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文章來源: 冰川思享號 於 2025-10-02 23:10:5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短短幾天之間,一個叫作“K簽”的生僻詞語火遍大江南北。

所謂“K簽”,是中國在今年8月7日才新增的普通簽證類別,專門麵向“外國青年科技人才”,將於明天(10月1日)正式施行。

這樣一個和大多數人並沒有實際關係,更談不上利益攸關的簽證政策,卻在國內輿論引發了軒然大波。事實上,在這個政策公布後的一個多月間,輿情幾乎是古井無波,也就是在這幾天,突然“爆了”。

就像胡錫進同誌說的那樣:“K簽證還沒開始落地執行,很多人的反對聲就起來了。”

“K簽”真的如社交媒體渲染的那樣,會嚴重影響國人的利益,尤其是大舉搶奪國內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嗎?

這可能就是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01

到目前為止,關於“K簽”並沒有出台細則,隻有有關部門在8月中旬發布的一個框架式的“五問五答”。

“五問五答”說得比較空,大概也隻有這一句有信息量:

K字簽證簽發給從境內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機構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領域專業畢業並獲得相應學曆學位證書(學士學位及以上),或者在上述機構從事相關專業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不就是國內幾乎每個中小學生父母都知道的那個雞娃名詞嘛:STEM。

我反複看了“五問五答”幾遍,試圖從中讀出什麽“微言大義”,但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然而,在社交媒體上,很多高人就解讀出了很多盛世危言,比如有人聲稱“K字簽證是可能對國內人才市場、社會結構和國家安全產生深遠影響的移民政策調整”。

按照這些人的解讀,中國此次是大幅放低了外國人入華工作的門檻,往小裏說,會嚴重衝擊業已卷至天際的就業市場;往大裏說,會湧入大量國外低端人口,給國內社會治安和移民管理造成巨大壓力。

一個信息量寥寥的K簽“五問五答”,竟被社交媒體渲染出了“五胡亂華”的調調,直讓人喟歎今夕何夕。

02

K簽之所以迅速出圈,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勾連上了國人某種難以言傳的民族情緒:印度人來了。

按照網絡的傳言,據說這幾天的印度媒體高度關注中國的K簽證,印度一些大學生都在躍躍欲試。胡錫進也大聲疾呼:

拜托中國駐印度使領館把K簽證的印章看緊了,原則上輕易不能給他們的畢業生發K簽證。

一時間,很多群眾都被印度人大舉入華搶工作的前景驚呆了,恐慌情緒與民族主義摻雜在一起,使得前一段火爆影院的“731部隊”也過氣了。

網民的“恐印症”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畢竟,就在這幾個月裏,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都接連爆出了收緊移民的相關新聞,印度人由於移民體量巨大,也的確成為了主角之一。比如,美國最近收緊的H-1B簽證,去年印度人拿到了71%。

但細想一下,這套印度人大舉入華的“大棋論”有一個致命bug:印度人為什麽要來中國?

印度人現在蜂擁而至的國家,要麽是高收入的工作機會多,比如美國,高科技行業動輒幾十萬美元的收入;要麽是福利好,比如加拿大、新西蘭,印度人跑過去生一堆孩子,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生孩子還有牛奶金一類的育兒補貼。

這些,正在興頭上的網友們捫心自問一下:咱們有嗎?

說到就業機會,如今連中國大學生找工作都不容易,一句中文都不會說的印度人憑什麽能夠找到工作。

中國的一線城市或許工作機會多點。但很多外地大學生在北上廣深時,紛紛吐槽當地的高房租高生活費,生活隻會更不方便的印度人拿什麽去付中國一線城市的房租?

再說福利。這兩年很多國家對印度人的經典吐槽就是“到處占便宜”,有些印度人甚至將申請難民作為一條拿身份的捷徑。

如果印度大學生真的像中國網友“期待”的那樣蜂擁來到中國,他們又有什麽福利可以“占”?他們難道可以像在其他國家那樣,在中國生一堆娃,然後靠福利養活自己?

中國的職場卷,教育更卷,在其他國家“占便宜”占得風生水起的印度人又何苦將自己陷入“hard 模式”。

說白了,印度人稱霸歐美的優勢“英文好、理工科好、能生娃、能吃苦”,在中國一個都不通:英文在中國沒用,中國理工科畢業生的數量冠絕全球,中國的生育環境極其一般,中國人也能吃苦。

有人說了,印度媒體最近的確在熱炒K簽,這難道不能說明他們想來中國嗎?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印度媒體的“炒作”。最近歐美都在收緊移民限製,印度媒體渲染“K簽”,無非是做戲給歐美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但印度媒體和中國社交媒體都選擇性地沒有提到一個基本事實:中國不是移民國家,就算放鬆了一些工作或入境規定,各種門檻仍然高於那些正在收緊的國家。

就說一點,美國和加拿大的工簽不僅附帶各種福利,還可以導向拿身份,中國可以嗎?

