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水貝黃金賭局:杠杆80倍,崩盤後多家公司人去樓空

水貝黃金賭局:杠杆80倍,崩盤後多家公司人去樓空

文章來源: 華夏時報 於 2025-09-18 19:31:1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水貝黃金賭局:杠杆80倍,崩盤後多家公司人去樓空

9月17日,臨近傍晚時分的深圳水貝上空聚攏起厚厚的烏雲,正醞釀著一場暴雨。

處在風暴中心的“粵寶鑫”,門口魚缸內的“招財”金魚仍在不知愁地遊動著,而它們身後的世界已經人去樓空,隻剩一地狼藉。



“水貝黃金料商粵寶鑫門店被查封”消息將水貝行業內隱而不宣的秘密徹底掀開。當水貝金價衝至每克839元的高位時,這場隱秘的高杠杆對賭遊戲,終於在金價單邊暴漲下全麵潰敗。

水貝寫字樓已人去樓空

“有一種說法是水貝真正賺錢的生意不在檔口,而在那裏。”在水貝做了多年生意的老林伸手指著水貝繁華商場後那些不起眼的寫字樓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此次風波中心的“粵寶鑫”就位於這些寫字樓中。大樓的一、二層主要為黃金珠寶檔口,再往上是平時散客鮮少踏足的地方,在這裏穿梭的大部分是業內人士——檔口老板、批發商、零售商,還有投機客。水貝市場存在多種投機手段:做空金價、低買高賣、借料賺息等。

“其實比起其他公司,粵寶鑫給人感覺算是很正規的了,‘跑路’出乎很多人意料。”水貝珠寶零售商阿俊回憶道,“以前粵寶鑫還像交易所那樣立了個圓柱形的大屏幕,黃金、白銀、鉑金、美元指數都會在上邊實時滾動播放,挺像那麽一回事的。”

可如今,“挺像那麽一回事”的粵寶鑫,已經人去樓空。

《華夏時報》記者實地探訪看到,公司門口招牌上“粵寶鑫專業貴金屬交易”字樣已被摳掉,透過貼了封條的玻璃門往內看,大廳內一片狼藉,前台放著檢測、出單、財務、倉庫的工位牌,台麵散落著打單機等雜物。會議室旁的一把辦公椅上還掛著一件未及收走的黑色西裝,茶台上剩半壺茶水。



在一片昏暗中,入口處還發著光的魚缸特別顯眼,裏邊被老板們認為是“招財”象征的金魚仍無憂無慮地遊動,“不知道沒人打理,這些金魚還能活多久。”阿俊歎道。

“招財”的好運同樣沒有照拂到位於同一棟大樓的世創鑫辰。據知情人透露,世創鑫辰空了更長時間,並且拖欠物業租金,現在正在重新招租。本報記者查詢到,世創鑫辰(深圳)貴金屬商貿有限公司、深圳市世創鑫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係。”



這家在前台掛著有“世創鑫辰中國黃金儲備銀行籌委會”字樣金屬招牌的公司占地麵積比“粵寶鑫”更大。繞過前台,《華夏時報》記者才發現內有乾坤,大廳遍布著一個又一個玻璃展台,四周有一間連著一間的小辦公室,總計有十來間。而展台內展架上的展品都被搬空,抽屜全部被拉開,裏邊空無一物。從現場零星還未拆除的標誌來看,這些展台及辦公室分屬於不同的公司。即同一個地址,之前同時有多家公司在此辦公,並進行貴金屬交易。



記者進一步查詢發現,這些公司成立時間都較短,且規模都為微型,注冊資本在10萬元至50萬元之間。其中深圳市粵百福珠寶有限公司在2025年5月已解散清算,成立不到一年時間;深圳市粵鼎金貴金屬有限公司自2024年10月開始便涉及多起司法案件,截至8月7日,被執行金額為120.79萬元;深圳佩榮谘詢管理合夥企業、深圳市熹微管理谘詢有限公司都於今年8月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此外,關於“中國黃金儲備銀行籌委會”,目前並沒有公開的權威信息表明它是一個正式成立或官方明確宣布的機構。

