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韓國政府對中國團體遊客臨時性入境免簽政策正式生效。
一向懶得辦簽證的同事小k,早在9月初就開始策劃自己和韓國的初見之旅。畢竟,被韓劇和kpop“醃製”多年,小k對韓國有無數美好幻想,首爾、釜山、濟州島......這些地名陪伴小k長大,一度是她心目中的時尚前沿。
但她怎麽也沒想到,落地仁川的瞬間,小自己對韓國的濾鏡就碎了一地。
同樣初來乍到韓國的其他朋友們,也在社交平台上叫苦不迭——
韓劇裏的首爾和現實中的首爾之間,隔著十層濾鏡;
在韓國,打車、吃飯賬單和街邊罰款,足以讓剛賺到一點小錢的人直呼破產。
毫不誇張地說,韓國旅行就是國慶假期最盛大的「網戀奔現」。熱戀的時候,以為是愛情可以戰勝一切,真見了一麵才發現:
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

免簽中產
敗給韓國旅遊?
都說韓國在境外遊裏開銷不算高,可隻有真去韓國的人才知道:
韓國旅遊有多貴。
首爾的公交地鐵起步價1400韓元(約合人民幣7元),打車起步價48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26元)。
是的,韓國的交通工具費用基本是國內的兩到三倍。聽起來不多,但如果你也在韓國打過出租車,那你一定懂計價器數字把人嚇醒的感覺有多美妙。
從機場到酒店,斥資300多元人民幣隻是常態。

〓圖源小紅書用戶@伊茲小姐的廢話
即使聰明的你絕不打車,全程使用公共交通和步行遊覽韓國,有時也免不了要交一筆“交通稅”。
濟州島的寶健路,是一個著名的網紅打卡點。
這裏的打卡項目卻不是什麽網紅咖啡廳或者偶像同款,而是一張交通罰單。

〓圖源小紅書用戶@震曉曉
寶健路街道很窄,兩側還有兩個巨大的購物中心。
選擇橫穿馬路而不是走斑馬線的中國旅客,都會被突然冒出的交警逮住,收到一張2w韓元的罰單。
隻是走走路,就痛失200塊錢。
而交通費隻是韓國旅遊裏最不昂貴的部分。隻要打工的你在韓國吃過幾頓飯,立刻就能意識到:
韓劇裏那些頻繁下館子的“歐巴”和“歐尼”,家裏也許都有礦吧。
在明洞隨便鑽進一家烤肉店的網友照著在中國吃烤肉的分量點菜,結賬的時候才發現:
她獲得了一張16萬韓元的賬單,折合人民幣近1000元。

〓圖源小紅書用戶@kinkin
而知道菜品價格的網友,也沒那麽好過。
300塊,可以買到整整4塊五花肉。
看著豬五花簡單粗暴地擠在燒烤架上,讓人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不知是幹吃五花肉來及時止損更好,還是再點幾個菜繼續放血劃算。

〓圖源小紅書用戶@俊俏的海綿寶寶
網紅多年的部隊火鍋,也是錢打水漂的典型案例。
網友們光顧的每家店裏,都坐滿了4人一桌的韓國朋友在歡聲笑語。
可放眼全鍋,不難發現最貴的食材是薄得可以寫毛筆字的午餐肉。

〓圖源小紅書用戶@核桃腦瓜兒
一百元一塊的排骨、50多塊錢的雞蛋,堂食需要兩份起點。
想往鍋裏加點別的東西,那都是萬元起步。
還記得濟州島開出的罰單嗎?拿到首爾也隻吃得起一塊排骨。

〓圖源小紅書用戶@不餓
吃飯貴就算了,還不見得美味。
說起部分韓餐館的滋味,此處引用一位網友的金句:
一口香,兩口膩,三口哇啦吐一地。

〓圖源小紅書用戶@繾綣
小k對韓餐所有的期待,截止到進入口腔的一瞬間全部化為灰燼。
被吹上天的啤酒炸雞,和在國內點外賣的水平沒什麽區別。
國民美食醬蟹,好像也不如浙江的“生醃蟹”。

