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再遭美國致命性打擊 印度回歸“多元外交”尋求破局

再遭美國致命性打擊 印度回歸“多元外交”尋求破局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於 2025-10-01 06:35: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美國和印度剛剛宣布重啟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之時,印度又遭到了美國新一波的打擊。

據《環球時報》報道,依據美國對印度運營的伊朗恰巴哈爾港的最新決定,9月29日起,在該港口工作或從事相關活動的印度個人與企業可能麵臨製裁。這使得這座印度第一個海外港口項目、乃至印度規劃中的“南北走廊”互聯互通計劃都麵臨著更不確定的未來。

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是美國近期不斷針對印度的打壓和脅迫的最新舉動。最近幾個月,華盛頓與新德裏之間摩擦爭執不斷,兩國關係持續走低。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9月28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發出威脅,稱印度“需要被修理”。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以來不斷對印度施壓,實際上是印度在美國國家戰略中地位下降的結果,“特朗普政策的變化,導致印度本身在美國戰略中的排序和重要性下降”。同時,美印之間存在利益衝突、特朗普和莫迪兩人之間的矛盾和不信任加劇,最終導致兩國關係走到現在。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則對澎湃新聞表示,開啟第二任期以來,特朗普就希望通過不斷向印度施壓,最終迫使印度“出錢出力,主動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服務,成為類似日本的‘小跟班’”,但對莫迪而言,其國內政治現狀和他自身的政治利益決定了印度不會大幅度向美國妥協,未來兩國關係“即使緩和也不會回到拜登政府時期”。

印度互聯互通戰略遭到“致命性打擊”

美國政府今日宣布,將撤銷對伊朗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據《印度教徒報》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9月18日宣布,作為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而采取的一係列措施的一部分,美國已撤銷2018年依據《伊朗自由與防擴散法案》(IFCA)出台的製裁豁免。該決定將於9月29日生效。

恰巴哈爾港位於伊朗東南沿海的阿曼灣沿岸,距印度古吉拉特邦重要港口坎德拉港僅550海裏(約1000公裏)。印度媒體稱,這一港口為印度提供了繞開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中亞、俄羅斯和歐洲的便捷通道,是印度“南北走廊”計劃中的關鍵節點。自2016年以來,印度對該項目投入巨資,已投入20億盧比(約合1.6億人民幣)。該港口的吞吐量一直在穩步增長,政府官員和專家曾希望,港口的全麵投入運營將顯著促進貿易、稅收,並提升德裏的戰略影響力。

“今日印度”新聞網站稱,豁免取消的時間點非常糟糕,因為印度剛剛在2024年5月與伊朗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的港口運營合同,印度通過投資及國際融資的方式,對該項目投資約3.7億美元。報道援引美國外交政策專家邁克爾·庫格爾曼的話稱,美國的舉動“對印度是一個戰略打擊。恰巴哈爾港是印度互聯互通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錢峰分析認為,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延續了近期美國持續向印度施壓的勢頭。恰巴哈爾港在印度的西進戰略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印度“擴大對阿富汗、中亞的影響力,化解能源進口風險等方麵都有重要作用”,“美國也知道(恰巴哈爾港)對印度的重要性,所以也就借此進一步向印度施壓。”

劉宗義表示,美國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會對印度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他表示,過去這些年,恰巴哈爾港建設和印度提出的互聯互通計劃一直進展緩慢,美國的製裁進一步對項目的可持續性造成影響,“建設恰巴哈爾港不光要印度自己投資,它還希望能夠吸引其他國家投資,美國實施製裁後,其他國家肯定不敢投,憑印度自己的財力和能力,很難把項目推進下去。”

“這對項目的打擊是‘致命性’的,”劉宗義表示,“對印度以恰巴哈爾港為起點,通過‘南北走廊’聯通中亞和高加索地區,並通向俄羅斯和歐洲的戰略的打擊也是致命的。”

美印關係可能“越走越僵”

