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台工程師看台積電泄密:以前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

台工程師看台積電泄密:以前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08-13 12:45: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傳出2奈米關鍵技術外泄事件,震動科技界。台灣當局依據《國家安全法》羈押相關人員。這些竊密者做了什麽?https://t.co/Za1fuePKgq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13, 2025
台積電(TSMC)領先全球的2奈米晶片(芯片)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全球客戶及同行都在關注。但一家台灣工廠卻於近日曝出技術泄密事件。

這起事件正是關於2奈米晶片關鍵技術,因此震動台灣科技界。台灣當局已依據《國家安全法》羈押相關人員。

誰是竊密者?

根據報導,台灣檢察官接獲台積電報案後逮捕多名現任與前任員工,涉嫌竊取該公司先進2奈米晶片製程的機密資訊,其中涉案並遭羈押的前任員工,曾任職於日本半導體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在台灣的子公司。

分析指出,由於台積電是全球最先進的高階晶圓代工廠,2奈米晶片的生產已成為業界門檻最高的領域,各大廠商競相角逐的金牌戰場,包括與TEL合作密切的日本國家隊。因此,此泄密消息曝光後,立即引發全球科技界高度關注。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積電透過例行內部監控,發現檔案存取異常及未經授權的活動,隨即展開內部調查,確認至少九名工程師涉案,其中包括三名來自專注於2奈米試產的台灣新竹寶山Fab 20廠,以及六名來自研發支援部門的員工。

此事件導致三名員工遭解雇,其他人則被調職。三名主要嫌疑人依據《國家安全法》遭羈押禁見,抗告遭駁回。根據台媒報導,他們涉嫌的罪名包括“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這是台灣自2022年修訂強化技術保護相關條款後,首宗依據該法起訴的案件,單個涉案者可能麵臨最高12年有期徒刑及台幣1億元(約300萬美元)罰款。

對此,美國科技谘詢公司The Futurum Group研究部總監王韋傑(Ray Wang)向BBC中文解釋,台積電的2奈米技術在整體性能指標上優於三星和英特爾。更重要的是,其良率顯著更高且更穩定,盡管三星和英特爾正在努力縮小差距。

同樣引發注目的是此案將如何引發台日在半導體合作及競逐的未來,因為此案牽涉日本重點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東京威力科創(TEL)。多家台灣媒體報導稱,泄漏資料可能流向日本政府支持、目標於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的初創企業Rapidus。

被泄密的資料是什麽?

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理工科係的校友Max(經要求化名)向BBC中文表示,半導體製程的分工極其複雜,被泄密的那台台積電設備負責的可能隻是整條幾千道步驟裏麵的一道。

Max向記者說,台積電或一些大廠還會讓你那道製程同時有好幾家廠商在做,大家一起競爭,可是彼此都不知道做什麽做到哪。工程師自己都不知道很多案子到底在做什麽:“切分到讓大家都看不出自己在做的整體是什麽,所以廠商端為了在製程改動的時候,能最快提出解決方案來搶單,一定要想辦法跟工程師問到越多情報越好。”

Max以自身經曆向記者解釋,半導體大廠工程師的工作區分嚴格,“但就像一整個拉麵,你隻知道他胡椒用5克,但你不知道他先煮麵還是先煮料,用的是什麽麵,什麽料,碗要用什麽大小,有很多種組合。他們用的麵體,湯匙還是碗筷都不一樣。”

“而且,難做的點是要因應不同產品去調整製程。所以可能這個製程用來做手機很適合,上麵現在突然說要改成筆電也可以用,但又不想從0開始試一個製程,就會需要客製化調整,這種你就算偷到中間一百分之一,你還是不知道用在哪。”Max說。

Max同時強調,台灣媒體透露被捕者是30幾歲的工程師。這種等級“碰不到什麽真的情報,就是一種客戶關係,上級主管有時候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廠商順利一點對大家KPI都有幫助”。

“但這種事搬到檯麵上公司就一定要處理,隻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默契啦。早期台積電開始推無紙化的時候,連機台參數都隻能在無塵室看不能抄出來,這樣設備商要怎麽出方案給客戶?各家設備商多少都有自己帶出數據的花招,你說公司不知道嗎?不知道的話怎麽在隔天馬上出一份數據精美的報告給客戶呢?”Max告訴BBC。

