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聯合國總部發生了一場意外插曲,引發了一場備受關注的政治風波。
事件的起因是,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前往大會廳發表演講的路上,所乘坐的自動扶梯突然停止。
路透社公開的視頻顯示,第一夫人梅拉尼婭走在前方,特朗普緊隨其後。但就在特朗普雙腳完全踏上扶梯的一瞬間,設備驟然停止運行。而另一側扶梯仍在正常運行。
視頻中,總統夫婦兩人都愣了一下,轉身望向後方的聯合國工作人員。幾秒停頓過後,梅拉尼婭果斷選擇從電梯上步行上樓,特朗普隨後也跟了上去。
自動扶梯並非當天唯一“出狀況”的設備。在隨後的大會演講中,特朗普的提詞器和麥克風也相繼出現故障,場麵一度尷尬。
“我不介意提詞器壞了,這讓我可以發自內心地講話。”特朗普站到發言台後即興開場,“不過我想說,負責提詞器的人你有麻煩了。”他還調侃了剛剛的電梯插曲:“要不是第一夫人身體不錯,她差點就摔倒了……幸好我們倆身體都不錯。”
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紐約,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抵達聯合國總部。圖/視覺中國
“這絕對是蓄意破壞”
盡管特朗普在演講時語帶調侃,白宮方麵卻對事件的嚴重性表明了態度。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如果有人在總統和第一夫人踏上自動扶梯時故意阻止設備,那就必須立即解雇並徹查。”
萊維特還引用了英國《泰晤士報》一則報道的截圖,該報道稱有聯合國工作人員曾開玩笑,打算在特朗普出席聯大時“關閉電梯”,以此告訴他聯合國缺乏資金。
“當你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時,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巧合。”萊維特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說道,“如果我們發現這些聯合國工作人員是故意刁難美國總統和第一夫人,真的故意刁難,那麽這些人最好被追究責任。我會親自處理。”
9月25日,特朗普本人也一改在演講現場的調侃語氣,在其社交媒體“真相社交”上發帖稱這些事件“險惡”且“可恥”。
“我和梅拉尼婭差點就臉朝下摔倒在鋒利的鋼梯邊緣上。幸好我們當時都緊緊抓住了扶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絕對是蓄意破壞。”特朗普說,他還透露,自己已聯係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要求其展開正式調查並保存自動扶梯的監控錄像,並強調美國特勤局已全麵介入。
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邁克·沃爾茲也在社交平台X上表態,聲援特勤局的行動,要求聯合國全力配合,提交完整調查結果:“包括是誰或什麽原因導致扶梯停止,以及是否存在蓄意破壞。”
不過,聯合國方麵很快給出另一種解釋。聯合國官網發布聲明指出,事故緣於一名隨行的白宮攝像師無意觸發了電動扶梯的安全裝置。當時,為記錄美國總統的抵達畫麵,美國代表團攝像師先行登上扶梯頂端,位於扶梯頂端的梳齒踏板防護機製被激活。
自動扶梯是由鏈條和齒輪驅動的移動樓梯。與電梯一樣,自動扶梯也需要定期檢查,並配備緊急停機功能,以便在出現故障時自動停機,防止人員或物品意外卷入齒輪傳動係統。
上午9時50分,就在特朗普夫婦相繼踏上扶梯的瞬間,安全裝置被觸發,扶梯隨即自動停運。在代表團抵達二樓後,現場技術人員隨後迅速完成複位。
至於提詞器的故障,聯合國則明確否認責任,強調相關設備完全由白宮人員自行維護和操作。據法新社援引一名不願具名的特勤局官員消息稱,該機構正在“核查聯合國的說法是否屬實”。
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傑西·沃特斯在節目中聲稱,自動扶梯和提詞器的故障或許預示著“一場針對總統的叛亂”。對此,不少人認為反應過度。有美國網友調侃稱:“卡住的電梯,竟被視作國家緊急狀態。”
加州民主黨州長加文·紐瑟姆也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該片段,並評論道:“我隻走自動扶梯,因為真正的男人都這麽做。”
積怨已久
事實上,特朗普與這棟大樓的“糾葛”並非始於此次扶梯意外。早在2005年,聯合國就計劃啟動一項總額約12億美元的綜合項目,用於翻修因長期老化而頻頻出故障的設施,包括電梯、空調和消防係統。
當時,身為紐約地產開發商的特朗普主動提出要承接翻修工程。他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宣稱,隻需5億美元便可完成整修,而且願意無償擔任施工管理者。他毫不客氣地批評道:“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麽,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然而,這一提議並未被采納。聯合國最終將項目交由斯堪斯卡美國分公司實施,耗時近十年,總成本超過20億美元,遠遠超出最初預算。
聯合國總部大樓位於紐約曼哈頓東河畔,於1947年動工,1952年正式啟用。雖坐落在美國境內,但土地和辦公空間完全由聯合國管理,並不歸屬美國政府。
據奧的斯公司(Otis)官網介紹,大樓啟用時安裝了33部奧的斯電梯。
如今,聯合國財政困境愈發嚴重。據美聯社報道,為節省開支,紐約和日內瓦的聯合國辦事處近幾個月已不得不間歇關閉電梯和自動扶梯。今年1月,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警告稱,聯合國正麵臨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根據修訂後的預算,2026財年聯合國將裁員19%,整體預算削減約15%。
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在於美國長期欠繳聯合國會費。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幾乎全麵停止支付會費,累計拖欠額已超過30億美元,其中包括2025年度應繳的8.26億美元常規預算分攤,以及往年的欠款和未支付的維和經費。
按聯合國憲章第19條規定,任何會員國如拖欠會費達到或超過前兩年應繳數額,應被暫停在大會的投票權。然而,美國屢屢巨額欠繳,卻始終未觸發這一“硬性條款”。關鍵在於條款的但書:若大會認定拖欠“係由於非該會員國自身原因”,可豁免處罰。
美國正是借此不斷脫身,一方麵將欠繳歸因於“預算爭議”或“國會撥款延宕”,另一方麵在關鍵時刻支付部分款項,或與秘書處達成政治妥協,從而避免最嚴厲的製裁。
事實上,特朗普與聯合國的矛盾由來已久。第一任期內,他先後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理由是這些機構“對美國不公”或“存在偏見”。
再次入主白宮後,特朗普繼續將這種不信任付諸行動:今年2月,他簽署行政令,要求重新評估美國對部分聯合國機構的支持,並宣布不再參與人權理事會的選舉;7月,他又宣布美國將再次退出教科文組織。
2018年9月,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的發言,因自稱在不到兩年裏取得的成就“幾乎超過”美國曆史上任何一屆政府,引發會場哄笑。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七年前聽眾還會以笑聲回應特朗普的演說;而今年,他們大多選擇沉默以對。在本屆聯大的發言中,特朗普講了近一個小時,幾乎是原定時長的四倍。他抱怨了移民危機失控,指責氣候變化是“騙局”,並點名批評多國領導人。
最後,特朗普把矛頭指向聯合國,稱其擁有巨大潛力,卻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我結束了七場戰爭,卻從未接到聯合國一個提供幫助的電話。”特朗普說,“我從聯合國隻得到兩樣東西——壞掉的扶手電梯和壞掉的提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