實際上,美國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給近期持續走冷的印美關係再澆上一瓢冷水。過去幾個月美印間的種種齟齬和摩擦,早已讓曾經的“21世紀的決定性夥伴關係”也成了“該被修理的對象”。而在8月份美國針對印度的懲罰性關稅措施生效後,印度這一與美國有著“親密”“特殊”關係的國家,成為僅有的兩個被華盛頓征收50%關稅的國家之一,年初莫迪與特朗普定下的2030年將兩國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而今也鮮少有人再提起了。

印度媒體稱,讓美印關係急轉直下的是6月17日兩國領導人的一通電話。據印度“the Wire”新聞網等媒體披露,當時特朗普和莫迪結束了在加拿大的七國集團會議。在這通持續了35分鍾的通話中,特朗普邀請莫迪在返回印度前訪美。報道稱,特朗普當時希望莫迪6月18日能在華盛頓與來訪的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合影,還表示,是自己斡旋了印巴停火,並應該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但他的這一說法沒有得到印方的認可。

從後續的進展來看,特朗普似乎對印度的做法一直耿耿於懷。9月23日,他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表演講時,再次吹噓自己在過去7個月裏結束了包括5月印巴新一輪衝突在內的7場戰爭,又指責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是俄烏衝突的“資助者”。

更讓印度人“紮心”的是,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和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陸軍元帥穆尼爾舉行會談。根據巴基斯坦總理辦公室發布的聲明,夏巴茲在會談中盛讚特朗普是一名“和平主義者”,感謝他斡旋了印巴停火,還正式邀請特朗普訪問巴基斯坦。《印度時報》對此寫道:“特朗普的大部分政治生涯都在嘲諷巴基斯坦是具有欺騙性的恐怖主義避風港……但巴方公布的照片顯示,夏巴茲和穆尼爾坐在金碧輝煌的橢圓形辦公室裏進行了據稱持續80分鍾的會談,之後還與笑容滿麵、豎起大拇指的特朗普合影留念。”

劉宗義表示,美印關係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出現逆轉,是美國國家戰略調整的結果。他表示,多年來,美印除了在“遏製中國”這一問題上有共同利益之外,在很多領域的利益並不一致,“包括與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方麵”。此外,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更多地關注美國自身,特別是他的“美國優先”中實現“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與印度政府希望全球產業鏈向印度轉移、實現“印度製造”的目標背道而馳,“‘美國優先’和‘印度優先’的衝突是根本性的”。

“再加上特朗普看到印度在5月空戰中被打得一塌糊塗,更加堅定了他要徹底‘壓服’印度、讓印度變成類似日本那樣的‘小跟班’的決心,”劉宗義分析表示。

在錢峰看來,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其地緣戰略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拉上印度圍堵、牽製中國”,但現在白宮的戰略關注更多退回到美國本土和美洲地區,這實際上導致印度在美國整體戰略中的排序和重要性下降了。同時,本屆美國政府將經濟安全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想要扭轉貿易逆差、爭取更多產業回流,印度也就成了“當仁不讓的目標”。

“另外就是特朗普本人的喜好,”錢峰表示,“莫迪政府和印度都在盡可能地減少甚至消除特朗普在印巴停火發揮的作用,讓特朗普非常不悅。”“再加上莫迪本身出於國內政治的考慮,不願順從特朗普,導致兩國關係越走越僵。”

應對美國施壓,印度回歸多元化政策

當然,麵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施壓,印度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9月22日至24日,印度代表團前往華盛頓,會見了美方代表,就一項潛在的貿易協議進行討論。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報道,有印度學者認為,美印將在一兩個月內達成貿易協議,但雙方可能都不會對結果感到滿意。這些學者指出,印度政府正全力推進多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積極實現出口多元化和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以應對美國關稅的影響。

印度媒體稱,在美國的壓力下,印度與俄羅斯等國尋求更加務實的合作。在最近與東盟和非洲國家的接觸中,印度也在為更多元化、更少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布局奠定基礎。不過,報道也強調,新德裏仍然深度投資於與華盛頓的戰略夥伴關係,特別是在國防互操作性和技術轉讓領域。