針對此案,台積電向台媒《三立新聞網》回應表示,由於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台積電不便對細節多做說明。但該公司強調,對於任何違反保護營業秘密及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秉持“零容忍”態度,並在必要時配合相關執法機構確保公司競爭優勢及營運穩定。

宛若電影的商業間諜情節

在這起震驚全球半導體界的泄密案中,三名主要嫌疑人不僅是台積電內部的菁英人才,更是這場科技間諜風暴的核心人物。

據報,主要涉案人員包括工程師陳姓(東京威力科創台灣子公司員工)、吳姓(已被解雇的台積電現任員工)及戈姓(另一名台積電現任員工)。三人皆畢業於台灣半導體工程師搖籃清華大學。其中陳原在台積電專責2奈米試產線的研發支援,疫情期間跳槽至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EL)台灣子公司,擔任設備優化工程師。

台媒《鏡周刊》報導,這三人涉嫌非法取得並泄漏台積電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技術細節,包括製程整合參數、設備調整數據以及關鍵的試產流程圖表。三人利用遠距工作機會,在咖啡店等地碰麵,並登入係統時精準控製時間,

規避了公司內部的監控機製,使用手機拍攝約近千張機密照片。

陳還涉嫌在從台積電離職前便蒐集大量機密數據,並在加入TEL後試圖將這些資料應用於設備性能改善。他強調這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另兩人則分別來自研發支援部門與試產線,他們被指控與陳合作,將公司資料傳遞出去。

宛若電影中的商業間諜情節,卻在現實中上演於咖啡廳與高鐵站等公共場所。

除了被羈押的三人,調查涉及的另外六名工程師雖未遭羈押,但已被調職或解雇。

為何升至國安層麵

有分析稱,台灣檢方在7月底間執行大規模搜索,查扣多處地點的證物,包括台積電廠區與涉案人住所,此案已上升為“國安級”,超越了以往的商業泄密。在半導體產業,類似泄密事件並非首次,但這次涉及2奈米這般前沿技術,影響力遠超以往。

2022年修訂的《國家安全法》將14奈米以下的積體電路製造技術列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者最高可判12年徒刑及1億台幣罰款。此次台積電案是該法修訂後首宗適用案件。

2024年底相關條款再新增10項保密技術,總數擴大至32項,涵蓋範圍橫跨國防、AI高效能晶片、半導體製程與太空等領域。

根據現行《國家安全法》,關鍵技術定義被定義為重大損害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基於國際公約、國防之需要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考量;可促使我國產生領導型技術或大幅提升重要產業競爭力。

分析稱,開發2奈米等先進晶片技術需投入數百億美元研發資金,並配備尖端製造設施與稀缺的專業工程師資源,全球僅少數企業能負擔此重擔。科技評論者凱瑟琳·托爾貝克 (Catherine Thorbecke) 便在彭博新聞評論稱,“對台積電而言,技術領先至關重要——其3奈米技術貢獻約24%營收,2奈米製程需求已然高漲,預計今年底量產。在匯率波動與貿易不確定性下,台積電的技術優勢賦予其定價權與市場主導力。”

與中國大陸有關?曆年台積電的泄密訴訟

事實上,技術外泄一直是台積電及台灣麵對的重要挑戰,並且一直與對手三星及中國中芯國際有關,此次事件則有所不同,起於在半導體發展落後中韓台的另一科技大國日本。

上周,台積電總部所在的新竹地檢署也開始查緝中資在台灣涉嫌設立非法據點,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竊取台灣高科技技術機密。根據台媒聯合新聞網,該署已破獲至少5家中資企業在台從事非法挖角與技術竊取機密。

據報導,5家中資企業包括北京集創北方科技、歌爾股份公司、北京特納飛電子技術、博流智能科技(南京)與世紀互聯集團。新竹地檢署指出,北京集創北方科技專營電源管理晶片設計及顯示晶片,市占率是中國同業之首。2022年曾因非法挖角被台灣檢察機關查辦,今日又再度被查獲未經許可在新竹設立據點挖角。

