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屹唐股份(北京屹唐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因認為應用材料公司非法獲取並使用了公司的等離子體源及晶圓表麵處理相關的核心技術秘密,還在中國境內以申請專利的方式披露了該技術秘密,且將該專利申請權據為己有,因此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金額為人民幣9999萬元。
屹唐股份稱,利用高濃度、穩定均勻的等離子體進行晶圓表麵處理是公司的關鍵技術之一,相關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公司的幹法去膠、幹法蝕刻、表麵處理及改性等半導體加工設備中。公司在該領域具備領先的原創性技術能力,並擁有相關技術秘密。
被告應用材料公司招聘了曾在原告全資子公司Mattson Technology,
Inc.(以下簡稱“MTI公司”)工作的兩名涉案員工。該兩名員工了解公司關於等離子體的產生和處理方法的核心技術,熟悉和掌握相關設備結構以及技術工藝。在MTI公司任職期間,該兩員工均簽署了保密協議,對包括涉案技術秘密在內的技術信息承擔嚴格的保密義務。
證據顯示,應用材料公司招聘該兩名員工入職後,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一份發明專利申請,其中主要發明人即為前述兩名員工,該專利申請披露了原告與MTI公司共同所有的涉案技術秘密。
被告非法獲取和使用原告的技術秘密,並在中國境內以申請專利的方式披露了該技術秘密,將該專利申請權據為己有,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對原告的知識產權和經濟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經查,被告涉嫌實行將使用涉案技術秘密的產品向中國境內的客戶進行推廣銷售的行為,進一步造成了對原告商業秘密權益的侵害。
公告還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該案件已立案,尚未開庭審理。屹唐股份表示,本次訴訟不會對公司經營方麵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也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最終實際影響將取決於法院生效判決結果。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屹唐股份,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因為法院剛剛受理了公司的訴訟請求,開庭審理時間需要等法院進一步通知。對於公司訴訟金額9999萬元的確定依據,該人士表示,這是公司對各方麵的考慮,包括對公司造成的具體經濟損失,另外主要考慮適用三倍的懲罰性賠償,所以訴訟被告賠償9999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屹唐股份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所需晶圓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麵向全球集成電路製造廠商提供包括幹法去膠設備、快速熱處理設備、幹法刻蝕設備在內的集成電路製造設備及配套工藝解決方案,是國內為數不多具備多種集成電路設備研發生產能力的平台型集成電路設備公司,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同時具備等離子體和晶圓熱處理國際領先技術的集成電路專用設備公司。
今年7月8日,屹唐股份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截至發稿,其市值約為676.23億元。
而此次被提起訴訟的應用材料公司是世界領先的美國半導體和顯示設備供應商,擁有超2.2萬項專利,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國際半導體設備公司。截至發稿,其市值約為1512.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聯社8月7日消息,應用材料宣布,公司加入蘋果和德州儀器,共同加強美國芯片製造業。正通過位於奧斯汀的工廠,向德州儀器在美國的生產基地提供美國產設備,用於製造為蘋果產品服務的基礎類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