劉宗義表示,5月份的印巴衝突實際上將印度的安全軟肋暴露在了國際社會眼前,“經此一役,印度也知道,在防務領域能夠依賴的可能也隻有美國了。”“如果未來印度政府仍將國家安全作為一個首要任務,那麽跟美國的合作仍不可避免。所以最終的方向,其實是看印度怎麽跟美國妥協。但歸根結底,印美關係肯定不會像拜登政府時期那麽緊密了。”

8月31日至9月1日,莫迪來華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莫迪自2018年以來首次來華。

“印度最近的一係列外交動作,可以看作是對此前過分傾向美國的回調,因為印度也看到了過分傾向美國存在的風險。在被美國打壓後,印度無論在經濟合作上,還是在外交戰略上,都開始實施多元化的策略,”錢峰分析指出,“無論是經濟層麵與中國、日韓、東盟和歐洲進一步發展經貿合作關係,通過經貿合作多元化的網絡來抵禦美國關稅造成的衝擊,還是在外交層麵延續與俄羅斯的傳統友好關係,改善與中國的全麵關係,實際上也是印度回歸一直以來的外交政策主軸的舉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耶魯華裔大一新生被退學,細節太狗血了
突襲將軍大會 全場靜默對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股價狂飆近1000% 這隻超級大妖股被SEC緊急停牌
震驚全球的名媛蔡天鳳碎屍案 罪名成立第1人出爐
中國國產客機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購遭遇困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稱若未獲諾貝爾和平獎是“對美國的侮辱”
政府關門 紐時:為何民主黨拒讓步?憂失未來籌碼
加州女被警察暴力逮捕短暫昏迷 獲賠1700萬美元
美防長講話:嚴批“肥胖將領” 蓄鬍不專業 不爽就離職
習近平重申“反台獨”,北京發布2758決議立場文件
極左派曼達尼或當市長 紐約富豪嚇壞準備搬家
美防長批“肥將軍” 紐森諷川普:“胖統帥”恐失業
數十萬人大逃亡,“死亡比這樣活著更仁慈”
特朗普重提“讓加拿大成為第51州”
川普對美軍將領說:把危險的國內城市當作訓練場
冷知識:中國是世界上外國人占比最少的國家之一
流行天後轟川普“生活真的變好了嗎?”白宮火速回擊
意外插曲下:誰是特朗普夫婦的“電梯殺手”?
美深入海底放手開採稀土和貴金屬 中國恐跳腳
川普政府與哈佛達成協議 辦職業學校培養工人
魯比奧在中國國慶之際發表聲明 中國駐美大使呼籲...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再遭美國致命性打擊 印度回歸“多元外交”尋求破局

澎湃新聞 2025-10-01 06:35:13

在美國和印度剛剛宣布重啟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之時,印度又遭到了美國新一波的打擊。

據《環球時報》報道,依據美國對印度運營的伊朗恰巴哈爾港的最新決定,9月29日起,在該港口工作或從事相關活動的印度個人與企業可能麵臨製裁。這使得這座印度第一個海外港口項目、乃至印度規劃中的“南北走廊”互聯互通計劃都麵臨著更不確定的未來。

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是美國近期不斷針對印度的打壓和脅迫的最新舉動。最近幾個月,華盛頓與新德裏之間摩擦爭執不斷,兩國關係持續走低。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9月28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發出威脅,稱印度“需要被修理”。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以來不斷對印度施壓,實際上是印度在美國國家戰略中地位下降的結果,“特朗普政策的變化,導致印度本身在美國戰略中的排序和重要性下降”。同時,美印之間存在利益衝突、特朗普和莫迪兩人之間的矛盾和不信任加劇,最終導致兩國關係走到現在。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則對澎湃新聞表示,開啟第二任期以來,特朗普就希望通過不斷向印度施壓,最終迫使印度“出錢出力,主動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服務,成為類似日本的‘小跟班’”,但對莫迪而言,其國內政治現狀和他自身的政治利益決定了印度不會大幅度向美國妥協,未來兩國關係“即使緩和也不會回到拜登政府時期”。

