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恒大退市,高杠杆擴張“盛宴”散場

中國恒大退市,高杠杆擴張“盛宴”散場

文章來源: 財聯社 於 2025-08-12 19:37:5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恒大集團(03333.HK),將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

中國恒大8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於2025年8月8日收到聯交所發出的信函,基於公司未能滿足聯交所對其施加的複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暫停買賣並未於2025年7月28日之前恢複買賣,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已決定取消中國恒大的上市地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中國恒大取消上市地位,是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縮影,其影響超過企業自身,涉及多個層麵。“中長期而言,這一事件將倒逼行業出清、優化資源配置,並有望推動政策從‘救項目’向‘促轉型’升級。”

在中指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看來,中國恒大退市,反映出房地產企業風險正在通過市場化、法製化方式出清。

“此前,根據市場表現及相關規則規定,已經有藍光發展、新力控股、中天金融、泰禾集團、陽光城等10多家出險上市房企退市。此次恒大退市,在行業的預期之中,是房企風險出清的延續,未來仍不排除有其他出險上市房企退市。”劉水稱。

此外,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認為,中國恒大退市,機構將更審慎看待有類似流動性和信息披露風險的地產企業,投機性博弈“複牌重生”故事的機會窗口也將縮小。

16年上市之路終結

中國恒大股票自2024年1月29日停牌,至今年7月28日滿18個月,其未能滿足複牌指引,未能恢複買賣交易,沒有實現複牌。

劉水指出,根據香港聯交所規定,證券停牌18個月,聯交所有權取消上市地位,並且考慮到恒大債務重組成功可能性極小,因此聯交所決定強製取消其上市地位。

黃立衝向記者表示,恒大的退市,市場早有預期,這是其多年債務危機、財務造假與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必然收場,本質是港交所對長期停牌、無法複牌公司的清理動作,而非突發監管事件。

“從恒大出險、被提出清盤呈請,到法院對其頒布清盤令,市場人士此前已經基本認定,其複牌已無望,退市已成定局。而恒大被除牌,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因為在市場持續調整中,仍然有企業穩住了盤麵,因此,恒大的這種結局,很大程度上是企業自身的問題所致。”黃立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恒大於2009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此後一路高歌猛進,在房地產領域擴張的同時,還一度切入健康、農牧、金融等熱門賽道。

2017年10月,中國恒大股價衝至曆史巔峰,4000億港元的市值使恒大登頂全球房地產開發商的王座,許家印則以2900億元身家首次登頂胡潤百富榜。許家印當時提出,恒大到2020年底實現總資產3萬億元,年銷售規模8000億元,年利稅1500億元的目標。

一家房產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恒大實現合約銷售額7232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6500億元銷售目標的111%。

2021年,中國恒大流動性問題爆發,公司股價一路走跌,短短一年間從14港元跌至不足2港元。

恒大集團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國恒大集團負債總額24740.9億元,剔除合約負債8543.6億元後為16197.3億元。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方麵,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產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約3163.91億元;此外,恒大地產逾期商票累計約2055.37億元。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恒大此前銷售額的快速增長,是基於規模的持續擴張,這種業績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負債、高杠杆來實現。

“這種增長模式在市場上升期,企業會吃到不少紅利,然而一旦市場出現調整,其內部風險控製不足的問題,也將暴露出來。”嚴躍進表示。

地產行業風險加速出清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恒大退市,反映出房地產企業風險正加速出清。

黃立衝指出,如果恒大在2021年債務違約初期就直接啟動退市程序,投資者的後續損失敞口可能會小一些,但或對當時的債務重組談判、市場信心和跨境債券價格會形成短期衝擊,在當時市場可能傾向於通過債務重組及企業自身修複,來解決債務問題。

其表示,退市節奏拉長,客觀上延緩了風險出清,期間股價可能在“複牌預期—債務重組—資產處置”循環中反複波動,吸引了一些投機資金,導致部分投資者在高風險階段入場。

“中國恒大退市,向市場釋放出重要信號,即未來出險房企(尤其是停牌18個月以上的)更難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進行騰挪,此類企業退市與清盤可能會加速,以推動市場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黃立衝稱。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2023-2024中國經濟年會上,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提到,對於違法違規導致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企業,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出清,這也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