〓圖源小紅書用戶@Yuuun
旅友們被困在這些網紅食物中猶豫不決:
不吐槽,愧對於陪伴自己這麽多年的消化係統;
實話實說,又有點傷害兩國人民友誼。
結果回國憋屈了一個月,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在互聯網留下四個大字:
“難吃、踩雷”。

〓圖源小紅書用戶@悅爾
縱使經曆了這麽多,可壓死眾多中產的最後一根稻草,卻還是另有其事。
多數韓劇愛好者對韓國的第一印象,都是昏黃又幹淨的城市裏,男女主在小巷盡頭回眸一瞥,然後高呼著對方的名字,奔跑著相擁而泣。而鏡頭上升後,背景裏高聳入雲的首爾塔在繁華的天際線中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仿佛這座浪漫的城市中,每個角落都在發生這種故事。

所以,當小k斥資4000多元買下往返機票、咬牙1000元/晚訂下酒店,拎著行李箱走出地鐵口時,她心裏充滿了純真的疑惑:
原來首爾市中心也有縣城啊?

〓圖源小紅書用戶@Rock yan
渣男的謊言都是環環相扣的,當你揭穿其中一個,其他的馬上不攻自破。
韓國也是一樣。
初次去韓國旅遊的人,很難對網圖和現實的差距無動於衷。
來到傳說中首爾夜晚的明珠梨泰院——東亞三國第一個不夜城,放眼望去:
全是人頭,全是電線杆子。

而號稱購物天堂的明洞,更是被網友評價為好特賣版本的“南鑼鼓巷寬窄巷夫子廟”。
最大的區別就是:明洞沒有好看的冰箱貼。

〓圖源小紅書用戶@啾啾jojos
而最最讓十一去韓國的中國遊客破防的瞬間,還得是在濟州島海邊po出照片時,被評論區一口咬定:
人在山東威海。
短短五天,就把以上這些都經曆了一遍的小k怎麽也想不明白:
明明是策劃已久的韓國之旅,怎麽這麽像一場精心策劃的“沒苦硬吃”?
即便如此,小k還是不得不承認:
自己可能不會隻去一次韓國。

韓式「旅縮力」背後
其實「夢張力」?
韓國,可能是境外旅行評價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盡管這屆“新晉”的韓國遊客,大多都玩到濾鏡破碎,覺得韓國充滿“旅縮力”。
但有多少人恨它,就有多少人愛它。
在資深韓國街溜子眼中,韓國的魅力從來就跟那些看景色、吃美食的傳統“外國目的地”不一樣。他們來韓國的原因,更多是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要麽更美、要麽更浪漫。
在這種生活方式背後,是韓國特有的一種和“旅縮力”相反的“夢張力”。
社交平台上流行的「韓女三件套」,就是最好的例子。
熟悉韓女三件套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去韓國旅遊昂貴,但在韓國變美卻很便宜。
用24小時,去韓國理發、化妝、拍證件照,足以讓人高速完成從素人到偶像的蛻變。

〓圖源小紅書用戶@從容:-)
韓國旅遊基礎,韓國變美就不基礎。
深諳韓國美業的網友,不止一次在互聯網為韓國醫美的價格感慨。

*溫馨提示:醫美業魚龍混雜,如出問題異國維權非常困難。
便宜,不是韓女三件套打動女孩們的唯一因素。
體驗過「韓女三件套」後,小k坦言,選擇去韓國變美不隻是喜歡韓國的審美,走在韓國的街頭,她感覺不到一點兒精致羞恥症。
韓國全民精致的氛圍,讓她更敢展示自己。在小k看來,變美除了需要有錢,還要有環境和氛圍的支持。
這種互相支持的氛圍,對赴韓追星的人來說也不陌生。
不管你是誰的粉絲,都可以在韓國街頭看到自家愛豆的海報。

〓圖源小紅書用戶@Nomiki
隻要走幾步路,就能偶遇自家“愛豆”打卡過的同款咖啡廳。
海報牆滿滿的都是“同擔”們來到此地的留影和祝福話語。

〓圖源小紅書用戶@羊肉不好吃嗎
和這麽多人一起,支持同一個偶像,很容易產生歸屬感。
“首爾病”,是一種是互聯網上對追星人在韓國陷入幸福感症狀的統稱。
這種病的患者“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幸福感,隻有他們自己明白。
普通遊客看不懂的周邊碟片店,其實是Kpop人的專輯天堂。
一個路邊看似普通的711,其實是周邊物料中最常出現的場景。