印度互聯互通戰略遭到“致命性打擊”

美國政府今日宣布,將撤銷對伊朗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據《印度教徒報》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9月18日宣布,作為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而采取的一係列措施的一部分,美國已撤銷2018年依據《伊朗自由與防擴散法案》(IFCA)出台的製裁豁免。該決定將於9月29日生效。

恰巴哈爾港位於伊朗東南沿海的阿曼灣沿岸,距印度古吉拉特邦重要港口坎德拉港僅550海裏(約1000公裏)。印度媒體稱,這一港口為印度提供了繞開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中亞、俄羅斯和歐洲的便捷通道,是印度“南北走廊”計劃中的關鍵節點。自2016年以來,印度對該項目投入巨資,已投入20億盧比(約合1.6億人民幣)。該港口的吞吐量一直在穩步增長,政府官員和專家曾希望,港口的全麵投入運營將顯著促進貿易、稅收,並提升德裏的戰略影響力。

“今日印度”新聞網站稱,豁免取消的時間點非常糟糕,因為印度剛剛在2024年5月與伊朗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的港口運營合同,印度通過投資及國際融資的方式,對該項目投資約3.7億美元。報道援引美國外交政策專家邁克爾·庫格爾曼的話稱,美國的舉動“對印度是一個戰略打擊。恰巴哈爾港是印度互聯互通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錢峰分析認為,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延續了近期美國持續向印度施壓的勢頭。恰巴哈爾港在印度的西進戰略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印度“擴大對阿富汗、中亞的影響力,化解能源進口風險等方麵都有重要作用”,“美國也知道(恰巴哈爾港)對印度的重要性,所以也就借此進一步向印度施壓。”

劉宗義表示,美國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會對印度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他表示,過去這些年,恰巴哈爾港建設和印度提出的互聯互通計劃一直進展緩慢,美國的製裁進一步對項目的可持續性造成影響,“建設恰巴哈爾港不光要印度自己投資,它還希望能夠吸引其他國家投資,美國實施製裁後,其他國家肯定不敢投,憑印度自己的財力和能力,很難把項目推進下去。”

“這對項目的打擊是‘致命性’的,”劉宗義表示,“對印度以恰巴哈爾港為起點,通過‘南北走廊’聯通中亞和高加索地區,並通向俄羅斯和歐洲的戰略的打擊也是致命的。”

美印關係可能“越走越僵”

實際上,美國取消對恰巴哈爾港的製裁豁免,給近期持續走冷的印美關係再澆上一瓢冷水。過去幾個月美印間的種種齟齬和摩擦,早已讓曾經的“21世紀的決定性夥伴關係”也成了“該被修理的對象”。而在8月份美國針對印度的懲罰性關稅措施生效後,印度這一與美國有著“親密”“特殊”關係的國家,成為僅有的兩個被華盛頓征收50%關稅的國家之一,年初莫迪與特朗普定下的2030年將兩國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而今也鮮少有人再提起了。

印度媒體稱,讓美印關係急轉直下的是6月17日兩國領導人的一通電話。據印度“the Wire”新聞網等媒體披露,當時特朗普和莫迪結束了在加拿大的七國集團會議。在這通持續了35分鍾的通話中,特朗普邀請莫迪在返回印度前訪美。報道稱,特朗普當時希望莫迪6月18日能在華盛頓與來訪的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合影,還表示,是自己斡旋了印巴停火,並應該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但他的這一說法沒有得到印方的認可。

從後續的進展來看,特朗普似乎對印度的做法一直耿耿於懷。9月23日,他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表演講時,再次吹噓自己在過去7個月裏結束了包括5月印巴新一輪衝突在內的7場戰爭,又指責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是俄烏衝突的“資助者”。