業內人士介紹,中國恒大被除牌,並不影響中國恒大境內外債權人行使權利。

“中國恒大被取消上市地位(退市)本身,並不直接導致債務消滅。如果說有影響,可能會因為取消上市地位而削弱融資能力,加劇經營壓力,或觸發債權人采取行動處理資產等,可能會間接影響其債務清償能力及債務處置進程。”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告訴記者。

黃立衝表示,中國恒大退市後,不再受上市公司持續披露與股東權益約束,清盤人主導下可更靈活處置境內外資產,但債權人議價能力與信息透明度有所下降,跨境債務回收率大概率會走向司法清算模式。

中國恒大退市,對於其樓盤交付有何影響?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相關排序當中,對業主權益的保障會被放在第一位。

“為推進保交樓、保障業主權益,已經對恒大集團包括土地、在建工程、項目等相關資產進行了梳理,這些資產的處置,首先要保障小業主的權益。此外,2022年最高法和住建部也聯合發文,境內外債權主張,不能查封企業的資產或抽調預售資金賬戶的錢,這些資金優先用於保交樓。”上述分析人士稱。

查看評論(6)

24小時熱點排行

哈耶普斯麻錄取的5個中國孩子 背景一個比一個“離譜”…
陳冠希在加州被告上法院 索償$1.26億 潮流圈炸鍋
貝索斯夫婦向親哥索賠$19萬律師費 牽出私照泄密案
按一下就能實時翻譯?蘋果AirPods新功能讓人心癢癢
他中$1.67億僅數小時 差點被警方擊斃 或麵牢獄之災

24小時討論排行

林毅夫人民日報刊文:習近平回答了馬克思經典未解之問
紐約時報:特朗普如何毀掉美國80年的偉大遺產
中國第3款6代機試飛片段瘋傳 美媒:瘋狂步伐
川普砍大學經費 知名癌症專家離美回中國
特朗普要把無家可歸者趕出華盛頓,但流浪者要去哪?
李小琳罕見受訪:送99朵玫瑰被父親李鵬含淚斥浪費
華爾街日報:美中AI大戰 戰場轉到開源AI模型
芯片賣中國抽成15% 貝森特:川普的點子 用來還國債
核戰爆發會死多少人?驚人模擬:美中俄歐幾乎全滅
數十架中資公司飛機被扣俄羅斯 飛機還能回來嗎?
9歲女孩,被老師砸破頭骨之後
美俄峰會前,澤連斯基明確表態:不會放棄頓巴斯
曝光:美國在AI芯片暗裝追蹤器 追查非法轉運中國
白宮:特朗普“決心”結束烏克蘭戰爭
中國“機器狼群”現身高原 為攻台巷戰量身打造?
華郵:川普時代,人心惶惶的美國科學實驗室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恒大退市,高杠杆擴張“盛宴”散場

財聯社 2025-08-12 19:37:54

中國恒大集團(03333.HK),將從香港聯合交易所退市。

中國恒大8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於2025年8月8日收到聯交所發出的信函,基於公司未能滿足聯交所對其施加的複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且股份一直暫停買賣並未於2025年7月28日之前恢複買賣,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已決定取消中國恒大的上市地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中國恒大取消上市地位,是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縮影,其影響超過企業自身,涉及多個層麵。“中長期而言,這一事件將倒逼行業出清、優化資源配置,並有望推動政策從‘救項目’向‘促轉型’升級。”

在中指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看來,中國恒大退市,反映出房地產企業風險正在通過市場化、法製化方式出清。

“此前,根據市場表現及相關規則規定,已經有藍光發展、新力控股、中天金融、泰禾集團、陽光城等10多家出險上市房企退市。此次恒大退市,在行業的預期之中,是房企風險出清的延續,未來仍不排除有其他出險上市房企退市。”劉水稱。

此外,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認為,中國恒大退市,機構將更審慎看待有類似流動性和信息披露風險的地產企業,投機性博弈“複牌重生”故事的機會窗口也將縮小。

