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SpaceX
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對外披露了星艦(Starship)上級艙在第十次試飛中完成的一項驚人成就,盡管該上級艙在返回地球途中遭遇不少難題,但其在目標著陸區域的定位精度仍展現出極高水平。
在談及星艦上級艙返回地球的過程時,馬斯克在社交平台 X 上透露,該上級艙最終的濺落點與目標位置僅相差 3 米(不足 10
英尺)。要知道,星艦上級艙本身體積不小,加之著陸區域是廣闊的海洋,能達到這樣的精度,堪稱不可思議。
星艦第十次試飛整體取得了成功,超重型助推器(Super Heavy
booster)與上級艙均順利完成了所有任務目標。不過,SpaceX
公布的視頻和圖像顯示,上級艙的隔熱罩已被燒至金褐色,尾部裙邊部分結構明顯缺失,襟翼及其他表麵也留下了再入大氣層時承受巨大壓力的痕跡。
SpaceX 在 X
平台的一篇帖子中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星艦在隔熱瓦故意缺失的情況下成功穿越大氣層,還通過機動動作刻意測試襟翼的承壓極限。即便尾部裙邊和襟翼出現明顯損壞,它仍完成了翻轉和著陸點火動作,最終濺落點與目標位置僅約
3 米之隔。”
IT之家注意到,這一成果與星艦今年早些時候的試飛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此前三次星艦上級艙試飛,均在濺落前提前解體。第十次試飛不僅是今年星艦上級艙首次實現成功濺落,並且即便機身已受損,其仍實現了近乎完美的精準定位。
對 SpaceX
而言,此次成功是其研發完全可重複使用發射係統的關鍵驗證。航天器能夠在惡劣的再入環境中完好幸存,且著陸時與目標位置的誤差控製在數米之內,這充分體現出其具備執行未來任務所需的可靠性
—— 包括執行軌道載荷運輸任務,乃至最終實現月球和火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