程,盡快達成一個停火協議。不過,一些接近談判的消息人士表示,美國提出的“20條計劃”雖然麵麵俱到,從撤軍、交換被扣押人員、到戰後治理都有涉及,但是卻回避了一些關鍵問題,在執行層麵也缺乏細化方案與可操作性。
總台記者
梁慧:有阿拉伯媒體分析指出,就算雙方能在美方壓力下達成“速成協議”,但巴以衝突中許多結構性矛盾和根本性的問題很難在短期內解決。如何達成一份具有執行力和約束力的停火協議,如何避免重演“紙上談兵”式的停火,在這場戰爭持續兩年後,仍然是各方要麵臨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