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緊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價怵目驚心

中國緊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價怵目驚心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08-10 08:26: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南德意誌報》報道稱,中國在稀土行業的壟斷地位正在成為北京製衡西方的戰略武器,但礦區環境和民眾健康卻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法蘭克福匯報》援引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歐美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中短期內很難出現改觀。

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區被認為擁有全球已知稀土儲量的30%至40%。圖像來源: Xinhua/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誌報》記者深入中國內蒙古稀土礦區發回的報道指出,中國從地下開采出的稀土,早已不再是原材料,而成了北京用來“卡住”西方咽喉的地緣政治武器。而對環保和民眾健康的漠視,則是中國的競爭優勢。這篇題為《稀土成了中國勒索世界的武器》的文章寫道:

“內蒙古,這是一片麵積是德國三倍的中國自治區。同南方人相比,這裏的人身材壯碩,性格也更粗獷,臉龐因高原日照而泛著紅光。曾幾何時,蒙古人從這片土地出發征服了世界;而今天,這裏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並由一個權力野心堪比甚至超越成吉思汗的政黨所統治。“

“該地區開采著世界急需的稀土。釹、鑭、釤和鐠主要從菱錳礦中提取。釔、銪、釓和鉺的含量較少,部分與獨居石和其他礦物結合。此外,中國最大的鐵礦之一、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铌礦床和最大的釷礦床之一也都位於這裏。大多數人對這些金屬可能聞所未聞,但沒有它們,就沒有風力發電機、智能手機、電腦、電動車、核電站,而這些隻是稀土實際用途的一小部分。

從這裏以及中國其他地區開采出來的,已經不僅僅隻是某種原料,更是地緣政治的彈藥。在同美國的貿易戰中,北京一度停止供貨,並限製了镓、鍺等關鍵金屬的出口。雖然北京打擊的目標是華盛頓,但歐盟在這場並非自己發起的貿易戰中,也成了附帶受害者。

為了不單方麵切斷對美國的稀土供應,中國幹脆實施了全球性的出口限製。這樣一來,北京既能打擊美國,又不至於被視為有針對性的攻擊行動。出口管製的效果很快就得到顯現:一些德國企業與美國同行一樣,都因無法獲得前期產品,而被迫停產。與此同時,全球庫存下降,價格飆升,很多項目被迫延期。“

  高昂的環境和健康代價

《南德意誌報》的報道指出,稀土其實並不稀有,但稀土元素的開采和分離卻極為複雜,並會嚴重汙染環境。中國之所以能最終占據全球稀土供應鏈的製高點,就是因為中國可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環境和民眾健康忽略不計。

中國為其稀土壟斷地位付出了高昂的環境代價。圖像來源: Weng Huan/Chinafotopress/dpa/picture alliance

“在包頭西部,有一片任何旅遊宣傳品上都不會提及的湖泊,麵積12平方公裏,湖水呈灰色、毫無生機,緊鄰金屬冶煉廠。管道沿著堤岸延伸,燈光映在湖麵上,發出陣陣冷光。

這個‘人工湖’被嚴密封鎖,周邊 100 米處設有警戒線。過去幾十年來,工廠企業一直在向湖裏排放加工廢料:每年有600萬至800萬噸含重金屬、酸液、放射性物質的泥漿流入湖中。

人工湖並無防滲層,從六十年代開始,有毒物質就在日複一日地滲入地表,並汙染著地下水。該礦區比黃河水平麵高出35米,而同黃河的距離則不足十公裏。

從地下三十米出獲取的水樣標本顯示,這裏稀土元素含量比其他地區高出十倍,空氣中也可檢測到隨風飄散的顆粒物。網絡上就可以找到一些中國科學家近年發表的相關研究報告。

2025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居住在礦區附近的兒童頭發中鉛和稀土元素明顯偏高。這類汙染通常也會導致低智商兒童比例偏高。長期接觸這類汙染會導致肝炎和肝髒衰竭。有些金屬會損毀血腦屏障,導致記憶力減退和神經元損傷。不孕症和其他發育障礙也時有報道。有些元素被認為是致癌物質,可導致骨骼變形。