〓圖源小紅書用戶@阿阿阿阿雲呀
對他們來說,“超絕旅縮力”和“首爾病”是可以並存的。
畢竟,能旅遊的地方很多,但能做夢的地方很少。
當自己親自走過,在屏幕中看著偶像走過無數次的路,能不能算是踏過偶像的足跡了呢?

〓圖源小紅書用戶@Lising
其實,和這些資深韓粉的感覺一樣。
韓國旅遊業的主力軍,一直是這些來韓國感受文化氛圍的朋友。
根據韓國旅遊組織“振興韓流旅遊綜合戰略”去年12月的報告,到達韓國的外國遊客,86%會優先考慮音樂會、拍攝地朝聖或流行文化展覽。
2023年,韓國與“韓流”直接相關的旅遊出口收入達到24.2億美元,因為追隨韓流(韓劇、偶像團體等)內容來到韓國的外國遊客人數,也從2020年的6.3,萬人,激增至17.65萬。
境外遊客在韓國購物、美食、美容和文化體驗的支出上也已經攀升到89億美元。

再回頭看國慶期間來韓國的中國旅客。他們的經曆,其實跟常年追偶像開演唱會、大型音樂節的“追星迷”們比起來,已經非常“溫柔”了。
2022年防彈少年團的演唱會就曾經讓很多從美國遠赴韓國的網友破了大防,原因很簡單:
酒店漲價實在太猛。
有一位粉絲稱他用260美元訂了演唱會期間的4人間,同樣的價格在第二天連雙人間都訂不到了。
韓國消費者院去年的調查也顯示,2024年韓國舉辦的水炸彈電音節還有鳥叔(psy)演唱會期間,周邊民宿和酒店的平均漲幅超過了50%,從14萬韓元漲至21.8萬韓元。

已經去韓國n次的小k閨蜜,看到十一期間2000左右的單程機票,隻是冷哼一聲:“就是一線團現場會的機票水平”。
盡管韓國機酒漲得就像如今的黃金,隻要猶豫一秒鍾,就再也沒機會入場。
可對他們來說,韓國的文化本身又是學習、工作生活中的短暫的“夢”。

中產境外遊,越來越多元
放眼近年的境外遊市場,花樣已經越來越多:
躺平去南亞海島,想購物去日本新加坡。
追星醫美到韓國,如果想低價體會異域風情,泰國馬來西亞也非常能打。
再加上一個口頭上已經承諾要免簽的俄羅斯,多少海南人摩拳擦掌:他們擠爆我們三亞,我們也要衝向他們的莫斯科。

〓三亞麵向的俄羅斯遊客的店麵招牌
隨著越來越多的免簽政策出台,想出境遊的人有了更多選擇:
從“能去哪就去哪”,變成“想去哪就去哪”。
其實,韓國早早就開始做迎接中國免簽遊客的準備了。
街邊店麵在十一前就抱佛腳準備中文招牌、中文產品介紹。
“會說中文”的店員也成了各大購物街上最搶手的高技術工種。

根據《北京商報》的報道,韓國免簽消息發布後半小時內,去哪兒平台以韓國首爾為目的地的搜索量瞬時增長7成。
攜程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內地遊客赴韓國出境遊訂單量同比顯著增長30%。
與此同時,帶父母爬張家界、去鹽城打高爾夫、在“很久以前”猛幹羊肉串的韓國人們也讓大家看到了他們可愛的另一麵。

盡管剛到家兩天仍然在喝粥回血的小k短時間內不會再去韓國了,但她依然認為:
體驗別國文化,是珍貴的人生經曆。
雖然旅遊過程並不完美,但她對出國旅遊的要求也在從“好玩”變得更加具體和多元。
畢竟,這個世界如此精彩。
探索地球的旅遊,也不隻有逛吃和出片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