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27日),美國對印度因進口俄羅斯石油而加征的所謂“懲罰性”關稅正式生效,兩道行政令疊加,印度關稅飆升至50%。印度總理莫迪隨即被爆4次拒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電話,轉頭啟動亞洲行,訪問中國和日本。
據《印度時報》等印媒30日報道,對於特朗普針對印度的最新貿易措施,在前任拜登政府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傑克·沙利文猛烈抨擊稱,這一“大規模貿易攻勢”不僅可能會毀掉美國多年來拉攏印度對抗中國的努力,還會把印度推向中國的懷抱。他認為,特朗普的行為正損害美國的信譽,並為中國帶去外交優勢。
據報道,沙利文在接受播客節目“The Bulwark
Podcast”時發表了這番言論。他提到,在盟友眼中,特朗普正將美國塑造成一個“巨大的破壞者”。
“令人沮喪的是,過去4年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與歐洲和亞洲的盟友協調一項集體戰略,以減少來自中國的風險,”沙利文在節目上說,“但現在我到訪這些國家,與那裏的領導人交流時,他們都在談論‘對美去風險’。是的,他們現在將美國視為‘最大的破壞者’,一個‘靠不住的國家’。”
他補充說,“你現在可以看到全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很多國家,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已超過美國……現在各國基本上都在說,“美國的全球品牌已經衝進馬桶了’(in
the toilet)。”
沙利文特別指出,印度是體現特朗普政策失誤的“最典型案例”。
他表示,美國一直在兩黨合作的基礎上,尋求與印度建立更深入戰略夥伴關係,核心目的之一便是製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但特朗普突然加征關稅的舉動,讓這些努力付諸東流。他說,“印度人會說:‘好吧,看來我們得去趟北京,與中國人坐下來談談
。因為我們必須對衝來自美國的風險。’”
在沙利文看來,特朗普此舉造成的損害遠超經濟層麵。他認為,這一行為相當於將外交勝利“拱手讓給中國”,如今中國完全可以在全球舞台上展現自己“更負責任參與者”的形象。
“一年前,(美國聯合盟友圍堵中國),中國還處於防禦姿態,”沙利文說,“如今,各國基本上都在說‘美國靠不住’,而中國反倒成了‘房間裏的成年人’(the
adult in the room)。”
談及美國對華政策,沙利文承認,拜登政府任內,美國曾盡可能多地聯合地區盟友,在多個領域對中國實施圍追堵截。
他聲稱,當時中方艱難應對、處境被動。可短短不到一年時間,特朗普自己主動出手削弱盟友、製造分裂,中方對這一局麵樂見其成,“中國現在隻要坐著看戲就行,而且他們現在坐得挺舒服的。”
當地時間7月3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從8月7日開始對印度輸美商品征收25%的關稅。8月6日,特朗普又簽署一項行政令,以印度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購買俄羅斯能源為由,對其額外加征25%的關稅。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新關稅將在當地時間8月27日零時生效,屆時美國將對印度商品加征50%關稅。
50%的關稅稅率,是美國此波關稅戰對亞洲地區經濟體征收的最高關稅,將波及印度超過55%的對美出口商品,而美國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盡管電子產品和製藥等關鍵產品目前暫時豁免,但印度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寶石和珠寶等行業將受到衝擊。
國際關係專家認為,特朗普的最新舉措可能讓美印關係跌回自1998年美國因印度進行核試驗而實施製裁以來的“最糟糕階段”。除了貿易爭端外,矛盾還可能波及印度科技專業人員的工作簽證以及外包服務。
路透社稱,即便印度未來設法推動部分關稅被取消,也將留下長期影響,尤其是在貿易領域。
該表顯示了主要受美國對印度征收關稅影響的行業以及對貿易數據的總體潛在影響,包括美國占印度出口的份額、印度在美國進口中所占份額。路透社製圖
另據印度新德裏電視台(NDTV)報道,當地時間8月29日,莫迪開啟了對日本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莫迪出任印度總理以來第八次訪問日本。隨後,他將前往中國參加上合組織天津峰會。
路透社分析指出,從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領域看,印度正在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升級的關稅攻勢帶來的影響。
即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舉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是該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也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
印度媒體同樣注意到,今年的峰會是上合組織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匯聚了20多個國家和多個全球組織,使其成為一個重要的多邊平台。對印度而言,參與峰會表明其奉行多邊外交戰略,與中國和俄羅斯保持接觸,同時平衡與西方、日本和東盟的關係。在印度麵臨西方日益增多的批評和貿易壓力之際,莫迪出席上合峰會彰顯出其微妙的戰略自主性。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姚遠梅認為,從莫迪的行程安排來看,他先訪問日本、再訪問中國,並在行程中避開閱兵,某種程度上反映印度在二戰曆史認知問題上與日本存在一定的默契,尤其是在日本侵華這一曆史議題上。由此來看,盡管莫迪高調宣布訪華,但其背後仍有諸多戰略考量。
姚教授指出,莫迪此行在時間節點、行程安排和對中印關係意義三個層麵均具特殊性,既反映出印度在中美關稅壓力下的戰略考量,也體現出複雜的地緣政治默契。盡管此次訪問可能成為中印關係回暖的契機,但仍需理性看待國際政治中的利益博弈。
總體而言,對此次訪問可以抱有一定期待,但也應保持理性,不宜期望過高。國際政治往往充滿複雜的利益博弈,具體成效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