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憲法法院周五(8月29日)以違反道德為由將總理佩通坦免職,她因此成為第六位被軍方或司法部門罷免的欽那瓦家族出身或支持的總理。這一裁決威脅到欽那瓦家族政治王朝的生存,並可能給這個動蕩的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帶來新的混亂。
為何被罷免?
去年8月16日,泰國議會選舉佩通坦擔任總理,但近期卻因一起通話錄音泄露事件陷入政治漩渦。這通電話是在泰柬爆發邊境爭端期間泄露的,兩國軍隊5月28日在爭議地區重新發生交火,造成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佩通坦6月15日與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通電話試圖修補關係,但不料之後一段約9分鍾的通話錄音外泄。她在通話中喊洪森“叔叔”,請求其協助解決邊境問題,還批評泰國軍方將領是“瘋子”和“敵人”。
這引發泰國國內對佩通坦能力和忠誠度的質疑,她被指違反憲法第160條,關於公務員道德標準的規定。泰國憲法法院7月1日受理36名參議員提交的彈劾總理請願書,並以7比2的多數票決定自當天起暫停佩通坦的職務。但她此前已改組內閣,擔任文化部長一職。

根據此後佩通坦向憲法法院提交的解釋文件,她堅稱通話中稱呼洪森為“叔叔”,以及將第二軍區司令列為“敵人”的言辭,都是基於國際談判原則的外交談判技巧,旨在緩解邊境緊張局勢並維護國家利益,而非天真無知的言行。這可能既向泰國民眾表明其行為未損害國家利益,也在向泰國憲法法院傳遞她未實質違憲的立場。
而8月21日舉行的聽證會被視為裁決前的關鍵步驟。當天上午,佩通坦親自出庭答辯約一個半小時。盡管泰國法律並未強製要求,佩通坦選擇出席聽證會。這在一些評論人士看來,她可能意在展示其重視此事調查、直麵外界質疑的姿態,旨在讓泰國民眾相信自己是一位理性、負責的領導人。泰國憲法法院在完成聽證會調查後,確認將按計劃對案件作出裁決。
欽那瓦家族
這項裁決是欽那瓦家族麵臨的一係列法律障礙之一。盡管泰國法院上周駁回對佩通坦父親他信冒犯君主罪的指控,但其麵臨的不止這一樁官司。泰國法院9月9日將就他信在獲得特赦和假釋前,不曾在牢房服刑一案做出判決。這位前總理2023年8月結束流亡返回泰國後,馬上因貪汙濫權罪被判坐牢八年,後來獲特赦減刑到一年。他在入獄第一晚就以健康為由轉到醫院私人病房,直到2024年2月獲得假釋,都未曾在監獄裏待過一天。如果他信在這起案件中被認定在醫院服刑違法,可能會再次被判入獄。
現年76歲的他信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從政,2001年成功當選泰國總理,但在2006年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但他執政期間推行的政策,贏得了數百萬泰國工薪階層的支持,這使他領導的政黨勢不可擋。即使在被軍方推翻被迫流亡海外後,他信依然能聚集政治力量,通過人民力量黨、為泰黨等支持自己的妹妹英拉當選總理(2011年至2014年)。

前年他信結束15年流亡生涯回國。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他與長期的保守派對手之間達成了一項重大交易,以便欽那瓦家族支持的為泰黨能夠組建聯合政府,並阻止實際上贏得大選的年輕改革派掌權。但這筆交易一直不太順利,就在他信回國近一年後(2024年8月14日),為泰黨總理賽塔遭罷免,憲法法院認定他任命一名曾入獄服刑的內閣部長違憲。
自1932年君主專製結束以來,泰國經曆了十多次政變。推動民主改革的運動與守舊勢力之間不斷爭鬥,造成了長達數十年的動蕩循環。過去二十多年來,欽那瓦家族在泰國政壇一直擁有巨大影響力,但卻麵臨著保守勢力推動的政變和法庭裁決。前者一度試圖推動政體改革,而後者傾向於維護現行體製。
泰國憲法法院在政治舞台上發揮了主導作用,幾乎所有提交其審理的總理都遭到免職。自2008年以來,加上佩通坦已有五位領導人被這家法院趕下台,他們都與他信及其政黨有關。憲法法院自1997年成立以來已經解散了111個政黨,其中許多是受歡迎的親民主政黨。其中三個被解散的政黨要麽由他信創立,要麽與他信有關。
泰國看似是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定期舉行競爭激烈的選舉,但實際這個國家受製於一個不經選舉產生的體製,由強大的軍隊、司法機構和王室組成。有研究泰國的學者分析,憲法法院的裁決往往產生與保守派利益大體一致的結果,這源於這家法院的身份定位及其構成。
泰國保守派將憲法法院視為道德先鋒,保護泰國的支柱機構不受其所認為的過度民主之害,這種身份成為這家法院合法性的主要基礎,並成為法院幹預泰國政治的理由。而現任及曆任法官大多由軍政府主導的保守派政府任命或延長任期,這意味著法院在裁決中傾向於維護既得利益集團,這一點早已嵌入其基因之中。
新總理可能人選
佩通坦下台可能導致泰國政治癱瘓,因為沒有明顯的候選人可以接替她的職位。她之前領導著一個不穩定的聯盟,中間還有一群規模較小的保守黨派,這些黨派長期以來一直強烈反對為泰黨。
預計泰國議會將在選擇下一任總理之前進行一輪激烈的討價還價。下一任總理人選可能來自佩通坦所在的執政黨為泰黨,或者脆弱的執政聯盟,甚至可能來自反對黨。曼穀的政治學者認為,泰國誕生一位新總理將是困難的,而且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為這麽多政黨要展開利益協調並不容易,為泰黨將明顯處於不利地位,而其他所有政黨都將擁有議價權。

根據泰國憲法,隻有在上次大選中獲得提名的候選人才有資格擔任總理職位。在2023年大選前提交的總理候選人中,有五人有資格成為總理。為泰黨隻剩下一張牌可打,即77歲的猜卡森,他曾擔任司法部長,但內閣經驗有限。其他候選人包括曾任副總理的阿努廷,以及在2014年領導推翻為泰黨政府的前總理巴育。
阿努廷的政黨因佩通坦通話泄露事件已退出執政聯盟。而巴育是泰國國王的樞密顧問,需要獲得特別批準才能重返政壇前線。但隨著與柬埔寨的邊界爭端加劇民族主義情緒,並重新引發人們對泰國軍隊的讚賞,人們不再排除這位將軍複出的可能性。
當然,重新選舉也是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但目前尚不清楚現任代理總理普坦是否有權發起選舉。
佩通坦下台正值泰國經濟低迷,且麵臨美國新關稅的阻力之際。但長遠而言,泰國政局要走出動蕩仍非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