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東北首座萬億城市,隻差“臨門一腳”?

東北首座萬億城市,隻差“臨門一腳”?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於 2025-08-13 00:24: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大連距離“GDP萬億俱樂部”似乎僅一步之遙。

近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大連地區生產總值(GDP)4647.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7個、1.3個百分點。

2024年,大連GDP為9516.9億元,按照目前增速,距離萬億“GDP萬億俱樂部”隻差“臨門一腳”。今年,大連在多個重要會議上多次強調“高質量衝刺萬億GDP城市”。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GDP萬億俱樂部”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指標,代表城市經濟綜合實力和財富積累達到新階段。

根據各地發布的數據,當前全國共有27座城市GDP超過1萬億元。從具體區域分布看,長三角地區數量最多,共有上海、蘇州、南京等9城,珠三角地區有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等4城,中西部地區有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而東北地區目前尚未實現“零的突破”。

作為東北經濟第一城,大連能否成為東北首個萬億之城,引發了業內較大關注。

今年有望突破萬億

遼寧大學二級教授、遼寧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梁啟東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他對大連2025年GDP突破萬億元持樂觀態度,“從當前來看,這一目標在今年實現的可能性很大”。

東北首座萬億城市,隻差“臨門一腳”?

大連城市風光

2024年年底,國務院正式批複《大連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明確大連的城市性質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東北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濱海旅遊目的地”。

梁啟東分析認為,近年來大連的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城市定位更加明確,發展方向持續聚焦;二是港口經濟優勢不斷強化,區域競爭力顯著提升;三是產業轉型升級成效突出,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具體來看,梁啟東表示,大連通過持續強化國際化航運功能,積極拓展商貿、物流、金融等中心功能,形成了較強的輻射帶動效應。作為東北沿海龍頭城市,大連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實施海陸聯動和沿海腹地融合發展戰略,有效整合港口資源與內陸經濟,進一步鞏固了區域競爭優勢。在產業發展方麵,大連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不僅推動了大連石化產業規模擴大和結構優化,也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王波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麵對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陣痛,大連近年來聚焦高端裝備製造、石油化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產業,培育出恒力石化、大連船舶重工、中車大連機車等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數據顯示,2024年大連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高於全市規上工業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4%,為衝刺萬億GDP提供了可持續的支撐。

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麵,大連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4年,大連港集裝箱碼頭新開通4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其中“大連—南美”“大連—印度”“大連—墨西哥”3條外貿幹線,有效填補了東北地區與南美、南亞地區的直航服務空白。2024年,大連港集裝箱碼頭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準箱大關,創近5年新高;2025年,大連港集裝箱碼頭開通了大連港直航歐洲、地中海的集裝箱新航線,同時,升級了大連港直航中南美洲的航線。



大連港集裝箱碼頭

王波認為,大連正在將地理區位優勢轉化為資源配置能力。2024年大連實際利用外資18.35億美元,占遼寧全省比重達59.8%。他說,這種高水平開放帶來的要素集聚效應,成為大連GDP突破萬億的重要助推力。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大連經濟呈現強勁增長態勢: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比上年同期提高7.8個百分點。從重點行業看,裝備製造業增長16.9%,其中鐵路船舶行業增長52.3%;高技術製造業增長20.1%,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今年上半年,大連市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8%。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24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比一季度提高2.2個百分點。

因此,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按照這個態勢發展,大連GDP有望在2025年年底突破萬億元。

然而,對於萬億GDP目標,梁啟東指出:“9500億和萬億的實際差距並不大,更多是一個象征性門檻。雖然這意味著東北地區首次有城市進入全國‘GDP萬億俱樂部’,但這500多億的差距帶來的實質變化有限,需要理性看待。”

石化產業是最大變量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谘詢部戰略政策處研究員盧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大連區域發展態勢良好,在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等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麵臨著一些挑戰。

盧偉指出,大連地理位置優越、產業基礎較好、開放平台眾多,有利於貨物、資金、技術等資源的集聚和輻射,具備承接和配置各類資源的產業支撐能力,能夠吸引相關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向大連集聚,自貿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等開放平台有利於吸引國際高端資源要素,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擴大資源範圍。但與國際先進的資源配置樞紐相比,大連在高端航運服務、金融服務、中介服務、人才集聚等方麵仍存在差距。