回到台積電,相關泄密訴訟近20多年間並不少見。

2003年該公司曾指控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竊取商業機密,兩年後雙方達成和解,中芯需在6年內支付1.75億美元的專利授權金。2006年台積電稱再度發現中芯持續不當使用其機密,發起訴訟,於2009年和解,中芯除了需要先給付1.35億美元授權金之外,需要另外支付2億美元並無償給予台積電8%股權,台積電在隨後十年內陸續售出中芯國際股份。

2015年,台積電還曾以涉嫌泄露機密資訊,控告前公司研發處長梁孟鬆欲加入韓國三星電子並勝訴。法院判決要求禁止梁孟鬆在2015年底前為三星工作,且不得泄漏台積電的營業秘密和人員名單。梁孟鬆後來被挖角至中芯國際擔任執行長。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激烈競賽中,2奈米製程代表著下一個裏程碑。台積電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奈米半導體,而美國英特爾和三星目前在研發上陷入困境。日本企業方麵,Rapidus獲得了美國IBM提供的技術,目標是2027年實現量產。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今年初公布的2024年第3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收入份額排名,台積電以64%的市場份額居全球首位,三星以12%場份額居次,中國中芯國際以6%位列第三。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人遍佈世界 為何僅這國華人完全同化?連中國名都不要
12萬日本女人戰敗後被遺棄在中國 她們最後去哪了?
韓國前第一夫人金建希出庭受審,念了句中國古詩
川普砍大學經費 知名癌症專家離美回中國
核戰爆發會死多少人?驚人模擬:美中俄歐幾乎全滅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特朗普如何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遺產
中國丟下一顆“炸彈” 強製社保為何引發如此大反彈
川普警告:如果普京不停火 “後果將非常嚴重”
中國“機器狼群”現身高原 為攻台巷戰量身打造?
日媒:反習派不願攻台 習仍握大權 解放軍拐彎抗議
華爾街日報:美中AI大戰 戰場轉到開源AI模型
芯片賣中國抽成15% 貝森特:川普的點子 用來還國債
對華政策前後矛盾,川普政府真的製定了對華戰略?
曝光:美國在AI芯片暗裝追蹤器 追查非法轉運中國
拜登女兒官宣結束13年無娃婚姻 分手詞被指尖刻
川普家族狂攬45億 背後神秘平台操盤手竟是趙長鵬?
拜登女兒提出離婚 結束13年婚姻 丈夫比她年長15歲
白宮:特朗普“決心”結束烏克蘭戰爭
德州大規模火車脫軌!35節車廂歪七扭八傾倒堆疊
被史泰龍大讚“第二個華盛頓” 川普終於給他頒了個獎
出門總要背著井的青蛙父母,沒必要帶孩子出門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台工程師看台積電泄密:以前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

BBC中文 2025-08-13 12:45:13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傳出2奈米關鍵技術外泄事件,震動科技界。台灣當局依據《國家安全法》羈押相關人員。這些竊密者做了什麽?https://t.co/Za1fuePKgq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August 13, 2025
台積電(TSMC)領先全球的2奈米晶片(芯片)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全球客戶及同行都在關注。但一家台灣工廠卻於近日曝出技術泄密事件。

這起事件正是關於2奈米晶片關鍵技術,因此震動台灣科技界。台灣當局已依據《國家安全法》羈押相關人員。

誰是竊密者?

根據報導,台灣檢察官接獲台積電報案後逮捕多名現任與前任員工,涉嫌竊取該公司先進2奈米晶片製程的機密資訊,其中涉案並遭羈押的前任員工,曾任職於日本半導體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在台灣的子公司。

分析指出,由於台積電是全球最先進的高階晶圓代工廠,2奈米晶片的生產已成為業界門檻最高的領域,各大廠商競相角逐的金牌戰場,包括與TEL合作密切的日本國家隊。因此,此泄密消息曝光後,立即引發全球科技界高度關注。

根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積電透過例行內部監控,發現檔案存取異常及未經授權的活動,隨即展開內部調查,確認至少九名工程師涉案,其中包括三名來自專注於2奈米試產的台灣新竹寶山Fab 20廠,以及六名來自研發支援部門的員工。

