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滄州孟村這件事,本不應該如此“恐怖”!

滄州孟村這件事,本不應該如此“恐怖”!

文章來源: 竹不倒 於 2025-08-25 19:15: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兩天議論聲非常多的新聞,一名女子在家裏被殺害了,婆家的人幫忙銷毀證據,又從醫院搞到“心梗”的診斷結果。

總之網上的信息總結起來看就是一句話,凶手的勢力在當地那個小縣城裏很大,所以“隻手遮天”。

先說一下,目前還沒遮成,輿論聲音巨大,警方通報也稱“刑事案件”,不是心梗,更不可能是自殺之類。

滄州孟村這件事,本不應該如此“恐怖”!

我想說的話題,可能比較偏離這起刑事案件本身。8月22日發生的凶案,在網絡上沸沸揚揚被人們熱議了3天,什麽角度的猜測、爆料,甚至扯淡,都有。

真假信息滿天飛,以至於不少對這類消息關注的人,都不知道該信誰。

這是怎麽回事,又是如何造成的,非常重要。

而這種風聲鶴唳、人言可畏之中,人們最關注的,往往和權力脫不開關係。比方說,如果是普通的家暴,丈夫把妻子殺害了。那就按故意殺人罪處理唄。可一發現這個丈夫竟然頗有手段,竟然連殺人這種罪行都能找關係遮掩,甚至能弄到醫院的“心梗證明”來撇清關係,大家就開始來勁了:他是不是當官的?



你可能會說:管人家是不是當官的,就事論事便可以了,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嗎?

按照一個好的環境來說,是這樣沒錯,就是論事即可,當官又無妨。

可現在事實恰恰相反,很多時候就是一點點權力的介入,便讓問題無法就是論事。像此事中,若不是女子的娘家揪著不放,多留了個心眼,說不定一條人命,就以“心梗”的結果草草收場了——何其恐怖。

畢竟醫院都出結果了,你不信,你不信還能怎麽樣。

一前一後,互為因果。正是大家對權力的不信任,才導致了事情發生3天,還在糾結哪條消息是真,哪條是假,小道消息是否可信,又是不是通報裏故意遺漏的關鍵。

之前沒什麽媒體的聲音,但在風言風語以及大量真實的“爆料”之後,當地檢察院回應記者,稱犯罪嫌疑人金某,確實是當地檢察院的“勞務派遣人員”,一普通幹警,幹雜活的。



可為什麽不早點主動承認這個事實呢?為什麽不在金某和其家屬第二天拿給女方家屬一個“心梗死亡證明”時,就跑出來說這個金某在檢察院工作呢。

其實這些消息在網上早就傳開了,不僅是金某在檢察院上班,還有家裏人誰是院長,一家全在公職單位等等。

人們確實不敢全信,但是人們也不會完全的一點不信。拖著拖著的,拖掉的不是謠言的可信度,而是官方的公信力。

本來他們說金某家有人是院長,人們可能還會鄙夷的嘲諷兩句,“弄到心梗證明就是院長?哪來那麽多院長。”

結果你們沉默,於是當人們看到金某確實在檢察院工作的消息,以及可笑的撇清幹係的手法後,就會動搖:不會真有個院長在裏麵吧?畢竟前麵的“謠言”裏,已經有條被證實了。

有時候,沉默,亦是幫凶。至於狡辯,玩文字遊戲,就更是自己把自己的立場往臭坑裏推了。



這就是借這件事想說的,一個小縣城裏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權力尋租的空間,那麽警方介入後,很快發個通報把其中細節告知家屬,解釋一下他們的疑惑,壓根不必鬧到網上連續多天輿論這種情況。

其實從通報裏也能看出問題,事情發生在孟村回族自治縣,但上級市滄州卻指定“異地辦理”,移交肅寧縣公安局進行偵辦。

可見,凶案之外,的確出現了權力部門介入操控的情況。而這,也正是導致此事會在互聯網引起很多討論,甚至真假信息滿天飛,輿論沸沸揚揚的原因。

所以,很多時候熱搜、新聞裏出現的那些駭人聽聞的事情,背後催生它的東西,才是關鍵。而這個關鍵,大多數時候,又都是權力。

或者說,沒有受到約束的權力。

比如之前的亮證、警察半夜上門、貪腐等等。哪一件不是“權力”導致?

可如何呢,怎麽杜絕呢?

我昨天看到“第一財經”提到的一句話說得很好,“莫把有事找警察,變成有事上警察”。



同理,不要讓用來“服務”的權力,變成拿來“享受”的權利。如果一些人的“權力”無法成為他們“走方便之門”的專利,那麽這類問題自然而然就會減少,甚至消失。

當然,這很難。從我們看到滄州市指定“異地偵辦此案”就能看出。

如果真正意識到問題,我覺得不僅僅隻是異地偵辦這起案件,該辦偵辦的,還包括那個“本地”的派出所。

你都明知道它有問題了,通融、不秉公執法、牽扯不清。卻又好像沒問題一樣的忽視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大學戀愛,已經進化成這樣了
滄州孟村這件事,本不應該如此“恐怖”!
眼罩一戴,誰能不愛!年輕人玩上“蒙眼相親”
川普自爆"手中握有王牌"足以毀滅中國!考慮出訪北京
萬斯稱俄羅斯已做出重大讓步,拉夫羅夫:仍有分歧