多位受訪專家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即便大連邁入“萬億GDP俱樂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縣域經濟支撐減弱、產業結構失衡、外部競爭加劇等問題仍然是製約大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

在科技創新方麵,梁啟東提到,大連獨角獸、瞪羚企業等高質量創新主體嚴重匱乏,在科技創新企業梯隊建設方麵,全國前1000強科技創新企業榜單中大連企業占比極低,科技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盧偉也表示,盡管大連在科技創新方麵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一線城市相比,在研發投入強度、高端創新人才數量、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等方麵仍存在差距,難以支撐其在全球產業鏈和創新鏈中占據高端位置。

縣域經濟發展問題同樣值得關注。賽迪方略縣域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楊文學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2012—2024年,縣域GDP占大連GDP比重由44%左右下降至22%左右,即便排除2016年普蘭店撤市設區等行政區劃調整因素,縣域經濟對大連的貢獻有明顯的減弱。

他說,具體看,長海縣經濟體量小,GDP在大連各縣(市、區)中長期處在末尾。瓦房店、莊河盡管是全國百強縣,但GDP排名在大連各縣(市、區)中也出現了下滑。普蘭店撤市設區後,GDP在市內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楊文學認為,大連需更好挖掘縣域經濟的潛力,支持瓦房店、莊河等強縣擴權,加大要素保障,在重大項目統籌等方麵給予傾斜,推動縣域經濟更好參與全國競爭。

盧偉指出,盡管大連新興產業發展較快,但總體上產業體係現代化水平不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較小,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待進一步提升,輕工業發展質量有待提升,周邊豐富的農副產品和海產品資源未能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梁啟東認為,大連經濟過度依賴重工業,特鋼、石化、裝備製造等產業,產業結構失衡問題突出,“這些產業受國際市場和政策調控影響較大,經濟抗風險能力較弱”。

梁啟東在分析大連下半年經濟走勢時指出,裝備製造業預計將保持平穩運行,但短期內難有大的突破;科創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在經濟總量中占比仍然有限;石化產業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顯著,將成為影響下半年經濟增長的最大變量。“大連下半年能否躋身‘萬億GDP俱樂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傳統支柱產業的表現,特別是石化產業的走勢。”他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背景下,大連麵臨的外部競爭壓力日益加劇。盧偉指出,一些產業正在向成本更低、政策更優的地區轉移。大連不僅麵臨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低成本競爭,還要麵對國內其他沿海城市產業升級帶來的挑戰。大連若不能及時提升產業競爭力,重工業與港口貿易的優勢可能被削弱。

“全球產業鏈重構伴隨技術快速迭代,大連重工業需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港口貿易也需借助數字化等技術提升效率。”盧偉說,大連雖有一定技術基礎,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一線城市相比,在研發投入、高端人才吸引等方麵仍有差距,若不能跟上技術創新步伐,可能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處於劣勢,影響增長可持續性。

針對未來發展,梁啟東建議,大連首先應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麵重點補齊輕工業、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三大短板。此外,大連作為東北振興的龍頭城市,應當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通過建設“陸空海”多式聯運體係,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樞紐,強化對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東北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精細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同時,深化產學研合作,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東北科技創新高地。

盧偉認為,大連還需繼續做足海的文章,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海洋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集群,成為東北亞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同時,加強與東北其他城市的合作,實現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參與東北亞經濟圈建設,提升整體競爭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哈耶普斯麻錄取的5個中國孩子 背景一個比一個“離譜”…
中國第3款6代機試飛片段瘋傳 美媒:瘋狂步伐
林毅夫人民日報刊文:習近平回答了馬克思經典未解之問
陳冠希在加州被告上法院 索償$1.26億 潮流圈炸鍋
“聽床師”的崛起:中共高層政治分析的新途徑?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特朗普如何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遺產
李小琳罕見受訪:送99朵玫瑰被父親李鵬含淚斥浪費
川普砍大學經費 知名癌症專家離美回中國
特朗普要把無家可歸者趕出華盛頓,但流浪者要去哪?
台灣誌願兵赴烏克蘭作戰 訓練營遭俄軍導彈轟炸
華爾街日報:美中AI大戰 戰場轉到開源AI模型
一場“豪車車禍”爆火!楊蘭蘭的瓜,越看越狗血
華郵:川普時代,人心惶惶的美國科學實驗室
芯片賣中國抽成15% 貝森特:川普的點子 用來還國債
川普:隻要2分鍾,就知道普京是否要和平
數十架中資公司飛機被扣俄羅斯 飛機還能回來嗎?
9歲女孩,被老師砸破頭骨之後
美俄峰會前,澤連斯基明確表態:不會放棄頓巴斯
曝光:美國在AI芯片暗裝追蹤器 追查非法轉運中國
白宮:特朗普“決心”結束烏克蘭戰爭
開始漲價了!沃爾瑪價簽大換新 飆漲近60%…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東北首座萬億城市,隻差“臨門一腳”?

