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發在大西洋月刊,作者安妮·洛裏是《大西洋月刊》的特約撰稿人。她著有《給人們錢》,該書入圍《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商業圖書獎。加入《大西洋月刊》之前,她曾是《紐約時報》和《紐約雜誌》的特約撰稿人,也擔任過《Slate》雜誌Moneybox專欄作者。在《大西洋月刊》,她主要撰寫經濟和政治方麵的文章。
Photo by Kostiantyn Li on Unsplash
過去幾周,美國人得知,羅伯特·F·肯尼迪取消了政府在mRNA疫苗研發上的5億美元投資,拉斯維加斯遊客數量下降7%,居民用電價格平均上漲6.5%,新發住房許可數量降至五年來最低水平,雇主停止增加雇員,製造業萎縮,通脹上升。
這些令人沮喪的數據反映出,美國經濟正在放緩,就業市場走弱。
衰退並非必然,但可能性越來越大。川普發動全球貿易戰時,預測機構認為不可避免的滯脹,如今已近在眼前。
現在和未來,美國人將付出更多,購買更少。川普第二任期的經濟理念不僅是保護主義、重商主義、複古主義和裙帶主義,也是一種“去增長”理念。
川普入主白宮時承諾降低生活用品價格並讓美國經濟高速增長,但他絕不會親口說“去增長”這個詞。去增長——認為富裕國家可以、也應該減少消費和生產——通常與歐洲的環保主義者以及左翼和綠黨聯係在一起。
去增長的核心是,人們不僅要容忍,還要主動希望經濟變小。這正是川普第二任期的經濟路線,而所有人都會因此變得更糟。
白宮沒有承認,但正推行多重措施,在美國提高價格、抑製消費、凍結生產、降低生產率。貿易戰是最顯而易見、也是最立竿見影的例子。今年1月以來,川普多次上調、下調再上調對美國盟友進口商品的關稅。
白宮聲稱,這些壁壘將消除美國的雙邊貿易逆差並推動國內製造業,同時警告消費者和雇主必須忍受一段混亂的調整期。
但川普對美國工廠生產所需的商品和零部件,如發動機部件和木材加征關稅;對美國不生產或無法生產的商品,如香蕉和镓加征關稅;對如果在美國生產會因工資和現有工廠網絡成本過高而售價過高的商品,如飾品和運動鞋加征關稅。
耶魯預算實驗室估算,美國目前的實際關稅稅率為18.3%,是1934年以來最高水平。進口商將川普關稅的成本轉嫁給零售商和家庭,物價開始上漲。受不確定性困擾,工業生產下降。
對此,川普選擇否認現實。他在Truth
Social上寫道:“我們隻是處於過渡階段,才剛剛開始!!!消費者等了多年才想看到價格下降。”
他還補充,“沒有通脹”,並拿雞蛋和汽油價格作例子。但政府每月追蹤的價格有8萬種,這隻是其中的兩種。
雞蛋價格下降是因為禽流感疫情消退;汽油價格下降是因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歐佩克增產。
盡管美聯儲用高利率對抗通脹,但整體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如果美聯儲降息,通脹會攀升。
川普在消費者物價之外的“反現實”做法還包括:對就業增長速度不滿,他解雇了勞工統計局局長,並在Truth
Social上寫道,“這樣的重要數據必須公正準確,不能為政治目的被操縱。”
對美聯儲政策不滿,他威脅要讓自己任命的主席傑羅姆·鮑威爾“退休回家”。
與此同時,在發動古怪的單邊進口戰爭的同時,川普削減了一係列生活必需品的政府補貼。他從醫療補助項目中削走1萬億美元,卻聲稱不會減少預算;削減食品券福利,讓低收入家庭買更少的食品;取消貧困學生依靠貸款和助學金接受高等教育的支持;削減可再生能源生產的資金。
這些政策都會推高成本、減少供給。
例如,川普的《一個巨大漂亮的法案》預計到2035年將削減160萬個綠色能源崗位,並減少330吉瓦的發電能力(約等於美國目前的太陽能發電總量)。未來十年,美國人將為電力支付更高的價格,而且用得更少。
目前,美國正麵臨移民和遊客的短缺。來自歐洲和亞洲的遊客將歐元和日元花到別處,全國旅遊勝地受到衝擊。農場和養老機構因缺乏勞動力而受苦。全球投資者將資金停放在海外,推高國內借貸成本、削弱美元。
長期來看,川普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打擊可能是他去增長政策中最具破壞性的。美國的高等教育體係——盡管有很多缺陷——依然是全球現代化的引擎。公立贈地大學(指的是由美國《莫裏爾法案》授權建立,並通過聯邦政府贈送土地來資助建設的公立大學)幫助養活全球人口;公立高校讓貧困學生躍升收入階梯;知名大學是科學創新的實驗室。
但僅僅因為支持黑人和棕色人種學生、招收外國學生、聘用自由派思想家,這些機構就遭到攻擊。被一些同行譽為當代愛因斯坦的數學家陶哲軒,可能因為川普削減預算而無法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繼續研究。
這能帶來什麽好處?就像削減mRNA疫苗研發資金——旨在預防癌症、終結疫情——一樣,根本沒有好處。
曾在川普第一任期擔任外科總監的醫生傑羅姆·亞當斯表示:“我一直試著客觀、克製地回應當前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行動,但坦率地說,這一步將讓人付出生命代價。”
作為平衡,白宮在某些行業減稅、放鬆監管。富人或許會在川普經濟下過得不錯——哪怕蛋糕變小,隻要自己那份更大就好。
但川普式的去增長最終也會傷害他們。富人會買房子、運動鞋、香蕉,會送孩子上大學,會用電,會雇人提供家庭護理、雇員經營生意,也會需要疫苗和癌症治療。
與典型去增長派注重長期人類繁榮和地球生態保護不同,川普是在搞財政虛無主義。
他至少有一次承認自己的政策會讓美國人擁有的更少:“也許孩子會有兩個洋娃娃而不是30個,你懂吧?而且這兩個洋娃娃可能會比原來貴幾塊錢。”
如果這已經是最壞的情況,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