24小時討論排行

日本呼籲各國不要參加九三閱兵,中方回應
川普終於出手!一紙命令 從根源上鏟除“零元購”
還不起學貸,美國年輕人跑路?
川普自爆有“足以毀滅中國”的王牌 北京高官會哭死
美印裔司機釀3死 “300萬人求情” 當地人“反向請願”
華人媽帶娃插隊 喊“沒有中國就沒有你們國家”引爭議
川普白宮受訪時遭電話鈴聲打斷 要求機主“滾出去”
以色列空襲加薩醫院導致5名記者喪命,國際發聲譴責
川普開除聯準會理事"創111年來首例"!庫克本人回應了
日本男子在台北舉五星紅旗被台當局驅逐出境
結婚僅1年 華人妻向丈夫潑硫酸鎖門 白人丈夫慘死
23歲烏克蘭美女赴美國過新生活 遭流浪漢亂刀殘殺
緊急狀態!劇毒中國農藥流入加州 消防員都不敢靠近
川普炒掉Fed理事 美元匯價齊跌 金價上升 背後意義重大
非法移民印裔卡車司機在美釀3死 220萬人請願求情
台法院審理偷渡案:大陸地區屬於中華民國領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滄州孟村這件事,本不應該如此“恐怖”!

竹不倒 2025-08-25 19:15:43

近兩天議論聲非常多的新聞,一名女子在家裏被殺害了,婆家的人幫忙銷毀證據,又從醫院搞到“心梗”的診斷結果。

總之網上的信息總結起來看就是一句話,凶手的勢力在當地那個小縣城裏很大,所以“隻手遮天”。

先說一下,目前還沒遮成,輿論聲音巨大,警方通報也稱“刑事案件”,不是心梗,更不可能是自殺之類。

滄州孟村這件事,本不應該如此“恐怖”!

我想說的話題,可能比較偏離這起刑事案件本身。8月22日發生的凶案,在網絡上沸沸揚揚被人們熱議了3天,什麽角度的猜測、爆料,甚至扯淡,都有。

真假信息滿天飛,以至於不少對這類消息關注的人,都不知道該信誰。

這是怎麽回事,又是如何造成的,非常重要。

而這種風聲鶴唳、人言可畏之中,人們最關注的,往往和權力脫不開關係。比方說,如果是普通的家暴,丈夫把妻子殺害了。那就按故意殺人罪處理唄。可一發現這個丈夫竟然頗有手段,竟然連殺人這種罪行都能找關係遮掩,甚至能弄到醫院的“心梗證明”來撇清關係,大家就開始來勁了:他是不是當官的?



你可能會說:管人家是不是當官的,就事論事便可以了,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嗎?

按照一個好的環境來說,是這樣沒錯,就是論事即可,當官又無妨。

可現在事實恰恰相反,很多時候就是一點點權力的介入,便讓問題無法就是論事。像此事中,若不是女子的娘家揪著不放,多留了個心眼,說不定一條人命,就以“心梗”的結果草草收場了——何其恐怖。

畢竟醫院都出結果了,你不信,你不信還能怎麽樣。

一前一後,互為因果。正是大家對權力的不信任,才導致了事情發生3天,還在糾結哪條消息是真,哪條是假,小道消息是否可信,又是不是通報裏故意遺漏的關鍵。

之前沒什麽媒體的聲音,但在風言風語以及大量真實的“爆料”之後,當地檢察院回應記者,稱犯罪嫌疑人金某,確實是當地檢察院的“勞務派遣人員”,一普通幹警,幹雜活的。



可為什麽不早點主動承認這個事實呢?為什麽不在金某和其家屬第二天拿給女方家屬一個“心梗死亡證明”時,就跑出來說這個金某在檢察院工作呢。

其實這些消息在網上早就傳開了,不僅是金某在檢察院上班,還有家裏人誰是院長,一家全在公職單位等等。

人們確實不敢全信,但是人們也不會完全的一點不信。拖著拖著的,拖掉的不是謠言的可信度,而是官方的公信力。

本來他們說金某家有人是院長,人們可能還會鄙夷的嘲諷兩句,“弄到心梗證明就是院長?哪來那麽多院長。”

結果你們沉默,於是當人們看到金某確實在檢察院工作的消息,以及可笑的撇清幹係的手法後,就會動搖:不會真有個院長在裏麵吧?畢竟前麵的“謠言”裏,已經有條被證實了。

有時候,沉默,亦是幫凶。至於狡辯,玩文字遊戲,就更是自己把自己的立場往臭坑裏推了。



這就是借這件事想說的,一個小縣城裏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權力尋租的空間,那麽警方介入後,很快發個通報把其中細節告知家屬,解釋一下他們的疑惑,壓根不必鬧到網上連續多天輿論這種情況。

其實從通報裏也能看出問題,事情發生在孟村回族自治縣,但上級市滄州卻指定“異地辦理”,移交肅寧縣公安局進行偵辦。

可見,凶案之外,的確出現了權力部門介入操控的情況。而這,也正是導致此事會在互聯網引起很多討論,甚至真假信息滿天飛,輿論沸沸揚揚的原因。

所以,很多時候熱搜、新聞裏出現的那些駭人聽聞的事情,背後催生它的東西,才是關鍵。而這個關鍵,大多數時候,又都是權力。

或者說,沒有受到約束的權力。

比如之前的亮證、警察半夜上門、貪腐等等。哪一件不是“權力”導致?

可如何呢,怎麽杜絕呢?

我昨天看到“第一財經”提到的一句話說得很好,“莫把有事找警察,變成有事上警察”。



同理,不要讓用來“服務”的權力,變成拿來“享受”的權利。如果一些人的“權力”無法成為他們“走方便之門”的專利,那麽這類問題自然而然就會減少,甚至消失。

當然,這很難。從我們看到滄州市指定“異地偵辦此案”就能看出。

如果真正意識到問題,我覺得不僅僅隻是異地偵辦這起案件,該辦偵辦的,還包括那個“本地”的派出所。

你都明知道它有問題了,通融、不秉公執法、牽扯不清。卻又好像沒問題一樣的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