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民主黨和共和黨針對法案的意見無法統合,美國政府恐再度麵臨停擺,而這樣的狀況已經不是第一次。《BBC》中文網也整理了這次美國政府關門的原因,也點出過去川普第一次任期也發生過三次政府停擺的狀況,上一次發生已經是7年前。
美國政府關門不是第一次,上一次發生是川普第一次任期。(圖/Donald J. Trump臉書)
《BBC》報導指出,其實兩黨針對法案和預算的爭執不少見,但因為川普開始第二次任期後,大幅削減聯邦政府的規模,讓這次的爭議更為嚴重。這次兩黨對峙焦點主要在醫療政策上,民主黨要求,延長即將到期的稅收抵免,以減輕數百萬美國人的醫療保險費用,並要求撤銷川普先前對醫療補助(Medicaid)的削減措施。同時,他們也反對縮減美國疾病管製暨預防中心(CDC)與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經費。
《BBC》說明,曆年政府會關門的原因,多為因為兩黨無法產生共識,這次若不能達成協議,美國政府就將在美國時間週三淩晨12時01分正式關門,因為川普政府的官員針對爭議不願做出讓步,因此報導分析,這次關門的可能性相當高。
而回顧過去,《BBC》直言,過去50年美國政府停擺的狀況相當常見,光是川普第一次任期就發生過三次,最長的一次曾持續了36天,當時是因為美墨邊境牆的資金問題造成意見分歧,而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停擺導致經濟產出減少約110億美元,當時停擺造成的損失,至今有30億美元未能恢複;而在更早以前,裏根(Ronald
Reagan)於1980年代擔任總統時,也有8次政府停擺的狀況,但都沒有川普那次長。
而政府停擺對美國會造成什麽影響,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政府部門都會關門,預計“邊境保護”、“住院醫療服務”、“執法機構”以及“航空交通管製”等部門的必要人員仍會停擺期間繼續運作,其中一部分人則被安排無薪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