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改變遊戲規則 中國人工智能終結隱形潛艇時代?

改變遊戲規則 中國人工智能終結隱形潛艇時代?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09-20 11:53:4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https://t.co/aoDFOuwUeO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September 20, 2025
有報道稱,中國新型人工智能係統幾乎能在所有情況下探測到最現代化的潛艇。中國真的擁有能對海上安全構成真正威脅的技術了嗎?或者這隻是中方心理戰的一部分?

請不要被誤導:通過實現技術創新來強調自身的優勢,同時暗示對手無力反擊,這一直是心理戰的一個手段。而中方最近的表態,也應該主要從這個角度來考量。該消息最早由《南華早報》報道。

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工智能橫空出世

據報道,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工程師孟浩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係統,據稱可以將現代潛艇無法被發現的概率降低到5%。

這項研究發表在中國雜誌《電子光學與控製》上。根據該研究,人工智能首次能實時評估來自各種來源的測量數據,例如聲納浮標、水下麥克風、水溫以及鹽度,並同時利用這些數據創建水下環境的動態地圖。

這項研究稱,人工智能還能靈活應對諸如之字形機動、誘餌部署、無人機等對抗措施。在計算機模擬中,該係統在約95%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定位目標。這將挑戰現有的潛艇偽裝和防禦方法。另一項重要進展是,人工智能能夠將所有複雜的數據轉化為簡單明了的行動建議,供人類參考。這有助於軍事人員即使在緊張的情況下也能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

由孟浩領導的開發人員希望在未來版本中,讓人工智能係統與無人機群、水麵艦艇、自主水下機器人緊密協作。這將創建一個三維的、自學習的狩獵網絡,能適應日益複雜的隱形策略,並實時“掃描”海洋。

核威懾的三大支柱將受到挑戰?

如果上述發展成為現實,當前各國國防戰略的核心支柱將受到威脅。核威懾的三大支柱(也稱“核三位一體”)由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和潛射彈道導彈三種核打擊方式組成。

核威懾的這三大支柱旨在通過確保可靠的反擊能力,來阻止潛在的攻擊者發動先發製人的核打擊。而如果出現能探測幾乎所有潛艇的人工智能,迄今依賴核動力潛艇進行戰略“捉迷藏”的海軍艦隊將麵臨不確定的局麵。

不容忽視的心理戰

軍事戰術不僅包括威懾,還包括心理戰。而此類報道顯然有利於鞏固中國在公眾心目中的戰略優勢。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展示其在戰略海域的軍事實力,例如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和東海。

迄今為止,中國潛艇主要從海南島南部的榆林港和亞龍灣基地淺水區出動。在那裏,它們很容易被敵方傳感器和偵察係統探測到。如果中國能控製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例如,經由台灣及其周邊島嶼群,中國潛艇將能夠直接進入深水區,並可以更可靠地用作二次核打擊平台。

正因如此,近年來,中國大幅升級了海軍力量,在戰略要地海域裝備了雷達、聲納和浮標鏈,並試圖通過大規模的海上演習來進行威懾。

水下貓鼠遊戲

盡管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西方軍事專家懷疑,這種新型人工智能控製的潛艇追蹤係統是否真會很快威脅到全球防禦戰略。

美國海戰專家保羅·施密特(Paul S. Schmitt)對DW表示,雖然人工智能通過分析來自各種傳感器的大量數據從而支持人類決策,確實能使潛艇追蹤更加成功。然而,水下環境極其複雜,實施起來仍然困難重重。

他表示,雖然完全聯網和集成的人工智能控製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未來目標,但目前看來,這看起來還過於樂觀。施密特認為,實際上,潛艇技術與探測手段之間仍然是一場持續不斷的競賽。

德國安全專家們也表示,海上軍備動態總是像貓鼠遊戲一樣,結果難以預料。正因如此,海上攻防技術也需要同樣動態地發展。

盤點各國水下作戰能力

中國目前擁有規模最大的潛艇艦隊,有105艘潛艇;其次是朝鮮(90艘)、美國(74艘)和俄羅斯(62艘)。然而,現代化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SSBN)對戰略競爭至關重要。

美國擁有最先進的艦隊,約有14艘“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和50多艘現代化攻擊型潛艇。緊隨其後的是俄羅斯,擁有約16艘戰略潛艇以及眾多其他類型的攻擊型核潛艇和巡航導彈潛艇。

中國正在迅速擴充其艦隊,擁有至少6艘09IV型核潛艇(北約代號:晉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1艘09II型潛艇(北約代號:夏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和幾種新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

英國和法國分別擁有4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也擁有其他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以確保其戰略安全。

德國在常規潛艇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尚未具備核潛艇能力。北約內部其他擁有成熟潛艇技術的國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挪威、瑞典、荷蘭、加拿大和土耳其。

在北約之外,擁有“殲敵者”級潛艇的印度和擁有“海豚”級潛艇的以色列都擁有比較強的水下作戰能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她開了一家咖啡館,卻意外成為總理夫人
29元一晚的“縣城招待所”巨頭,如今估值570億
從煙草公司離職隱居8年的浙大碩士:從不因收入而焦慮
雲海肴創始人離世,趙晗和他留下的“遺產”
特斯拉獲萬台人形機器人訂單?馬斯克回應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簽署公告將H-1B簽證費用升至10萬美元
美國住院醫師年薪漲到7.5萬美元,為何還不滿意?
美工作簽證要收10萬美元?出境者搶返美 機票飆漲
美大豆協會主席拖拉機上喊話: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習近平女兒信息泄露案:牛騰宇被判14年,父母喊冤5年遭暴力
旅行箱失而複得 “無語哥”:還好在中國 我太幸運了
川普轟媒體97%負麵報導"非言論自由":這根本不合法!
中國簽證9月30日起可線上申請 這些類別不適用
全智賢代言廣告被撤 主演《暴風圈》在中國遭抵製
10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名單揭曉 包括英法加澳
特朗普稱普京“讓我失望” 克宮回應:他有些情緒化
藝術家在喜馬拉雅山脈放煙花?引發巨大環保爭議
特朗普扔出H-1B“炸彈”:企業急發禁令 攔員工出境
試管嬰兒出生不久確診腎病綜合征:醫院被判擔責10%
阿裏神秘芯片對標英偉達?業內人士回應
字節跳動就TikTok在美運營發公告 央視發聲呼應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改變遊戲規則 中國人工智能終結隱形潛艇時代?