而在世創鑫辰的結算中心處張貼著一張微信收款二維碼,記者掃碼後發現該二維碼是名稱顯示“羊先生”的私人微信賬戶,非對公賬戶。

公開信息顯示,世創鑫辰(深圳)貴金屬商貿有限公司、深圳市世創鑫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法人均為羊林波。根據投資者提供的一份蓋有深圳市世創鑫辰科技集團公章,有羊林波簽字的文件,羊林波向客戶解釋:“由於近期不可控的原因,我暫時無法與各位麵對麵溝通。這一突發情況給您帶來了困擾和疑慮,對此我深感自責,也深知辜負了您對公司的信任與支持。”

該份文件落款時間為7月19日,當中還稱:“所有因本人特殊原因造成的未結算款項及合作條款,公司絕不推諉、絕不逃避責任,待案件妥善解決後,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對接,依法依規履行責任。”

瘋狂金價下的賭徒

“世創‘跑’得更早。”一位知情人向本報記者透露,這些都是“私盤”,說白了就是賭博,可能連協議都沒簽,在微信群、私人轉賬、搭建的APP內進行操作交易,一個盤上億元是很正常的事情。得有關係才能入場“玩”,沒有熟人介紹,之前沒有合作是進不去的。

怎麽“玩”呢?《華夏時報》記者在世創鑫辰辦公場所的倉庫裏見到了一張“訂料鎖價合作政策”的海報,上邊詳細介紹了“華貴傳承線上開戶係統”的“優勢”:定金1萬元即可鎖定1公斤黃金,並且設有定金提醒,低於20%、30%、50%各提醒一次,讓投資者能及時入金,避免被結束訂單;交易時間從上午10點至淩晨1點,長達15小時;鎖價後可延後提料/給料,並且可讓投資者自行選擇結價還是結料,結價則無需工費,這意味著整個交易過程可以沒有“實物黃金”。該係統還提供存料業務,客戶預付90%的貨款,手續費為10元/天。

“這實際上是披著合作外衣來掩人耳目。”上海曼昆(深圳)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呂盈輝專門負責經濟犯罪方麵的刑事業務,他就該“訂料鎖價合作政策”向本報記者分析,“定金、手續費、最低交易量”實際上就是一種標準化合約,我們看到定金是1萬元/公斤黃金,依照當前的價格杠杆就是80多倍,定金提醒相當於期貨交易中提醒的保證金“不夠了”,需要進行保證金的補充。

在他看來,“自動結價”實際上就是在定金不足10%時通過市價賣出,讓客戶爆倉。這個海報裏麵提到的“結價無需工費”,實際上是一種暗示直接進行類似期貨的“虛空交易”,不提倡進行實物交割。整體上來說是和“變相期貨交易”是一致的。

老林介紹道,如果按正規的來,黃金料商為應對金價波動帶來的風險,需要去上海黃金交易所購買黃金期貨合約。保證金比例約為合約價值的12%,期貨公司還會在這之上再加收2%—5%的手續費。黃金期貨交易一手是1公斤,一手保證金大概要10萬元以上,這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門檻和難度。所以水貝的一些公司開始建立自己內部的交易平台和係統。

這些公司及背後平台的穩定主要依靠黃金走勢以及“熟人介紹”的信任。在這個鏈條中,料商不再隻是單純的貿易商,而成了“莊家”,參與進來的人則是在與未來的金價對賭。料商手握現金,若金價如預期般下跌,則可以比“預定價”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購入實物黃金交付給投資者,一來一回之間賺取價差。

在這之中催生了水貝黃金交易的灰色生態,有些交易過程甚至不需要實物黃金。“賭徒”們得以少量資金撬動比例高達30倍甚至80倍的杠杆。



而當金價持續單邊上漲,這個生態便開始“崩盤”。9月17日,水貝金價顯示為839元/克,在3月17日,水貝金價為700元/克,半年時間水貝金價每克漲了139元。

究竟是不是賭博?老林自己也很矛盾,“不否認一開始有人隻是想做生意拿料、對衝風險,但最後變味了。”

