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農民迎來史上規模最大的豐收季之一,而中國仍未恢複大豆采購,熟悉的劇情再次上演。
當地時間10月2日,美媒《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鑒於美國農業部門警告大範圍關稅政策將引發經濟負麵影響,特朗普正考慮向美國農民提供100億美元或更高額度的援助。
這些人士透露稱,特朗普及其團隊正考慮將關稅收入作為援助資金的主要來源,且援助資金或於未來數月內開始發放。一名政府高級官員還稱,相關討論主要圍繞100億至140億美元的援助規模展開,這筆資金大概率將用於幫扶大豆種植戶及農業經濟領域的其他群體。
該官員表示,目前相關商議仍在進行中,尚未達成任何最終定論。他還強調,如果中美達成大豆采購協議,特朗普對農民援助計劃的考量可能會發生變化。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談及“中美領導人將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期間會晤”,談論內容將涉及農業采購。中方不久前則回應稱,中美雙方就相關問題“正在溝通之中”,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2025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韓國慶尚北道慶州舉行。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日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節目中也提到,政府或於下周二(2日)宣布針對農民的新支持措施。但上述官員稱,這一時間安排可能延後,且政府停擺或使相關計劃的推進變得複雜。
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Anna
Kelly)對此回應表示,“總統已明確表示,有意動用關稅收入為農業領域提供支持,但關於該計劃的具體框架尚未作出最終決定。”她補充說,特朗普與美農業部長羅林斯始終密切關注農民需求,這一群體在特朗普的總統勝選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中國是全球最大大豆買家,對全球市場擁有巨大影響力。美國農業州一直以來都是共和黨票倉,特朗普正麵臨來自農業核心地帶共和黨議員的日益增加的壓力,他們敦促特朗普政府打破與中國在大豆采購上的僵局。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截至9月18日,新銷售季節已開始數周,但中國買家尚未預訂一艘美國大豆貨輪,這是自1999年記錄以來的首次。去年,美國占中國大豆進口的五分之一,價值超過120億美元,這占美國大豆出口總值的半數以上。
特朗普近日在白宮就大豆問題發表講話 視頻截圖
特朗普在首個總統任期對中國挑起“關稅戰”後,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量大幅下滑,給美國農民的資產負債狀況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美國農業部估算,在特朗普首次引發的貿易衝突中,大豆種植戶的經濟損失占美國所有農民損失總額的70%以上。
當時,美國政府向農民發放了約230億美元補償金。盡管此後大豆出口有所恢複,但中國一直在逐步減少對美國大豆的依賴,並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巴西等南美國家的農業供應鏈,以填補市場缺口。
非營利機構美國農場局聯合會(AFBF)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僅略高於2億蒲式耳,而2024年同期這一數字接近10億蒲式耳。與此同時,巴西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已超過20億蒲式耳。
當前,除中國大豆采購停滯外,美國農民還麵臨雙重壓力:一方麵糧食供應過剩導致玉米、大豆價格走低;另一方麵農機設備、化肥及其他農資成本上漲,這兩重因素進一步擠壓了農民利潤。聯邦數據顯示,預計美國大豆種植戶今年每英畝將虧損約100美元。
克裏斯·斯旺森(Chris
Swanson)剛剛在愛荷華州西北部他那片7000英畝的農場裏,完成了1500英畝大豆的收割工作。他預計大豆售價約為每蒲式耳9.5美元,“這個價格實在太低了,但收成還算不錯。”
近年來,受多年豐收導致利潤下滑影響,像斯旺森這樣的農民一直在減少化肥和農機設備的采購。去年政府向農民提供的100億美元援助,幫助他抵消了部分損失。
如果新的救助計劃出台,斯旺森預計農民會立即用這筆錢來彌補此前暫緩的采購需求,“我覺得這筆錢很快就會被我們花出去。”
也有不少美農坦言,他們清楚政府補貼隻是權宜之計,更期待特朗普能給出長期解決方案,盡快完成與中國的貿易談判。
來自印第安納州沃倫市的布萊恩·沃帕普(Brian
Warpup)是家族中的第四代農民,“我們想靠自己勞動謀生:耕種土地、收割莊稼,從土地中獲取收成。對我們來說,最不願接受的就是救濟。”
還有一些人擔心,如果無法妥善處理此次貿易爭端,美國農民會像上一次那樣,徹底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市場。
伊利諾伊州大豆協會的托德·梅因(Todd
Main)告訴美媒,“上次(美國)陷入這種情況時,我們大約20%的市場份額被巴西奪走,而且再也沒能奪回。”
美國《紐約時報》製圖
當地時間10月1日,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中方因貿易談判原因不購買美國大豆,“我們國家的大豆種植戶正遭受損失”。
“我們在關稅上賺了這麽多錢,所以我們要拿出一小部分來幫助我們的農民,”特朗普開始畫大餅,“我永遠不會讓我們的農民失望!”
隨後他又將責任歸咎於前任拜登政府,稱這一切都是因為“瞌睡喬”,並表示中方“本來要購買我們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農產品,尤其是大豆”。
帖文中,特朗普再次宣布,他將在四周後的APEC期間會晤中方領導人,大豆問題將是主要討論議題之一,又甩出一句“讓大豆和其他農作物再次偉大”。
彭博社注意到,特朗普發帖後,美國大豆期貨一度上漲1.9%,隨後漲幅略有收窄,但這已是自8月21日以來最大的盤中波動。
報道提及,特朗普最新表態的前一天,共和黨參議員會見了美國駐華大使龐德偉(David
Perdue),就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大豆一事表示沮喪。他們表示,中方短期內不會恢複購買美國農產品,且美國除了短期紓困的救助計劃外,沒有明顯的解決方案。
美國財長貝森特周四(2日)接受美媒采訪時同樣放風炒作稱,中美將於10月下旬在APEC期間舉行會晤,並預測中美下一輪貿易談判將取得“相當大的突破”。他還說,在此基礎上,中美可以開始討論包括農產品采購在內的相關事宜。
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曾在9月22日回應指出,元首外交對中美關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中美兩國元首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和交往。
郭嘉昆稱:“關於你提到的具體問題,中美雙方正在溝通之中,我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至於中美經貿磋商是否會討論大豆,郭嘉昆則在9月2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具體問題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進行了解。“我要強調的是,關稅戰、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雙方應該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之上協商解決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