更讓印度人“紮心”的是,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和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陸軍元帥穆尼爾舉行會談。根據巴基斯坦總理辦公室發布的聲明,夏巴茲在會談中盛讚特朗普是一名“和平主義者”,感謝他斡旋了印巴停火,還正式邀請特朗普訪問巴基斯坦。《印度時報》對此寫道:“特朗普的大部分政治生涯都在嘲諷巴基斯坦是具有欺騙性的恐怖主義避風港……但巴方公布的照片顯示,夏巴茲和穆尼爾坐在金碧輝煌的橢圓形辦公室裏進行了據稱持續80分鍾的會談,之後還與笑容滿麵、豎起大拇指的特朗普合影留念。”

劉宗義表示,美印關係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出現逆轉,是美國國家戰略調整的結果。他表示,多年來,美印除了在“遏製中國”這一問題上有共同利益之外,在很多領域的利益並不一致,“包括與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方麵”。此外,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更多地關注美國自身,特別是他的“美國優先”中實現“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與印度政府希望全球產業鏈向印度轉移、實現“印度製造”的目標背道而馳,“‘美國優先’和‘印度優先’的衝突是根本性的”。

“再加上特朗普看到印度在5月空戰中被打得一塌糊塗,更加堅定了他要徹底‘壓服’印度、讓印度變成類似日本那樣的‘小跟班’的決心,”劉宗義分析表示。

在錢峰看來,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其地緣戰略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拉上印度圍堵、牽製中國”,但現在白宮的戰略關注更多退回到美國本土和美洲地區,這實際上導致印度在美國整體戰略中的排序和重要性下降了。同時,本屆美國政府將經濟安全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想要扭轉貿易逆差、爭取更多產業回流,印度也就成了“當仁不讓的目標”。

“另外就是特朗普本人的喜好,”錢峰表示,“莫迪政府和印度都在盡可能地減少甚至消除特朗普在印巴停火發揮的作用,讓特朗普非常不悅。”“再加上莫迪本身出於國內政治的考慮,不願順從特朗普,導致兩國關係越走越僵。”

應對美國施壓,印度回歸多元化政策

當然,麵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施壓,印度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9月22日至24日,印度代表團前往華盛頓,會見了美方代表,就一項潛在的貿易協議進行討論。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報道,有印度學者認為,美印將在一兩個月內達成貿易協議,但雙方可能都不會對結果感到滿意。這些學者指出,印度政府正全力推進多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積極實現出口多元化和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以應對美國關稅的影響。

印度媒體稱,在美國的壓力下,印度與俄羅斯等國尋求更加務實的合作。在最近與東盟和非洲國家的接觸中,印度也在為更多元化、更少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布局奠定基礎。不過,報道也強調,新德裏仍然深度投資於與華盛頓的戰略夥伴關係,特別是在國防互操作性和技術轉讓領域。

劉宗義表示,5月份的印巴衝突實際上將印度的安全軟肋暴露在了國際社會眼前,“經此一役,印度也知道,在防務領域能夠依賴的可能也隻有美國了。”“如果未來印度政府仍將國家安全作為一個首要任務,那麽跟美國的合作仍不可避免。所以最終的方向,其實是看印度怎麽跟美國妥協。但歸根結底,印美關係肯定不會像拜登政府時期那麽緊密了。”

8月31日至9月1日,莫迪來華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莫迪自2018年以來首次來華。

“印度最近的一係列外交動作,可以看作是對此前過分傾向美國的回調,因為印度也看到了過分傾向美國存在的風險。在被美國打壓後,印度無論在經濟合作上,還是在外交戰略上,都開始實施多元化的策略,”錢峰分析指出,“無論是經濟層麵與中國、日韓、東盟和歐洲進一步發展經貿合作關係,通過經貿合作多元化的網絡來抵禦美國關稅造成的衝擊,還是在外交層麵延續與俄羅斯的傳統友好關係,改善與中國的全麵關係,實際上也是印度回歸一直以來的外交政策主軸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