“預定價”模式或涉三大罪名

呂盈輝對本報記者表示,“黃金預定價”最開始是香港的一種黃金行業為了規避漲跌,進行對衝的一種經營策略,後來傳到內地,2022年“紙黃金”由於被認為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從而退出了我國的市場。從那以後,“黃金預定價”這套玩法就開始瘋狂擴張,逐漸成了一種灰產,水貝有人憑借這個一夜暴富,暴富的神話也吸引著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與投資一般的貴金屬實物不同,“黃金預定價”賭性更強,容易血本無歸。根據過往辦理的刑事案件經驗判斷,“黃金預定價”這種玩法根據具體的情況不同,實際上涉及以下幾個罪名:

第一個是非法經營罪。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三項明確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從事期貨業務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水貝市場存在的這套“黃金預定價”模式,和期貨交易非常相似:一是不需要持有實體黃金,一般也不進行黃金交割;二是僅需要很少的資金就可以預定1公斤黃金,比如流行的1萬元預定1公斤黃金,以目前水貝黃金的價格來看,這實際上是加了80倍的杠杆;三是僅僅通過“預定”行為雖然不能夠拿到實物黃金,但是可以享受實物黃金漲跌帶來的收益,而且是通過杠杆放大的收益。在這裏麵,所謂的預定價其實質就是一個期貨裏麵的“保證金”的概念,隻需要交納保證金就能交易,如果保證金比例不足的話,還會實時提醒補充保證金,當保證金低於一定限度還會造成對客戶的保證金進行清算,這個實質上是期貨裏麵的“爆倉”。從這些特點來看,這就是一套期貨的玩法。根據我國的法律,水貝大多數黃金料商進行“黃金預定價”模式,都是在進行“非法期貨”。

第二個是詐騙罪。不一定所有做“黃金預定價”的黃金料商都涉嫌詐騙罪,隻是有一些黃金料商在推出這套“黃金預定價”的玩法時,並沒有儲備足夠多的黃金,來滿足交付的需要,這也說明黃金料商實質上並沒有什麽交付能力,這在刑法上可能被認定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而詐騙罪還有另外一個要件,就是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在具體認定時,不是簡單地直接非法占有被害人所投資的全部資金,而是以收取手續費等方式慢慢占有被害人的部分或全部資金,這也是一種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說,如果滿足“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加上“非法占有目的”則可能構成此罪。

第三個是可能涉嫌開設賭場罪。一是一些黃金料商在玩“黃金預定價”時,實際上是讓客戶以“買漲”“買跌”確定盈虧。因為杠杆一般都很大,前麵也提到目前很多都是80倍的杠杆,也就是說投資者如果買錯了方向,隻要金價波動1.25%,就有可能“爆倉”。長期來看,金價的波動或許有跡可循,但是短期內的金價波動非常難以預測,這種時候“黃金預定價”便屬於一種變相的押大小行為,類似於“二元期權”的玩法,客戶盈利與否完全依賴市場隨機波動,符合賭博行為“射幸性”的特征;二是很多料商實際上是客戶的對手盤,料商在與客戶做“零和博弈”,並以此來盈利,這實際上也符合開設賭場罪直接參加賭博進行營利這一要件。理論上來說,“黃金預定價”涉嫌的罪名可能就是這三個,但是具體的入罪與出罪的情況,可能要視黃金料商具體的玩法來定,不能一概而論。

加強預定金資金監管

在多名水貝從業者看來,“跑路”事件隔段時間就會在水貝上演。“粵寶鑫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後一家。”

去年4月,《華夏時報》記者曾報道過水貝一家名為“千百萬珠寶”的料商,被傳攜約400公斤黃金“跑路”。當時千百萬珠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賜華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網上所傳信息)是“謠言”。

今年4月,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向“千百萬珠寶”及李賜華下達了限製消費令。8月,“千百萬珠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9月17日,本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千百萬珠寶”門店已徹底消失,原址變成另一家門店在經營。

“千百萬珠寶”的故事與此次事件相似,同樣是在金價上漲背景下,因料商無法交貨而引發的危機。

當時有附近的同業商戶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一行是這樣子的,一個店麵通常由幾個老板包下,做的都是熟客生意,正常經營一般不會出事,但如果老板起了別的心思,做期貨、玩對賭,市場波動一旦大了,出現了風險,他無法兌付,就會爆雷。”