德國之聲 2025-09-20 11:53:48



https://t.co/aoDFOuwUeO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September 20, 2025
有報道稱,中國新型人工智能係統幾乎能在所有情況下探測到最現代化的潛艇。中國真的擁有能對海上安全構成真正威脅的技術了嗎?或者這隻是中方心理戰的一部分?

請不要被誤導:通過實現技術創新來強調自身的優勢,同時暗示對手無力反擊,這一直是心理戰的一個手段。而中方最近的表態,也應該主要從這個角度來考量。該消息最早由《南華早報》報道。

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工智能橫空出世

據報道,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工程師孟浩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係統,據稱可以將現代潛艇無法被發現的概率降低到5%。

這項研究發表在中國雜誌《電子光學與控製》上。根據該研究,人工智能首次能實時評估來自各種來源的測量數據,例如聲納浮標、水下麥克風、水溫以及鹽度,並同時利用這些數據創建水下環境的動態地圖。

這項研究稱,人工智能還能靈活應對諸如之字形機動、誘餌部署、無人機等對抗措施。在計算機模擬中,該係統在約95%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定位目標。這將挑戰現有的潛艇偽裝和防禦方法。另一項重要進展是,人工智能能夠將所有複雜的數據轉化為簡單明了的行動建議,供人類參考。這有助於軍事人員即使在緊張的情況下也能快速做出正確的決策。

由孟浩領導的開發人員希望在未來版本中,讓人工智能係統與無人機群、水麵艦艇、自主水下機器人緊密協作。這將創建一個三維的、自學習的狩獵網絡,能適應日益複雜的隱形策略,並實時“掃描”海洋。

核威懾的三大支柱將受到挑戰?

如果上述發展成為現實,當前各國國防戰略的核心支柱將受到威脅。核威懾的三大支柱(也稱“核三位一體”)由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和潛射彈道導彈三種核打擊方式組成。

核威懾的這三大支柱旨在通過確保可靠的反擊能力,來阻止潛在的攻擊者發動先發製人的核打擊。而如果出現能探測幾乎所有潛艇的人工智能,迄今依賴核動力潛艇進行戰略“捉迷藏”的海軍艦隊將麵臨不確定的局麵。

不容忽視的心理戰

軍事戰術不僅包括威懾,還包括心理戰。而此類報道顯然有利於鞏固中國在公眾心目中的戰略優勢。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展示其在戰略海域的軍事實力,例如台灣海峽、南中國海和東海。

迄今為止,中國潛艇主要從海南島南部的榆林港和亞龍灣基地淺水區出動。在那裏,它們很容易被敵方傳感器和偵察係統探測到。如果中國能控製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例如,經由台灣及其周邊島嶼群,中國潛艇將能夠直接進入深水區,並可以更可靠地用作二次核打擊平台。

正因如此,近年來,中國大幅升級了海軍力量,在戰略要地海域裝備了雷達、聲納和浮標鏈,並試圖通過大規模的海上演習來進行威懾。

水下貓鼠遊戲

盡管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西方軍事專家懷疑,這種新型人工智能控製的潛艇追蹤係統是否真會很快威脅到全球防禦戰略。

美國海戰專家保羅·施密特(Paul S. Schmitt)對DW表示,雖然人工智能通過分析來自各種傳感器的大量數據從而支持人類決策,確實能使潛艇追蹤更加成功。然而,水下環境極其複雜,實施起來仍然困難重重。

他表示,雖然完全聯網和集成的人工智能控製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未來目標,但目前看來,這看起來還過於樂觀。施密特認為,實際上,潛艇技術與探測手段之間仍然是一場持續不斷的競賽。

德國安全專家們也表示,海上軍備動態總是像貓鼠遊戲一樣,結果難以預料。正因如此,海上攻防技術也需要同樣動態地發展。

盤點各國水下作戰能力

中國目前擁有規模最大的潛艇艦隊,有105艘潛艇;其次是朝鮮(90艘)、美國(74艘)和俄羅斯(62艘)。然而,現代化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SSBN)對戰略競爭至關重要。

美國擁有最先進的艦隊,約有14艘“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和50多艘現代化攻擊型潛艇。緊隨其後的是俄羅斯,擁有約16艘戰略潛艇以及眾多其他類型的攻擊型核潛艇和巡航導彈潛艇。

中國正在迅速擴充其艦隊,擁有至少6艘09IV型核潛艇(北約代號:晉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1艘09II型潛艇(北約代號:夏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和幾種新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

英國和法國分別擁有4艘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也擁有其他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以確保其戰略安全。

德國在常規潛艇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尚未具備核潛艇能力。北約內部其他擁有成熟潛艇技術的國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挪威、瑞典、荷蘭、加拿大和土耳其。

在北約之外,擁有“殲敵者”級潛艇的印度和擁有“海豚”級潛艇的以色列都擁有比較強的水下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