此事件導致三名員工遭解雇,其他人則被調職。三名主要嫌疑人依據《國家安全法》遭羈押禁見,抗告遭駁回。根據台媒報導,他們涉嫌的罪名包括“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這是台灣自2022年修訂強化技術保護相關條款後,首宗依據該法起訴的案件,單個涉案者可能麵臨最高12年有期徒刑及台幣1億元(約300萬美元)罰款。

對此,美國科技谘詢公司The Futurum Group研究部總監王韋傑(Ray Wang)向BBC中文解釋,台積電的2奈米技術在整體性能指標上優於三星和英特爾。更重要的是,其良率顯著更高且更穩定,盡管三星和英特爾正在努力縮小差距。

同樣引發注目的是此案將如何引發台日在半導體合作及競逐的未來,因為此案牽涉日本重點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東京威力科創(TEL)。多家台灣媒體報導稱,泄漏資料可能流向日本政府支持、目標於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的初創企業Rapidus。

被泄密的資料是什麽?

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理工科係的校友Max(經要求化名)向BBC中文表示,半導體製程的分工極其複雜,被泄密的那台台積電設備負責的可能隻是整條幾千道步驟裏麵的一道。

Max向記者說,台積電或一些大廠還會讓你那道製程同時有好幾家廠商在做,大家一起競爭,可是彼此都不知道做什麽做到哪。工程師自己都不知道很多案子到底在做什麽:“切分到讓大家都看不出自己在做的整體是什麽,所以廠商端為了在製程改動的時候,能最快提出解決方案來搶單,一定要想辦法跟工程師問到越多情報越好。”

Max以自身經曆向記者解釋,半導體大廠工程師的工作區分嚴格,“但就像一整個拉麵,你隻知道他胡椒用5克,但你不知道他先煮麵還是先煮料,用的是什麽麵,什麽料,碗要用什麽大小,有很多種組合。他們用的麵體,湯匙還是碗筷都不一樣。”

“而且,難做的點是要因應不同產品去調整製程。所以可能這個製程用來做手機很適合,上麵現在突然說要改成筆電也可以用,但又不想從0開始試一個製程,就會需要客製化調整,這種你就算偷到中間一百分之一,你還是不知道用在哪。”Max說。

Max同時強調,台灣媒體透露被捕者是30幾歲的工程師。這種等級“碰不到什麽真的情報,就是一種客戶關係,上級主管有時候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廠商順利一點對大家KPI都有幫助”。

“但這種事搬到檯麵上公司就一定要處理,隻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默契啦。早期台積電開始推無紙化的時候,連機台參數都隻能在無塵室看不能抄出來,這樣設備商要怎麽出方案給客戶?各家設備商多少都有自己帶出數據的花招,你說公司不知道嗎?不知道的話怎麽在隔天馬上出一份數據精美的報告給客戶呢?”Max告訴BBC。

針對此案,台積電向台媒《三立新聞網》回應表示,由於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台積電不便對細節多做說明。但該公司強調,對於任何違反保護營業秘密及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秉持“零容忍”態度,並在必要時配合相關執法機構確保公司競爭優勢及營運穩定。

宛若電影的商業間諜情節

在這起震驚全球半導體界的泄密案中,三名主要嫌疑人不僅是台積電內部的菁英人才,更是這場科技間諜風暴的核心人物。

據報,主要涉案人員包括工程師陳姓(東京威力科創台灣子公司員工)、吳姓(已被解雇的台積電現任員工)及戈姓(另一名台積電現任員工)。三人皆畢業於台灣半導體工程師搖籃清華大學。其中陳原在台積電專責2奈米試產線的研發支援,疫情期間跳槽至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EL)台灣子公司,擔任設備優化工程師。

台媒《鏡周刊》報導,這三人涉嫌非法取得並泄漏台積電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技術細節,包括製程整合參數、設備調整數據以及關鍵的試產流程圖表。三人利用遠距工作機會,在咖啡店等地碰麵,並登入係統時精準控製時間,