這一係列事件的發生暴露了水貝在規模龐大的黃金回收與場外流通環節,仍處於監管的模糊地帶。“我建議可以適當提高黃金貿易的門檻。黃金經營門檻不高,容易披著黃金交易的外衣從事灰色生意。得益於我們國家一直在建設日益開放的市場經濟,若想要進行黃金買賣業務,一般需要的資質為營業執照、經營黃金製品核準登記證、特種行業許可證和稅務登記證等。水貝黃金行業目前對‘黃金預定價’這種具有迷惑性質的變相期貨交易監管不嚴。而且預定黃金這種模式,一開始興起隻是為了對衝經營風險,後來被逐漸發展成這種類似期貨的玩法,在監管介入時,涉事企業很容易有解釋空間,比較容易逃脫監管。”呂盈輝表示。

此外,這些事件也暴露出預定金資金監管的空白。呂盈輝解釋道:“客戶定金直接進入料商私人賬戶,料商既當運動員與客戶下場對賭,又當裁判員製定各種規則的時候,就很容易把資金不受監管的缺點放大,導致資金被挪用、卷款跑路等情況。現行法律法規缺乏對黃金預定金比例的限製。正規黃金期貨保證金,例如上海黃金交易所保證金為10%—15%,但水貝‘黃金預定價’的定金僅為總價的1%—3%,雖然對於一般的商品貿易來說,屬於民法中意思自治的領域,不應該過分規定。但是由於黃金行業的特殊性,為了避免‘變相期貨交易’的發生,我認為進行特殊限製是有必要的。”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拜登“寒酸日常”:坐經濟艙 百歲背房貸 演講無人問津…
“我32歲,海歸碩士,現已流浪街頭”
9月30日起,中國簽證可在線申請辦理
可怕!華人男子遭AI"洗腦"到崩潰 被送精神病房
裁員的HR,當場把自己搞崩潰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裔女生讚毛澤東:全美嘩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上海的變化令外國記者撰文直呼意外:驚人的進步!
蘇享茂哥哥:8年來總算有結果 隻想安安靜靜的 累了
美議員出餿主意:不給稀土,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電影《731》首日票房3.45億 預測總票房將超15億
中國抗戰電影“731”票房破紀錄 恐加劇中日緊張
翟欣欣犯敲詐勒索罪一審獲刑12年,蘇享茂哥哥回應
高校集體漲學費,我的大學還有“性價比”嗎
希臘船王女繼承人香消玉殞,戰勝癌症死於蟲咬
起底翟欣欣:大學“院花”、北交大碩士,兩次閃婚
律師談翟欣欣獲刑12年:屬較高量刑 體現司法嚴懲
美農業州共和黨人:好好和中國談吧 我們需要協議
女教師在三人微信群聊天因誹謗被行拘,這合理嗎?
釋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帶走協查 全力偵查多名私生子女
首位Neuralink腦機芯片植入者自述:馬斯克幫我重生
俄外長在聯合國大樓吸煙 被提醒後反嗆安南指手畫腳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水貝黃金賭局:杠杆80倍,崩盤後多家公司人去樓空

華夏時報 2025-09-18 19:31:16
水貝黃金賭局:杠杆80倍,崩盤後多家公司人去樓空

9月17日,臨近傍晚時分的深圳水貝上空聚攏起厚厚的烏雲,正醞釀著一場暴雨。

處在風暴中心的“粵寶鑫”,門口魚缸內的“招財”金魚仍在不知愁地遊動著,而它們身後的世界已經人去樓空,隻剩一地狼藉。



“水貝黃金料商粵寶鑫門店被查封”消息將水貝行業內隱而不宣的秘密徹底掀開。當水貝金價衝至每克839元的高位時,這場隱秘的高杠杆對賭遊戲,終於在金價單邊暴漲下全麵潰敗。

水貝寫字樓已人去樓空

“有一種說法是水貝真正賺錢的生意不在檔口,而在那裏。”在水貝做了多年生意的老林伸手指著水貝繁華商場後那些不起眼的寫字樓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此次風波中心的“粵寶鑫”就位於這些寫字樓中。大樓的一、二層主要為黃金珠寶檔口,再往上是平時散客鮮少踏足的地方,在這裏穿梭的大部分是業內人士——檔口老板、批發商、零售商,還有投機客。水貝市場存在多種投機手段:做空金價、低買高賣、借料賺息等。

