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30日,彭博社援引匿名知情人士報道稱,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本周已要求國內買家暫停購買任何以美元計價的必和必拓(BHP)海運船貨。
報道稱,這意味著新合約的簽署將全麵暫停,包括已從澳大利亞礦山運出的鐵礦石船貨也不例外。目前,必和必拓僅有少量已抵達中國港口的鐵礦石現貨可供交易,且這些資源均以人民幣計價。
知情人士透露,這一決定是在雙方自上周晚些時候進行了多輪磋商但未取得成果之後做出的。
當地時間10月1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對此聲稱,中方暫停采購必和必拓鐵礦石“令人失望”,希望這個問題能夠迅速得到解決。
“我希望看到澳大利亞鐵礦石能夠暢通無阻地出口到中國。這很重要,不僅對中國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也對澳大利亞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彭博社提到,中國礦產資源集團9月初要求鋼廠暫停購買必和必拓的金布巴粉(Jimblebar
Fines),而此次對鐵礦石的禁令標誌著行動的升級,顯示出中方對於增強價格影響力的決心。
據報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約占全球海運鐵礦石進口的75%。
三年前,中方成立了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旨在代表國內鋼鐵企業統一采購鐵礦石,以作為單一大買家獲得更多議價權。
另一方麵,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則是向中國鋼鐵製造商供應大部分鐵礦石的三大供應商之一。
路透社指出,鐵礦石是澳大利亞最有價值的出口產品,但澳大利亞政府今年6月的一份報告稱,隨著全球供應增加,到明年6月,鐵礦石出口收益可能會從上一財年的1160億澳元降至1050億澳元。
“我們希望確保市場正常運轉,我們過去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阿爾巴尼斯當地時間10月1日回應說:“這些措施總是令人失望,但我們當然希望它們是短期的。有時,當人們就價格進行談判時,這些事情就會發生。但我希望看到這個問題迅速得到解決。”
目前,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未回應置評請求。必和必拓方麵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無法就商業安排發表評論。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則報道稱,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將與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邁克·亨利(Mike
Henry)進行會談,以討論這一問題。
從2017年年中開始,澳大利亞特恩布爾政府和莫裏森政府盲目跟隨美國,全方位地破壞與中國的雙邊關係,包括炒作“中國威脅論”、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阻礙兩國間正常經貿活動,以及響應美國、挑頭鼓噪對中國進行有罪推定式的“病毒溯源調查”。自此,中澳關係和經貿往來驟然降至低穀。
與此同時,由於澳方在兩國貿易中存在不當之處,中方對澳大利亞大麥、葡萄酒加征了禁止性關稅,暫停多家澳大利亞牛肉供應商出口資格。中國海關還在進口口岸,依法依規對包括澳大利亞龍蝦和煤炭在內的進口產品實施檢驗檢疫以及質量安全檢查和環保項目檢測。
路透社在報道中提到中澳關係時稱,自阿爾巴尼斯領導的中左翼政黨工黨上台執政以來(2022年5月),兩國外交關係有所改善。
香港《南華早報》此前也指出,隨著阿爾巴尼斯政府的上台執政,澳大利亞開始有意識地想要努力改善對華關係。去年3月底,中方宣布取消自2021年3月以來實施的稅率最高可達218.4%的反傾銷稅。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答中澳經濟合作的問題時表示,中方一貫認為經貿合作是中澳關係的壓艙石,中方願同澳方一道為兩國企業在對方國家投資經營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推動兩國經貿合作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