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哥倫比亞和美國的關係持續緊張,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的赴美簽證甚至也被美方吊銷。香港《南華早報》10月1日注意到,就在哥倫比亞快速疏遠美國之際,佩特羅下令撤換了哥倫比亞駐中國大使館的外交官,並指責他們破壞對華關係。
當地時間9月30日,佩特羅在對部長們的講話中說:“這裏有一個(哥倫比亞)外交部,對與中國交往感到羞恥,並破壞(哥中)關係,所有這些人都必須下台走人。”
佩特羅還稱,他今年春季訪華時,駐華大使館的外交官擅自更改了他的日程安排並取消了會議活動。“這與人性無關,這是殖民主義。(That is
not relating to humanity. That is
colonialism.)”對於本國駐華外交官員的行為,他嚴厲地說出這番重話。
《南華早報》指出,佩特羅此次撤換駐華大使館外交官,發生在哥倫比亞於今年5月加入中方“一帶一路”倡議之後,而這一決定標誌著哥倫比亞打破了數十年以來對美國的“順從”。
今年5月12日,哥倫比亞總統府發布聲明表示,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確認該國將加入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5月14日,佩特羅訪華期間,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哥倫比亞共和國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規劃》。
“這改變了我們外交關係的曆史。從現在起,哥倫比亞將以平等和自由的方式與世界聯係”佩特羅當時在簽署儀式上說道。而哥倫比亞外交部則形容,哥中兩國此次簽署的協議,是“曆史性的一步”,將為哥倫比亞帶來投資、技術轉讓以及大型建設項目。
《南華早報》稱,自13年前兩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以來,哥倫比亞對美出口已翻了一番。盡管在哥倫比亞國內,部分人擔心這可能危及哥美數十億美元的貿易,但對佩特羅來說,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聯係,可以打破他一直強調的——哥倫比亞對美國的“殖民依賴”。
特別是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宮以後,佩特羅以“條件不人道”為由拒絕接受美國遣返哥倫比亞移民的飛機以來,他的措辭變得更加強硬。
對此,特朗普實施了報複,對哥倫比亞實施高達25%的關稅,並威脅還要加倍,同時吊銷了佩特羅政府官員及其盟友的簽證。而佩特羅則也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並指責特朗普試圖“支配哥倫比亞”。
上周,哥美兩國的這場爭端在紐約升級。導火索,是佩特羅在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活動期間的一係列表態。
當地時間9月23日,這位哥倫比亞首位左翼總統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首日,直指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加勒比海域的致命襲擊涉嫌犯罪,公開呼籲起訴包括特朗普在內的美國官員。
當地時間9月26日,佩特羅又現身紐約聯合國總部外的一場聲援巴勒斯坦示威活動,敦促美國士兵違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命令。這番言論迅速惹怒美方,美國國務院隨即以佩特羅“敦促美國士兵不服從命令並煽動暴力”為由,宣布吊銷其赴美簽證。
“我回(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了。我現在沒有前往美國的簽證了,但我不在乎,我也不需要簽證。”當地時間9月27日,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社交平台“X”上,用毫不妥協的語氣回應美國吊銷其赴美簽證的決定。
而在巴以問題上,佩特羅也一直直言不諱地發出批評。2024年,他指責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進行“種族屠殺”,並宣布斷絕與其外交關係。同年8月,哥倫比亞作為以色列最大煤炭供應國,暫停對以色列出口煤炭,要求“直至以色列停止種族滅絕”。
“如今外交毫無用處。隻有比美國和以色列更強大的力量才能阻止這場種族滅絕。”上周在參加聯合國大會活動時,佩特羅還要求聯合國組織“維和部隊”,幹預加沙衝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