規避了公司內部的監控機製,使用手機拍攝約近千張機密照片。

陳還涉嫌在從台積電離職前便蒐集大量機密數據,並在加入TEL後試圖將這些資料應用於設備性能改善。他強調這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另兩人則分別來自研發支援部門與試產線,他們被指控與陳合作,將公司資料傳遞出去。

宛若電影中的商業間諜情節,卻在現實中上演於咖啡廳與高鐵站等公共場所。

除了被羈押的三人,調查涉及的另外六名工程師雖未遭羈押,但已被調職或解雇。

為何升至國安層麵

有分析稱,台灣檢方在7月底間執行大規模搜索,查扣多處地點的證物,包括台積電廠區與涉案人住所,此案已上升為“國安級”,超越了以往的商業泄密。在半導體產業,類似泄密事件並非首次,但這次涉及2奈米這般前沿技術,影響力遠超以往。

2022年修訂的《國家安全法》將14奈米以下的積體電路製造技術列為“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者最高可判12年徒刑及1億台幣罰款。此次台積電案是該法修訂後首宗適用案件。

2024年底相關條款再新增10項保密技術,總數擴大至32項,涵蓋範圍橫跨國防、AI高效能晶片、半導體製程與太空等領域。

根據現行《國家安全法》,關鍵技術定義被定義為重大損害國家安全、產業競爭力或經濟發展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基於國際公約、國防之需要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考量;可促使我國產生領導型技術或大幅提升重要產業競爭力。

分析稱,開發2奈米等先進晶片技術需投入數百億美元研發資金,並配備尖端製造設施與稀缺的專業工程師資源,全球僅少數企業能負擔此重擔。科技評論者凱瑟琳·托爾貝克 (Catherine Thorbecke) 便在彭博新聞評論稱,“對台積電而言,技術領先至關重要——其3奈米技術貢獻約24%營收,2奈米製程需求已然高漲,預計今年底量產。在匯率波動與貿易不確定性下,台積電的技術優勢賦予其定價權與市場主導力。”

與中國大陸有關?曆年台積電的泄密訴訟

事實上,技術外泄一直是台積電及台灣麵對的重要挑戰,並且一直與對手三星及中國中芯國際有關,此次事件則有所不同,起於在半導體發展落後中韓台的另一科技大國日本。

上周,台積電總部所在的新竹地檢署也開始查緝中資在台灣涉嫌設立非法據點,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竊取台灣高科技技術機密。根據台媒聯合新聞網,該署已破獲至少5家中資企業在台從事非法挖角與技術竊取機密。

據報導,5家中資企業包括北京集創北方科技、歌爾股份公司、北京特納飛電子技術、博流智能科技(南京)與世紀互聯集團。新竹地檢署指出,北京集創北方科技專營電源管理晶片設計及顯示晶片,市占率是中國同業之首。2022年曾因非法挖角被台灣檢察機關查辦,今日又再度被查獲未經許可在新竹設立據點挖角。

回到台積電,相關泄密訴訟近20多年間並不少見。

2003年該公司曾指控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竊取商業機密,兩年後雙方達成和解,中芯需在6年內支付1.75億美元的專利授權金。2006年台積電稱再度發現中芯持續不當使用其機密,發起訴訟,於2009年和解,中芯除了需要先給付1.35億美元授權金之外,需要另外支付2億美元並無償給予台積電8%股權,台積電在隨後十年內陸續售出中芯國際股份。

2015年,台積電還曾以涉嫌泄露機密資訊,控告前公司研發處長梁孟鬆欲加入韓國三星電子並勝訴。法院判決要求禁止梁孟鬆在2015年底前為三星工作,且不得泄漏台積電的營業秘密和人員名單。梁孟鬆後來被挖角至中芯國際擔任執行長。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激烈競賽中,2奈米製程代表著下一個裏程碑。台積電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奈米半導體,而美國英特爾和三星目前在研發上陷入困境。日本企業方麵,Rapidus獲得了美國IBM提供的技術,目標是2027年實現量產。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今年初公布的2024年第3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收入份額排名,台積電以64%的市場份額居全球首位,三星以12%場份額居次,中國中芯國際以6%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