國內網友們,就別跟著印度媒體一起鬧了,人家是裝糊塗,我們是真糊塗。

03

我們自己的國情和職場是啥樣,網友們難道還不清楚嗎?

國內網友們喜歡吐槽996,印度雖然比中國窮,但勞動法隻會比我們更嚴,一言不合就鬧罷工,你覺得他們的技術人才可以忍受996嗎?

再說網友最恐懼的“國外低端勞動力入華”,這就更不靠譜了。歐美的藍領收入不錯,有些開卡車一類的藍領工作收入完爆普通白領,中國網友眼中的“低端印度勞動力”到了歐美可是如魚得水。

中國某些白領工作收入的確不錯,但藍領拿多少錢加多少班,這個真的對“國外低端勞動力”有吸引力嗎?

有些網友啊,明明自己的工作幹得很辛苦收入也不高,平日裏各種吐槽,但一說到“K簽”,似乎自己的這份工作又成了全球群眾羨慕的香饃饃,這算是精神分裂嗎?

趁早別跟著那些社交媒體“大V”鬧騰了,你們的恐懼就是他們的流量。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第一批白人度假的中產,已經後悔了
載近2000人豪華郵輪爆發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
章瑩穎男友國慶探望章父並直播,網友勸其早結婚
歌手楊宗緯從2米高台跌落,致右手骨裂、6根肋骨斷裂
首位AI女演員簽約出道,好萊塢炸鍋,同行陰陽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大豆豐收中國不買 “特朗普考慮100億美元援助”
52歲萊溫斯基久違現身 聊起和克林頓往事淚流滿麵
為啥馬斯克繳稅那麽少?頂級富豪們是這樣逃稅的
韓國的“愛韓國反華遊行”,被總統批評損害國格
川普擺"2028競選帽" 怒懟:醫保不給非法移民 決不妥協!
1400萬輛新能源車跑高速,充電樁夠用嗎?
敏感時刻,美軍一核武器指揮官突然宣布!
美軍襲擊委內瑞拉附近海域“販毒船隻”,船上4人死亡
美籍韓裔男在解放軍艦隊附近放無人機 被港警逮捕
曼徹斯特襲擊嫌犯為敘利亞裔 未列入英反恐計劃
江西南昌大佬,造出千億芯片巨頭
“七巨頭”的AI賭局,綁架了整個美國經濟
美法官裁定:拜登任期內大規模海上鑽探禁令違法
失業+資訊黑箱+歧視印度人 K簽證犯眾怒 官方失算
中國十一流行“假裝旅行”:國外代拍40元 頭等艙打卡千元
威廉王子:等我成為英國國王,我將改革君主製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冰川思享號 2025-10-02 23:10:55

短短幾天之間,一個叫作“K簽”的生僻詞語火遍大江南北。

所謂“K簽”,是中國在今年8月7日才新增的普通簽證類別,專門麵向“外國青年科技人才”,將於明天(10月1日)正式施行。

這樣一個和大多數人並沒有實際關係,更談不上利益攸關的簽證政策,卻在國內輿論引發了軒然大波。事實上,在這個政策公布後的一個多月間,輿情幾乎是古井無波,也就是在這幾天,突然“爆了”。

就像胡錫進同誌說的那樣:“K簽證還沒開始落地執行,很多人的反對聲就起來了。”

“K簽”真的如社交媒體渲染的那樣,會嚴重影響國人的利益,尤其是大舉搶奪國內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嗎?

這可能就是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01

到目前為止,關於“K簽”並沒有出台細則,隻有有關部門在8月中旬發布的一個框架式的“五問五答”。

“五問五答”說得比較空,大概也隻有這一句有信息量:

K字簽證簽發給從境內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機構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領域專業畢業並獲得相應學曆學位證書(學士學位及以上),或者在上述機構從事相關專業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不就是國內幾乎每個中小學生父母都知道的那個雞娃名詞嘛:STEM。

我反複看了“五問五答”幾遍,試圖從中讀出什麽“微言大義”,但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然而,在社交媒體上,很多高人就解讀出了很多盛世危言,比如有人聲稱“K字簽證是可能對國內人才市場、社會結構和國家安全產生深遠影響的移民政策調整”。