中國新聞周刊 2025-08-13 00:24:53



大連距離“GDP萬億俱樂部”似乎僅一步之遙。

近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大連地區生產總值(GDP)4647.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7個、1.3個百分點。

2024年,大連GDP為9516.9億元,按照目前增速,距離萬億“GDP萬億俱樂部”隻差“臨門一腳”。今年,大連在多個重要會議上多次強調“高質量衝刺萬億GDP城市”。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GDP萬億俱樂部”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指標,代表城市經濟綜合實力和財富積累達到新階段。

根據各地發布的數據,當前全國共有27座城市GDP超過1萬億元。從具體區域分布看,長三角地區數量最多,共有上海、蘇州、南京等9城,珠三角地區有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等4城,中西部地區有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而東北地區目前尚未實現“零的突破”。

作為東北經濟第一城,大連能否成為東北首個萬億之城,引發了業內較大關注。

今年有望突破萬億

遼寧大學二級教授、遼寧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梁啟東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他對大連2025年GDP突破萬億元持樂觀態度,“從當前來看,這一目標在今年實現的可能性很大”。

東北首座萬億城市,隻差“臨門一腳”?

大連城市風光

2024年年底,國務院正式批複《大連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明確大連的城市性質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東北先進製造業基地、國際濱海旅遊目的地”。

梁啟東分析認為,近年來大連的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城市定位更加明確,發展方向持續聚焦;二是港口經濟優勢不斷強化,區域競爭力顯著提升;三是產業轉型升級成效突出,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具體來看,梁啟東表示,大連通過持續強化國際化航運功能,積極拓展商貿、物流、金融等中心功能,形成了較強的輻射帶動效應。作為東北沿海龍頭城市,大連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實施海陸聯動和沿海腹地融合發展戰略,有效整合港口資源與內陸經濟,進一步鞏固了區域競爭優勢。在產業發展方麵,大連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不僅推動了大連石化產業規模擴大和結構優化,也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王波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麵對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陣痛,大連近年來聚焦高端裝備製造、石油化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產業,培育出恒力石化、大連船舶重工、中車大連機車等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數據顯示,2024年大連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高於全市規上工業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連續21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4%,為衝刺萬億GDP提供了可持續的支撐。

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麵,大連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4年,大連港集裝箱碼頭新開通4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其中“大連—南美”“大連—印度”“大連—墨西哥”3條外貿幹線,有效填補了東北地區與南美、南亞地區的直航服務空白。2024年,大連港集裝箱碼頭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準箱大關,創近5年新高;2025年,大連港集裝箱碼頭開通了大連港直航歐洲、地中海的集裝箱新航線,同時,升級了大連港直航中南美洲的航線。



大連港集裝箱碼頭

王波認為,大連正在將地理區位優勢轉化為資源配置能力。2024年大連實際利用外資18.35億美元,占遼寧全省比重達59.8%。他說,這種高水平開放帶來的要素集聚效應,成為大連GDP突破萬億的重要助推力。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大連經濟呈現強勁增長態勢: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比上年同期提高7.8個百分點。從重點行業看,裝備製造業增長16.9%,其中鐵路船舶行業增長52.3%;高技術製造業增長20.1%,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今年上半年,大連市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8%。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24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比一季度提高2.2個百分點。

因此,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按照這個態勢發展,大連GDP有望在2025年年底突破萬億元。

