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消息,當地時間8月22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展開了一場突擊搜查行動。身著製服的探員接連出現在兩個地點:馬裏蘭州貝塞斯達的一處住宅和華盛頓特區M街的辦公室——它們都屬於同一個人,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仇家”。
這場同步突擊搜查直指可能存在的國家安全風險,聚焦博爾頓處理機密文件的方式。外界認為,這場突襲不僅是法律行動,更像是特朗普對批評者的強硬警告。
這是2018年8月2日在美國華盛頓白宮拍攝的約翰·博爾頓的資料照片
據目擊者描述,當天下午1點40分左右,約有10名FBI探員手持箱子從博爾頓的辦公室離開,上午其住宅同樣被拍到有探員進出。
而當住宅和辦公室被接連“入侵”,博爾頓的X賬號在上午7點32分更新了一則抨擊特朗普“對俄烏衝突立場軟弱”的帖文。暫不清楚這條帖文是否為定時發布。
FBI局長卡什·帕特爾幾乎同時在X平台寫道:“無人可淩駕於法律之上”,雖未點名,但被外界視為對這場行動的間接確認。
“我對行動毫不知情”,博爾頓通過媒體回應時難掩震驚。
而特朗普當天同樣稱對此事“不知情”,表示自己未參與相關決策,但又順口罵博爾頓是個“下三濫”。
多年恩怨浮出水麵
一位與博爾頓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這場突襲是博爾頓頻繁批評特朗普政府遭受的“報應”。
2018年4月到2019年9月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17個月裏,博爾頓與特朗普在伊朗核協議、阿富汗撤軍等問題上屢次發生衝突。
因意見不合,博爾頓就任一年多即遭解職,離職後仍持續批評“前雇主”特朗普,甚至在特朗普麵臨彈劾期間表示願意在國會作證。
2020年博爾頓出版的《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更是將特朗普形容詞為“對外交政策極度無知”,特朗普則斥其為“瘋子”“戰爭販子”,還威脅要將博爾頓關進監獄。
美司法部隨後以涉嫌泄露機密為由對回憶錄展開調查。不過,在拜登政府任期,相關調查被中止,與該書相關的訴訟也被撤銷。
今年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立即下令剝奪包括博爾頓、前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等人的安保待遇。
本月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阿拉斯加會晤前夕,博爾頓聲稱盡管會麵是在美國的土地上,但“普京已經贏了”。特朗普隨後抨擊媒體“不斷引用被解雇的失敗者和像約翰·博爾頓這樣愚蠢的人的話”,並稱自己“在所有方麵都在取得勝利”。
有分析稱,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內對部分批評者采取更強硬措施,調查範圍不僅涉及前官員,也包括多名民主黨人士,同時撤換了部分曾參與聯邦調查的檢察官和特工。
不過有消息稱,即使博爾頓一直保持對特朗普的批評,但他並未站在民主黨那一邊。在2024年總統大選前,他曾為前副總統切尼撰文。但在切尼公開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裏斯後,他重新考慮了這個決定。
原標題:白宮恩仇錄!特朗普的“死對頭”博爾頓被FBI“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