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輿論驚呼伊朗的安全與情報係統已被以色列滲透成“篩子”。
一項最新披露的伊朗情報部門調查報告揭示了以色列暗殺行動何以能夠得手,尤其是揭開6月16日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建築遭襲以致伊朗總統險遭暗殺的內幕。
調查結果顯示,以色列將攜帶手機的保鏢視為安全薄弱環節並由此入手,通過竊聽保鏢手機來追蹤並鎖定伊朗重要人物,凸顯伊朗存在嚴重安全漏洞。
兩個多月不得其解
本月早些時候,伊朗總統辦公廳主任表示,以色列6月16日轟炸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建築是一次有針對性的襲擊,意在暗殺總統佩澤希齊揚。
但在安保措施高度嚴密的情況下,此次襲擊何以能夠實施卻讓德黑蘭
百思不得其解。
先回顧一下整個事件。
6月16日,衝突爆發第四天,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德黑蘭西部一處隱蔽建築內召開會議。
以色列突然發動空襲,被曝發射6枚導彈攻擊建築出入口,意圖封鎖逃生通道並切斷空氣流通。
襲擊發生後,電力中斷,與會的伊朗高官通過應急出口逃離。總統佩澤希齊揚在撤離過程中腿部受輕傷。
據悉,這次由總統出席的會議極為機密,僅少數高級官員和軍事指揮官知曉會議時間和地點。而且會議地點非常隱蔽,位於德黑蘭西部一處山坡下100英尺(約30米)深的掩體內。
由於是機密會議,安保自然森嚴。
鑒於以色列在“閃擊”伊朗的最初幾天內已轟炸伊朗多處軍政機構和核設施,造成多名軍事指揮官和核科學家身亡,伊朗為此采取嚴格安保措施:部署大量保鏢、禁止高級官員使用手機和WhatsApp等即時通訊應用,等等。
當天,總統佩澤希齊揚、司法和情報部門負責人以及高級軍事指揮官等高層分批乘車抵達會場。他們知道可能被以色列情報部門追蹤,所以未攜帶手機。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
伊朗前副總統哈希米為此警告:“滲透行動已經深入到我們決策層的最高層。”
調查報告稱,個中蹊蹺困擾了伊朗兩個多月,直至如今才解開謎團——原來問題出在高層貼身的保鏢身上。
即便政府已下令嚴禁使用手機,但安保人員似乎仍當耳旁風,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子,暴露了會議地點。
結果,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
通過竊聽駐守在會議建築外的安保人員手機,精準命中目標。
來自德黑蘭大學的伊朗知名政治分析人士薩桑·卡裏米指出,伊朗高級官員和指揮官不帶手機,但他們的隨行人員、安保人員和司機都有手機。“這些人沒有認真采取防範措施,導致伊朗大量重要人物被以色列追蹤定位。”
一名以色列國防官員不無得意地說:“動用那麽多保鏢是一個弱點,而這個弱點是我們製造的又能夠被我們所利用。”
不過,以色列並未完全得逞。雖然駐守在掩體外的安保人員無一存活,但所有與會官員均未喪生,被認為是一個奇跡。
當務之急是補漏洞
從保鏢入手追蹤伊朗重要人物被認為是以色列長期滲透伊朗安全和情報機構行動的一部分。
自2022年末以來,以色列密切追蹤伊朗高級核科學家,但為避免與拜登政府發生衝突,一直推遲打擊行動。
從2022年末到今年6月,一個所謂“斬首小組”審查了摩薩德2018年竊取的伊朗核科學家檔案,將暗殺目標從400人縮減至100人。
最終,以色列實施一項名為“血色婚禮行動”(取自《權力的遊戲》一段血腥劇情)的計劃,成功暗殺伊朗數十名核科學家和高級軍事將領。
調查報告認為,以色列在6月襲擊伊朗期間實施的“定點清除”行動暴露了伊朗安全係統存在嚴重漏洞,“6·16”襲擊更是伊朗一次毀滅性失誤。
事實上,有消息稱,去年7月底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遇刺後,負責高層安保任務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精銳部隊“安薩爾·邁赫迪”旅指揮官阿薩迪就發出警告——“手機即暴露源”。
伊朗隨後升級安保措施,禁止高官及保鏢攜帶手機。
去年9月,以色列在貝魯特一處掩體內暗殺黎巴嫩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也給伊朗敲響安保警鍾。
調查報告認為,伊朗雖然意識到來自以色列的致命威脅,已下令禁止政府、軍方高層以及核科學家使用智能手機,但是保鏢等安全人員似未嚴格遵守這項規定。
即使在以色列6月突然出手、接連暗殺多名核科學家和軍事指揮官後,仍未引起保鏢對禁令的重視,以至於讓以色列在6月16日的襲擊中鑽了空子。
目前,伊朗正式禁止保鏢使用智能手機,隻允許使用對講機。
伊朗政治和軍事分析人士哈姆澤·薩法維認為以色列的情報和技術優勢已對伊朗構成“生存威脅”,不能再掉以輕心。
“我們的安全和情報係統存在重大漏洞,眼下沒有什麽比修補漏洞更緊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