“其實比起其他公司,粵寶鑫給人感覺算是很正規的了,‘跑路’出乎很多人意料。”水貝珠寶零售商阿俊回憶道,“以前粵寶鑫還像交易所那樣立了個圓柱形的大屏幕,黃金、白銀、鉑金、美元指數都會在上邊實時滾動播放,挺像那麽一回事的。”

可如今,“挺像那麽一回事”的粵寶鑫,已經人去樓空。

《華夏時報》記者實地探訪看到,公司門口招牌上“粵寶鑫專業貴金屬交易”字樣已被摳掉,透過貼了封條的玻璃門往內看,大廳內一片狼藉,前台放著檢測、出單、財務、倉庫的工位牌,台麵散落著打單機等雜物。會議室旁的一把辦公椅上還掛著一件未及收走的黑色西裝,茶台上剩半壺茶水。



在一片昏暗中,入口處還發著光的魚缸特別顯眼,裏邊被老板們認為是“招財”象征的金魚仍無憂無慮地遊動,“不知道沒人打理,這些金魚還能活多久。”阿俊歎道。

“招財”的好運同樣沒有照拂到位於同一棟大樓的世創鑫辰。據知情人透露,世創鑫辰空了更長時間,並且拖欠物業租金,現在正在重新招租。本報記者查詢到,世創鑫辰(深圳)貴金屬商貿有限公司、深圳市世創鑫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係。”



這家在前台掛著有“世創鑫辰中國黃金儲備銀行籌委會”字樣金屬招牌的公司占地麵積比“粵寶鑫”更大。繞過前台,《華夏時報》記者才發現內有乾坤,大廳遍布著一個又一個玻璃展台,四周有一間連著一間的小辦公室,總計有十來間。而展台內展架上的展品都被搬空,抽屜全部被拉開,裏邊空無一物。從現場零星還未拆除的標誌來看,這些展台及辦公室分屬於不同的公司。即同一個地址,之前同時有多家公司在此辦公,並進行貴金屬交易。



記者進一步查詢發現,這些公司成立時間都較短,且規模都為微型,注冊資本在10萬元至50萬元之間。其中深圳市粵百福珠寶有限公司在2025年5月已解散清算,成立不到一年時間;深圳市粵鼎金貴金屬有限公司自2024年10月開始便涉及多起司法案件,截至8月7日,被執行金額為120.79萬元;深圳佩榮谘詢管理合夥企業、深圳市熹微管理谘詢有限公司都於今年8月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此外,關於“中國黃金儲備銀行籌委會”,目前並沒有公開的權威信息表明它是一個正式成立或官方明確宣布的機構。

而在世創鑫辰的結算中心處張貼著一張微信收款二維碼,記者掃碼後發現該二維碼是名稱顯示“羊先生”的私人微信賬戶,非對公賬戶。

公開信息顯示,世創鑫辰(深圳)貴金屬商貿有限公司、深圳市世創鑫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法人均為羊林波。根據投資者提供的一份蓋有深圳市世創鑫辰科技集團公章,有羊林波簽字的文件,羊林波向客戶解釋:“由於近期不可控的原因,我暫時無法與各位麵對麵溝通。這一突發情況給您帶來了困擾和疑慮,對此我深感自責,也深知辜負了您對公司的信任與支持。”

該份文件落款時間為7月19日,當中還稱:“所有因本人特殊原因造成的未結算款項及合作條款,公司絕不推諉、絕不逃避責任,待案件妥善解決後,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對接,依法依規履行責任。”

瘋狂金價下的賭徒

“世創‘跑’得更早。”一位知情人向本報記者透露,這些都是“私盤”,說白了就是賭博,可能連協議都沒簽,在微信群、私人轉賬、搭建的APP內進行操作交易,一個盤上億元是很正常的事情。得有關係才能入場“玩”,沒有熟人介紹,之前沒有合作是進不去的。