按照這些人的解讀,中國此次是大幅放低了外國人入華工作的門檻,往小裏說,會嚴重衝擊業已卷至天際的就業市場;往大裏說,會湧入大量國外低端人口,給國內社會治安和移民管理造成巨大壓力。

一個信息量寥寥的K簽“五問五答”,竟被社交媒體渲染出了“五胡亂華”的調調,直讓人喟歎今夕何夕。

02

K簽之所以迅速出圈,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勾連上了國人某種難以言傳的民族情緒:印度人來了。

按照網絡的傳言,據說這幾天的印度媒體高度關注中國的K簽證,印度一些大學生都在躍躍欲試。胡錫進也大聲疾呼:

拜托中國駐印度使領館把K簽證的印章看緊了,原則上輕易不能給他們的畢業生發K簽證。

一時間,很多群眾都被印度人大舉入華搶工作的前景驚呆了,恐慌情緒與民族主義摻雜在一起,使得前一段火爆影院的“731部隊”也過氣了。

網民的“恐印症”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畢竟,就在這幾個月裏,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都接連爆出了收緊移民的相關新聞,印度人由於移民體量巨大,也的確成為了主角之一。比如,美國最近收緊的H-1B簽證,去年印度人拿到了71%。

但細想一下,這套印度人大舉入華的“大棋論”有一個致命bug:印度人為什麽要來中國?

印度人現在蜂擁而至的國家,要麽是高收入的工作機會多,比如美國,高科技行業動輒幾十萬美元的收入;要麽是福利好,比如加拿大、新西蘭,印度人跑過去生一堆孩子,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生孩子還有牛奶金一類的育兒補貼。

這些,正在興頭上的網友們捫心自問一下:咱們有嗎?

說到就業機會,如今連中國大學生找工作都不容易,一句中文都不會說的印度人憑什麽能夠找到工作。

中國的一線城市或許工作機會多點。但很多外地大學生在北上廣深時,紛紛吐槽當地的高房租高生活費,生活隻會更不方便的印度人拿什麽去付中國一線城市的房租?

再說福利。這兩年很多國家對印度人的經典吐槽就是“到處占便宜”,有些印度人甚至將申請難民作為一條拿身份的捷徑。

如果印度大學生真的像中國網友“期待”的那樣蜂擁來到中國,他們又有什麽福利可以“占”?他們難道可以像在其他國家那樣,在中國生一堆娃,然後靠福利養活自己?

中國的職場卷,教育更卷,在其他國家“占便宜”占得風生水起的印度人又何苦將自己陷入“hard 模式”。

說白了,印度人稱霸歐美的優勢“英文好、理工科好、能生娃、能吃苦”,在中國一個都不通:英文在中國沒用,中國理工科畢業生的數量冠絕全球,中國的生育環境極其一般,中國人也能吃苦。

有人說了,印度媒體最近的確在熱炒K簽,這難道不能說明他們想來中國嗎?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印度媒體的“炒作”。最近歐美都在收緊移民限製,印度媒體渲染“K簽”,無非是做戲給歐美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但印度媒體和中國社交媒體都選擇性地沒有提到一個基本事實:中國不是移民國家,就算放鬆了一些工作或入境規定,各種門檻仍然高於那些正在收緊的國家。

就說一點,美國和加拿大的工簽不僅附帶各種福利,還可以導向拿身份,中國可以嗎?

國內網友們,就別跟著印度媒體一起鬧了,人家是裝糊塗,我們是真糊塗。

03

我們自己的國情和職場是啥樣,網友們難道還不清楚嗎?

國內網友們喜歡吐槽996,印度雖然比中國窮,但勞動法隻會比我們更嚴,一言不合就鬧罷工,你覺得他們的技術人才可以忍受996嗎?

再說網友最恐懼的“國外低端勞動力入華”,這就更不靠譜了。歐美的藍領收入不錯,有些開卡車一類的藍領工作收入完爆普通白領,中國網友眼中的“低端印度勞動力”到了歐美可是如魚得水。

中國某些白領工作收入的確不錯,但藍領拿多少錢加多少班,這個真的對“國外低端勞動力”有吸引力嗎?

有些網友啊,明明自己的工作幹得很辛苦收入也不高,平日裏各種吐槽,但一說到“K簽”,似乎自己的這份工作又成了全球群眾羨慕的香饃饃,這算是精神分裂嗎?

趁早別跟著那些社交媒體“大V”鬧騰了,你們的恐懼就是他們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