這個‘人工湖’上空,看不到一隻鳥。緊挨壩牆邊的居民早在幾年前就被疏散了。但再隔一條街,就可以看到正在玩耍的孩子們。包頭有近 300 萬居民。而這個大壩後麵又有什麽秘密呢?采訪顯示,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工湖的存在。在國家控製的媒體中,環境汙染並不是一個需要關注的話題。“

  研究:來自中國的稀土中短期內無可替代

《法蘭克福匯報》援引奧地利供應鏈信息研究所ASCII發布的最新報告報道稱,歐美國家對中國稀土產品的依賴程度比此前的評估更為嚴重,而且中短期內,這一情況將難以出現改觀:

“在全球化高峰時期,利潤微薄且伴隨高環境成本的原材料加工工序被大量轉移至中國,這一進程使中國在部分領域形成了壟斷地位。奧地利供應鏈信息研究所的報告顯示,中國掌握了全球91%的稀土加工能力,而在‘重稀土’領域更是沒有任何其他的替代來源。德國原材料署的數據也顯示了類似的結論。這些經過加工的金屬幾乎是所有技術產品不可替代的核心原料,沒有它們,就無法生產芯片、汽車、能源轉型產品或軍工產品。

北京此前已多次將特定原材料的供應作為施壓手段,並以加強出口管製作為威脅。今年春天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後,稀土供應出現了曆時數周的中斷。中方雖然否認這是製裁措施,並表示是出口申請積壓造成了供貨緊張,但業內人士仍普遍懷疑,這同貿易戰有直接關聯。美國正在全力削減對華依賴。歐盟雖已推出《關鍵原材料法》,並決定大舉投資本土的礦產項目,但ASCII研究所的測算顯示,到2040年,歐洲對中國的稀土依賴度仍將高達85%。這項研究強調,僅關注礦石開采遠遠不足以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控製著關鍵的中間生產工序,因而擁有‘戰略守門人‘地位,從而對全球核心技術的供應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也影響著歐洲的經濟未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網瘋傳王鶴棣27分鍾私人通話錄音!法律怎麽說?
網友偶遇劉強東:在夜市用塑料碗和鄉親們喝酒
沙利文:4年白幹 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
莫迪抵天津 印僑民熱烈歡迎 觀賞中國藝術家歌舞
售價55500元 LV龍蝦造型手袋引發熱議 網友吐槽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專訪痛批日本恢複軍國主義,強調中俄"合作抗日"
澤連斯基最新發聲:俄軍集結多達10萬人,準備進攻
官方披露珍貴檔案 蘇聯援華抗日絕密行動曝光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團”,在白宮內構建了一個權力網絡
中資老板毒死富士山樹木案宣判:獲刑1年
北京閱兵三巨頭座位曝光!習近平坐中間,右邊普丁左邊金正恩
日媒揭談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買大米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可怕!華裔妻子在離婚聽證會前夜硫酸潑向白人丈夫
普京訪華前夕,莫斯科隨處可見中國影響力的印記
美新國防戰略草案 萬斯言論扮關鍵 點名台灣戰略要角
“並非針對魯迅”,投訴魯迅夾煙牆畫當事人致歉
盧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為白俄羅斯的“中國人”了
習莫普天津會晤:金磚國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哈瑪斯證實:軍事領導人慘遭以軍擊斃,痛批以色列"暴君"
“複活”離體豬頭,專訪器官醫學開拓者何曉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緊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價怵目驚心

德國之聲 2025-08-10 08:26:34



《南德意誌報》報道稱,中國在稀土行業的壟斷地位正在成為北京製衡西方的戰略武器,但礦區環境和民眾健康卻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法蘭克福匯報》援引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歐美對中國稀土的高度依賴,中短期內很難出現改觀。