然而,對於萬億GDP目標,梁啟東指出:“9500億和萬億的實際差距並不大,更多是一個象征性門檻。雖然這意味著東北地區首次有城市進入全國‘GDP萬億俱樂部’,但這500多億的差距帶來的實質變化有限,需要理性看待。”

石化產業是最大變量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谘詢部戰略政策處研究員盧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大連區域發展態勢良好,在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等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麵臨著一些挑戰。

盧偉指出,大連地理位置優越、產業基礎較好、開放平台眾多,有利於貨物、資金、技術等資源的集聚和輻射,具備承接和配置各類資源的產業支撐能力,能夠吸引相關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向大連集聚,自貿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等開放平台有利於吸引國際高端資源要素,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擴大資源範圍。但與國際先進的資源配置樞紐相比,大連在高端航運服務、金融服務、中介服務、人才集聚等方麵仍存在差距。

多位受訪專家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即便大連邁入“萬億GDP俱樂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縣域經濟支撐減弱、產業結構失衡、外部競爭加劇等問題仍然是製約大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

在科技創新方麵,梁啟東提到,大連獨角獸、瞪羚企業等高質量創新主體嚴重匱乏,在科技創新企業梯隊建設方麵,全國前1000強科技創新企業榜單中大連企業占比極低,科技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盧偉也表示,盡管大連在科技創新方麵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一線城市相比,在研發投入強度、高端創新人才數量、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等方麵仍存在差距,難以支撐其在全球產業鏈和創新鏈中占據高端位置。

縣域經濟發展問題同樣值得關注。賽迪方略縣域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楊文學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2012—2024年,縣域GDP占大連GDP比重由44%左右下降至22%左右,即便排除2016年普蘭店撤市設區等行政區劃調整因素,縣域經濟對大連的貢獻有明顯的減弱。

他說,具體看,長海縣經濟體量小,GDP在大連各縣(市、區)中長期處在末尾。瓦房店、莊河盡管是全國百強縣,但GDP排名在大連各縣(市、區)中也出現了下滑。普蘭店撤市設區後,GDP在市內也出現了明顯下滑。楊文學認為,大連需更好挖掘縣域經濟的潛力,支持瓦房店、莊河等強縣擴權,加大要素保障,在重大項目統籌等方麵給予傾斜,推動縣域經濟更好參與全國競爭。

盧偉指出,盡管大連新興產業發展較快,但總體上產業體係現代化水平不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較小,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待進一步提升,輕工業發展質量有待提升,周邊豐富的農副產品和海產品資源未能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梁啟東認為,大連經濟過度依賴重工業,特鋼、石化、裝備製造等產業,產業結構失衡問題突出,“這些產業受國際市場和政策調控影響較大,經濟抗風險能力較弱”。

梁啟東在分析大連下半年經濟走勢時指出,裝備製造業預計將保持平穩運行,但短期內難有大的突破;科創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在經濟總量中占比仍然有限;石化產業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顯著,將成為影響下半年經濟增長的最大變量。“大連下半年能否躋身‘萬億GDP俱樂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傳統支柱產業的表現,特別是石化產業的走勢。”他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背景下,大連麵臨的外部競爭壓力日益加劇。盧偉指出,一些產業正在向成本更低、政策更優的地區轉移。大連不僅麵臨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低成本競爭,還要麵對國內其他沿海城市產業升級帶來的挑戰。大連若不能及時提升產業競爭力,重工業與港口貿易的優勢可能被削弱。

“全球產業鏈重構伴隨技術快速迭代,大連重工業需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港口貿易也需借助數字化等技術提升效率。”盧偉說,大連雖有一定技術基礎,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一線城市相比,在研發投入、高端人才吸引等方麵仍有差距,若不能跟上技術創新步伐,可能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處於劣勢,影響增長可持續性。

針對未來發展,梁啟東建議,大連首先應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麵重點補齊輕工業、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三大短板。此外,大連作為東北振興的龍頭城市,應當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通過建設“陸空海”多式聯運體係,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樞紐,強化對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東北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精細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同時,深化產學研合作,建設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造東北科技創新高地。

盧偉認為,大連還需繼續做足海的文章,推動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海洋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集群,成為東北亞地區海洋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同時,加強與東北其他城市的合作,實現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參與東北亞經濟圈建設,提升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