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德國總理默克爾暗示,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應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承擔部分責任,引發相關國家官員強烈反彈。(法新社檔案照)
前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日前在受訪時指稱,波羅的海國家與波蘭2021年力阻歐盟主導與俄羅斯談判,之後俄國便入侵烏克蘭,似乎暗示這些國家必須為此承擔部分責任,引發相關國家官員強烈反彈,前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Krišjānis Kariņš)更直指,默克爾對俄國總統普京的看法過於天真。
綜合美國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和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在匈牙利反對派媒體“遊擊隊”(Partizán)新聞網3日刊出的訪談中,默克爾談及俄軍2022年入侵烏克蘭前夕的情勢時,指出東歐國家拒絕讓她與普京及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直接談判。
默克爾說:“2021年6月,我感覺普京已不再認真看待『明斯克協議』。”這份協議是為了解決2014至2015年間烏克蘭頓巴斯地區衝突的和平協議。“因此我希望能有一個新架構,讓我們歐盟能直接與普京對話。”
當月的歐盟理事會會議上,默克爾與馬克龍提議,在俄軍集結烏克蘭邊境之際進行直接談判,但波蘭等東歐國家聯合反對。她說:“有些國家不支持這項提議,主要是波羅的海國家,但波蘭也反對。”
默克爾指出,這些國家“害怕我們對俄政策會不一致……總之,會談最終並未發生。之後我卸任,普京的侵略就開始了。”
前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6日指出,當時包括德國與默克爾本人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對俄羅斯瞭解得不夠透徹,“我一直告訴她,不能『善意地』與普京打交道,但她認為波羅的海國家錯了。我非常清楚默克爾的看法,但在烏克蘭發生這一切之後,她還是這麽想,讓我感到震驚。”
卡林斯說,普京會按其一貫風格行事,西方隻有兩個選擇,不是屈服就是抵抗;默克爾如今還說出這樣的話,實在令人驚訝,所幸現任德國總理梅爾茲(Friedrich Merz)並不認同她的觀點。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Margus Tsahkna)則表示,俄羅斯應對這場戰爭承擔所有責任。他在社群平台X貼文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完全源於一件事,就是拒絕接受蘇聯解體,以及根深蒂固的帝國主義野心。這場侵略的責任全在俄羅斯。”
默克爾的言論在波蘭也引發強烈反彈,尤其是右派議員。前波蘭總理、現任反對黨“法律正義黨”(PiS)副黨魁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在X貼文寫道:“默克爾透過這場欠思慮的訪問,再次證明她是過去1個世紀以來對歐洲最具破壞性的德國政治人物之一。”
PiS歐洲議會議員布達(Waldemar Buda)表示:“當默克爾說她想再次與普京達成協議,那可能就會導致烏克蘭被瓜分!他們不懂,正是與普京做生意,才釀成這場戰爭!”
隸屬中間派“波蘭2050”的開發基金與區域政策部長、前駐俄國大使佩烏欽斯卡—納文奇(Katarzyna Pełczyńska-Nałęcz)則指出,默克爾的言論隻會助長俄國宣傳,“暗示戰爭爆發的原因是有人沒有及時與俄羅斯坐下談,或是沒向莫斯科俯首稱臣,這太荒謬了。那隻會更糟。”
Politico指出,他們對這位過去20年來歐洲最具影響力政治人物的批評,再次凸顯外界所指的“默克爾對俄政策失敗”,也進一步動搖她的政治遺產,其移民與能源政策如今仍遭繼任者抨擊,並陸續廢止。
但前波蘭駐美國大使馬基羅斯基(Marek Magierowski)批評媒體曲解默克爾的話。他認為,默克爾隻是指出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不同意歐盟與俄羅斯的新對話架構,若據此推演出“波蘭要為普京的戰爭承擔部分責任”的意涵,“這也差得太遠”。
不過,馬基羅斯基對默克爾的執政評價仍十分嚴厲,指其政治生涯“對德國與歐洲而言,是一場徹底的災難。”
默克爾辦公室尚未回應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