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周六抵達天津,與其他眾多前來參加上合組織峰會的領導人匯聚一堂。這屆峰會彰顯了中國的外交影響力,隨後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將展示其軍事實力。
這是莫迪自2018年以來首次訪問中國。此次訪問表明,在過去幾個月裏,兩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一直在努力改善雙邊關係,尤其是在美國關稅打擊兩國產品的情況下。
中國和印度曾在2020年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並在區域內展開激烈的競爭。
莫迪是預計將出席周日至周一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的約20位歐亞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之一,還有來自多個國際或區域組織的代表。
與會的領導人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其中一些人,包括普京和佩澤什基安,受邀將行程延長至周三。他們將出席東道主在北京舉行的盛大閱兵式,以慶祝二戰結束80周年,展示中國的軍事能力。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也將為此進行一次罕見的海外訪問,與盟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肩而立。
印度總理不在周三閱兵式的受邀領導人之列。但他將與中國和俄羅斯總統舉行雙邊會談。
在周三閱兵式之前,北京進行了大量宣傳,將其描述為一次力量展示和和平意願的宣告,即中國的軍事實力將保障一個充滿威脅的世界的穩定。
官媒新華社的報道也盛讚多邊主義,稱上海合作組織是其典範,“遠離了‘冷戰思維’和過時的地緣政治對抗觀念”。其針對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弦外之音不言而喻。
上海合作組織由10個成員國、16個觀察員國或夥伴國組成,代表著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和全球GDP的重要部分。該組織常被視為對抗北約的力量。
此次峰會被認為是該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正值其成員國麵臨多重危機:美國與中國和印度的貿易對抗、烏克蘭戰爭、伊朗核問題等等。
普京預計將在周六至周日夜間抵達。許多基輔的盟友懷疑北京正在支持莫斯科對抗烏克蘭。中國則重申保持中立,並指責西方國家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來延長敵對行動。
中國官媒周二援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稱,在“動蕩和變化”的世界中,中俄關係是“大國之間最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關係”。
法新社指出,普京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這次峰會“將增強上海合作組織應對當代世界挑戰和威脅的能力,並鞏固歐亞共同空間的團結”。他也表達了對“一個更加公正的多極世界秩序”的願望。
普京預計將在周一與土耳其總統討論烏克蘭衝突,並與伊朗總統討論核問題。
東亞問題專家林泰維(Lim Tai
Wei,音譯)對法新社表示,普京“需要上海合作組織在全球舞台上所提供的所有優勢,他需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支持。”
他補充道:“俄羅斯也希望爭取印度加入其陣營,而印度與美國的貿易摩擦提供了這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