怎麽“玩”呢?《華夏時報》記者在世創鑫辰辦公場所的倉庫裏見到了一張“訂料鎖價合作政策”的海報,上邊詳細介紹了“華貴傳承線上開戶係統”的“優勢”:定金1萬元即可鎖定1公斤黃金,並且設有定金提醒,低於20%、30%、50%各提醒一次,讓投資者能及時入金,避免被結束訂單;交易時間從上午10點至淩晨1點,長達15小時;鎖價後可延後提料/給料,並且可讓投資者自行選擇結價還是結料,結價則無需工費,這意味著整個交易過程可以沒有“實物黃金”。該係統還提供存料業務,客戶預付90%的貨款,手續費為10元/天。

“這實際上是披著合作外衣來掩人耳目。”上海曼昆(深圳)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呂盈輝專門負責經濟犯罪方麵的刑事業務,他就該“訂料鎖價合作政策”向本報記者分析,“定金、手續費、最低交易量”實際上就是一種標準化合約,我們看到定金是1萬元/公斤黃金,依照當前的價格杠杆就是80多倍,定金提醒相當於期貨交易中提醒的保證金“不夠了”,需要進行保證金的補充。

在他看來,“自動結價”實際上就是在定金不足10%時通過市價賣出,讓客戶爆倉。這個海報裏麵提到的“結價無需工費”,實際上是一種暗示直接進行類似期貨的“虛空交易”,不提倡進行實物交割。整體上來說是和“變相期貨交易”是一致的。

老林介紹道,如果按正規的來,黃金料商為應對金價波動帶來的風險,需要去上海黃金交易所購買黃金期貨合約。保證金比例約為合約價值的12%,期貨公司還會在這之上再加收2%—5%的手續費。黃金期貨交易一手是1公斤,一手保證金大概要10萬元以上,這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門檻和難度。所以水貝的一些公司開始建立自己內部的交易平台和係統。

這些公司及背後平台的穩定主要依靠黃金走勢以及“熟人介紹”的信任。在這個鏈條中,料商不再隻是單純的貿易商,而成了“莊家”,參與進來的人則是在與未來的金價對賭。料商手握現金,若金價如預期般下跌,則可以比“預定價”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購入實物黃金交付給投資者,一來一回之間賺取價差。

在這之中催生了水貝黃金交易的灰色生態,有些交易過程甚至不需要實物黃金。“賭徒”們得以少量資金撬動比例高達30倍甚至80倍的杠杆。



而當金價持續單邊上漲,這個生態便開始“崩盤”。9月17日,水貝金價顯示為839元/克,在3月17日,水貝金價為700元/克,半年時間水貝金價每克漲了139元。

究竟是不是賭博?老林自己也很矛盾,“不否認一開始有人隻是想做生意拿料、對衝風險,但最後變味了。”

“預定價”模式或涉三大罪名

呂盈輝對本報記者表示,“黃金預定價”最開始是香港的一種黃金行業為了規避漲跌,進行對衝的一種經營策略,後來傳到內地,2022年“紙黃金”由於被認為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從而退出了我國的市場。從那以後,“黃金預定價”這套玩法就開始瘋狂擴張,逐漸成了一種灰產,水貝有人憑借這個一夜暴富,暴富的神話也吸引著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與投資一般的貴金屬實物不同,“黃金預定價”賭性更強,容易血本無歸。根據過往辦理的刑事案件經驗判斷,“黃金預定價”這種玩法根據具體的情況不同,實際上涉及以下幾個罪名:

第一個是非法經營罪。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三項明確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從事期貨業務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水貝市場存在的這套“黃金預定價”模式,和期貨交易非常相似:一是不需要持有實體黃金,一般也不進行黃金交割;二是僅需要很少的資金就可以預定1公斤黃金,比如流行的1萬元預定1公斤黃金,以目前水貝黃金的價格來看,這實際上是加了80倍的杠杆;三是僅僅通過“預定”行為雖然不能夠拿到實物黃金,但是可以享受實物黃金漲跌帶來的收益,而且是通過杠杆放大的收益。在這裏麵,所謂的預定價其實質就是一個期貨裏麵的“保證金”的概念,隻需要交納保證金就能交易,如果保證金比例不足的話,還會實時提醒補充保證金,當保證金低於一定限度還會造成對客戶的保證金進行清算,這個實質上是期貨裏麵的“爆倉”。從這些特點來看,這就是一套期貨的玩法。根據我國的法律,水貝大多數黃金料商進行“黃金預定價”模式,都是在進行“非法期貨”。

