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文件作為五角大廈最高層級的戰略指導,將決定美軍可同時應對的衝突規模,並規劃預算、兵力部署與軍事現代化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副總統在國防戰略的話語權前所未見。外媒形容,過去僅在布什時期的切尼可見類似案例,當時副總統與其幕僚幾乎主導國安決策。
萬斯主張“克製外交”,要求美國限縮全球軍事幹預,迫使歐洲承擔更多防務責任。他甚至公開警告,若歐洲長期淪為美國的“安全附庸”,將不利雙方利益。這種論述如今直接寫入國防戰略,顯示其對政策走向的罕見影響力。
另一方麵,柯伯吉則被視為“優先派”代表人物。他在 2021 年出版的《拒止戰略》中指出,若中國成功並吞台灣,將引發骨牌效應,徹底動搖印太權力平衡,直接威脅美國安全與繁榮。雖然他曾在國會提名聽證會上稱台灣不是美國的“生存利益”,引發爭議,但草案仍明確重申台灣的重要性,並主張透過聯合盟友建立強大嚇阻,使中國對台動武在物理上不可行,或代價高到無法承受。
官員透露,這份戰略確立四大核心支柱:保衛本土、嚇阻中國、加強與盟邦分工,以及振興國防工業基礎。此架構融合了萬斯的“克製外交”與柯伯吉的“中國優先”思維,反映川普第二任期政府的防務主軸。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已要求柯伯吉在 8 月 31 日前提交最終草案,經審核並與白宮國安會協調後,預計秋季對外發布戰略摘要,多數內容將列為機密。赫格塞斯強調,這份文件是確保國防部遵循總統決策的“核心指南”,並再次重申“美國優先”與“以實力追求和平”的基本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