16年上市之路終結

中國恒大股票自2024年1月29日停牌,至今年7月28日滿18個月,其未能滿足複牌指引,未能恢複買賣交易,沒有實現複牌。

劉水指出,根據香港聯交所規定,證券停牌18個月,聯交所有權取消上市地位,並且考慮到恒大債務重組成功可能性極小,因此聯交所決定強製取消其上市地位。

黃立衝向記者表示,恒大的退市,市場早有預期,這是其多年債務危機、財務造假與信息披露不透明的必然收場,本質是港交所對長期停牌、無法複牌公司的清理動作,而非突發監管事件。

“從恒大出險、被提出清盤呈請,到法院對其頒布清盤令,市場人士此前已經基本認定,其複牌已無望,退市已成定局。而恒大被除牌,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因為在市場持續調整中,仍然有企業穩住了盤麵,因此,恒大的這種結局,很大程度上是企業自身的問題所致。”黃立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恒大於2009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此後一路高歌猛進,在房地產領域擴張的同時,還一度切入健康、農牧、金融等熱門賽道。

2017年10月,中國恒大股價衝至曆史巔峰,4000億港元的市值使恒大登頂全球房地產開發商的王座,許家印則以2900億元身家首次登頂胡潤百富榜。許家印當時提出,恒大到2020年底實現總資產3萬億元,年銷售規模8000億元,年利稅1500億元的目標。

一家房產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恒大實現合約銷售額7232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6500億元銷售目標的111%。

2021年,中國恒大流動性問題爆發,公司股價一路走跌,短短一年間從14港元跌至不足2港元。

恒大集團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國恒大集團負債總額24740.9億元,剔除合約負債8543.6億元後為16197.3億元。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方麵,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產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約3163.91億元;此外,恒大地產逾期商票累計約2055.37億元。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恒大此前銷售額的快速增長,是基於規模的持續擴張,這種業績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負債、高杠杆來實現。

“這種增長模式在市場上升期,企業會吃到不少紅利,然而一旦市場出現調整,其內部風險控製不足的問題,也將暴露出來。”嚴躍進表示。

地產行業風險加速出清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恒大退市,反映出房地產企業風險正加速出清。

黃立衝指出,如果恒大在2021年債務違約初期就直接啟動退市程序,投資者的後續損失敞口可能會小一些,但或對當時的債務重組談判、市場信心和跨境債券價格會形成短期衝擊,在當時市場可能傾向於通過債務重組及企業自身修複,來解決債務問題。

其表示,退市節奏拉長,客觀上延緩了風險出清,期間股價可能在“複牌預期—債務重組—資產處置”循環中反複波動,吸引了一些投機資金,導致部分投資者在高風險階段入場。

“中國恒大退市,向市場釋放出重要信號,即未來出險房企(尤其是停牌18個月以上的)更難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進行騰挪,此類企業退市與清盤可能會加速,以推動市場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黃立衝稱。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2023-2024中國經濟年會上,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提到,對於違法違規導致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企業,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出清,這也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

業內人士介紹,中國恒大被除牌,並不影響中國恒大境內外債權人行使權利。

“中國恒大被取消上市地位(退市)本身,並不直接導致債務消滅。如果說有影響,可能會因為取消上市地位而削弱融資能力,加劇經營壓力,或觸發債權人采取行動處理資產等,可能會間接影響其債務清償能力及債務處置進程。”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告訴記者。

黃立衝表示,中國恒大退市後,不再受上市公司持續披露與股東權益約束,清盤人主導下可更靈活處置境內外資產,但債權人議價能力與信息透明度有所下降,跨境債務回收率大概率會走向司法清算模式。

中國恒大退市,對於其樓盤交付有何影響?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相關排序當中,對業主權益的保障會被放在第一位。

“為推進保交樓、保障業主權益,已經對恒大集團包括土地、在建工程、項目等相關資產進行了梳理,這些資產的處置,首先要保障小業主的權益。此外,2022年最高法和住建部也聯合發文,境內外債權主張,不能查封企業的資產或抽調預售資金賬戶的錢,這些資金優先用於保交樓。”上述分析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