第二個是詐騙罪。不一定所有做“黃金預定價”的黃金料商都涉嫌詐騙罪,隻是有一些黃金料商在推出這套“黃金預定價”的玩法時,並沒有儲備足夠多的黃金,來滿足交付的需要,這也說明黃金料商實質上並沒有什麽交付能力,這在刑法上可能被認定為“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而詐騙罪還有另外一個要件,就是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在具體認定時,不是簡單地直接非法占有被害人所投資的全部資金,而是以收取手續費等方式慢慢占有被害人的部分或全部資金,這也是一種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說,如果滿足“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加上“非法占有目的”則可能構成此罪。

第三個是可能涉嫌開設賭場罪。一是一些黃金料商在玩“黃金預定價”時,實際上是讓客戶以“買漲”“買跌”確定盈虧。因為杠杆一般都很大,前麵也提到目前很多都是80倍的杠杆,也就是說投資者如果買錯了方向,隻要金價波動1.25%,就有可能“爆倉”。長期來看,金價的波動或許有跡可循,但是短期內的金價波動非常難以預測,這種時候“黃金預定價”便屬於一種變相的押大小行為,類似於“二元期權”的玩法,客戶盈利與否完全依賴市場隨機波動,符合賭博行為“射幸性”的特征;二是很多料商實際上是客戶的對手盤,料商在與客戶做“零和博弈”,並以此來盈利,這實際上也符合開設賭場罪直接參加賭博進行營利這一要件。理論上來說,“黃金預定價”涉嫌的罪名可能就是這三個,但是具體的入罪與出罪的情況,可能要視黃金料商具體的玩法來定,不能一概而論。

加強預定金資金監管

在多名水貝從業者看來,“跑路”事件隔段時間就會在水貝上演。“粵寶鑫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後一家。”

去年4月,《華夏時報》記者曾報道過水貝一家名為“千百萬珠寶”的料商,被傳攜約400公斤黃金“跑路”。當時千百萬珠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賜華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網上所傳信息)是“謠言”。

今年4月,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向“千百萬珠寶”及李賜華下達了限製消費令。8月,“千百萬珠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9月17日,本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千百萬珠寶”門店已徹底消失,原址變成另一家門店在經營。

“千百萬珠寶”的故事與此次事件相似,同樣是在金價上漲背景下,因料商無法交貨而引發的危機。

當時有附近的同業商戶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一行是這樣子的,一個店麵通常由幾個老板包下,做的都是熟客生意,正常經營一般不會出事,但如果老板起了別的心思,做期貨、玩對賭,市場波動一旦大了,出現了風險,他無法兌付,就會爆雷。”

這一係列事件的發生暴露了水貝在規模龐大的黃金回收與場外流通環節,仍處於監管的模糊地帶。“我建議可以適當提高黃金貿易的門檻。黃金經營門檻不高,容易披著黃金交易的外衣從事灰色生意。得益於我們國家一直在建設日益開放的市場經濟,若想要進行黃金買賣業務,一般需要的資質為營業執照、經營黃金製品核準登記證、特種行業許可證和稅務登記證等。水貝黃金行業目前對‘黃金預定價’這種具有迷惑性質的變相期貨交易監管不嚴。而且預定黃金這種模式,一開始興起隻是為了對衝經營風險,後來被逐漸發展成這種類似期貨的玩法,在監管介入時,涉事企業很容易有解釋空間,比較容易逃脫監管。”呂盈輝表示。

此外,這些事件也暴露出預定金資金監管的空白。呂盈輝解釋道:“客戶定金直接進入料商私人賬戶,料商既當運動員與客戶下場對賭,又當裁判員製定各種規則的時候,就很容易把資金不受監管的缺點放大,導致資金被挪用、卷款跑路等情況。現行法律法規缺乏對黃金預定金比例的限製。正規黃金期貨保證金,例如上海黃金交易所保證金為10%—15%,但水貝‘黃金預定價’的定金僅為總價的1%—3%,雖然對於一般的商品貿易來說,屬於民法中意思自治的領域,不應該過分規定。但是由於黃金行業的特殊性,為了避免‘變相期貨交易’的發生,我認為進行特殊限製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