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CDC)的科學家周一在一份報告中稱,一種被稱為“噩夢細菌”的耐藥菌株感染率在2019年至2023年間激增了近70%,引發了公共衛生界的高度警覺。
這份發表在《內科學年鑒》上的研究指出,此次感染率飆升的主要推手是一種攜帶NDM基因的特定細菌。這種細菌曾被認為主要與海外就醫的少數病例相關,但如今在美國本土的病例率卻躍升了超過五倍。埃默裏大學傳染病研究員韋斯(David
Weiss)警告稱:“NDM在美國的興起是一個嚴重的危險,非常令人擔憂。”
CDC的研究人員強調,這類感染極其難以治療,目前僅有兩種昂貴且需靜脈注射的抗生素有效。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人可能已是這種耐藥菌的未識別攜帶者,這為社區傳播埋下了隱患。報告作者之一沃爾特斯(Maroya
Walters)表示,這意味著一些長期被視為常規且易於治療的感染,如尿路感染,未來可能演變為難以治愈的慢性問題。
抗生素的濫用是導致耐藥性問題加劇的關鍵因素。不當使用抗生素不僅無法殺死病菌,反而會使其變得更強大。“噩夢細菌”正是這類對多種抗生素都產生耐藥性的病原體的總稱。
此次研究收集了美國29個州的數據。統計顯示,碳青黴烯類耐藥菌感染率從2019年的每10萬人中不足2例,上升至2023年的超過3例,增幅為69%。而其中由NDM基因驅動的病例,其感染率更是從每10萬人0.25例暴增至1.35例。
有專家認為,新冠疫情可能加劇了這一趨勢。華盛頓大學研究員伯納姆(Jason
Burnham)指出:“疫情期間抗生素的使用大幅增加,這可能反映在了耐藥性的增加上。”
CDC同時承認,這份報告的數據可能隻是冰山一角。由於加州、佛州、紐約和得州等人口大州的數據並未完全納入,且許多醫院缺乏檢測特定基因耐藥性的能力,美國感染的真實數量“肯定被低估了”。
這並非CDC首次就此問題發出警告。今年6月,該機構已報告稱紐約市的NDM病例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