內蒙古白雲鄂博礦區被認為擁有全球已知稀土儲量的30%至40%。圖像來源: Xinhua/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誌報》記者深入中國內蒙古稀土礦區發回的報道指出,中國從地下開采出的稀土,早已不再是原材料,而成了北京用來“卡住”西方咽喉的地緣政治武器。而對環保和民眾健康的漠視,則是中國的競爭優勢。這篇題為《稀土成了中國勒索世界的武器》的文章寫道:

“內蒙古,這是一片麵積是德國三倍的中國自治區。同南方人相比,這裏的人身材壯碩,性格也更粗獷,臉龐因高原日照而泛著紅光。曾幾何時,蒙古人從這片土地出發征服了世界;而今天,這裏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並由一個權力野心堪比甚至超越成吉思汗的政黨所統治。“

“該地區開采著世界急需的稀土。釹、鑭、釤和鐠主要從菱錳礦中提取。釔、銪、釓和鉺的含量較少,部分與獨居石和其他礦物結合。此外,中國最大的鐵礦之一、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铌礦床和最大的釷礦床之一也都位於這裏。大多數人對這些金屬可能聞所未聞,但沒有它們,就沒有風力發電機、智能手機、電腦、電動車、核電站,而這些隻是稀土實際用途的一小部分。

從這裏以及中國其他地區開采出來的,已經不僅僅隻是某種原料,更是地緣政治的彈藥。在同美國的貿易戰中,北京一度停止供貨,並限製了镓、鍺等關鍵金屬的出口。雖然北京打擊的目標是華盛頓,但歐盟在這場並非自己發起的貿易戰中,也成了附帶受害者。

為了不單方麵切斷對美國的稀土供應,中國幹脆實施了全球性的出口限製。這樣一來,北京既能打擊美國,又不至於被視為有針對性的攻擊行動。出口管製的效果很快就得到顯現:一些德國企業與美國同行一樣,都因無法獲得前期產品,而被迫停產。與此同時,全球庫存下降,價格飆升,很多項目被迫延期。“

  高昂的環境和健康代價

《南德意誌報》的報道指出,稀土其實並不稀有,但稀土元素的開采和分離卻極為複雜,並會嚴重汙染環境。中國之所以能最終占據全球稀土供應鏈的製高點,就是因為中國可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環境和民眾健康忽略不計。

中國為其稀土壟斷地位付出了高昂的環境代價。圖像來源: Weng Huan/Chinafotopress/dpa/picture alliance

“在包頭西部,有一片任何旅遊宣傳品上都不會提及的湖泊,麵積12平方公裏,湖水呈灰色、毫無生機,緊鄰金屬冶煉廠。管道沿著堤岸延伸,燈光映在湖麵上,發出陣陣冷光。

這個‘人工湖’被嚴密封鎖,周邊 100 米處設有警戒線。過去幾十年來,工廠企業一直在向湖裏排放加工廢料:每年有600萬至800萬噸含重金屬、酸液、放射性物質的泥漿流入湖中。

人工湖並無防滲層,從六十年代開始,有毒物質就在日複一日地滲入地表,並汙染著地下水。該礦區比黃河水平麵高出35米,而同黃河的距離則不足十公裏。

從地下三十米出獲取的水樣標本顯示,這裏稀土元素含量比其他地區高出十倍,空氣中也可檢測到隨風飄散的顆粒物。網絡上就可以找到一些中國科學家近年發表的相關研究報告。

2025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居住在礦區附近的兒童頭發中鉛和稀土元素明顯偏高。這類汙染通常也會導致低智商兒童比例偏高。長期接觸這類汙染會導致肝炎和肝髒衰竭。有些金屬會損毀血腦屏障,導致記憶力減退和神經元損傷。不孕症和其他發育障礙也時有報道。有些元素被認為是致癌物質,可導致骨骼變形。

這個‘人工湖’上空,看不到一隻鳥。緊挨壩牆邊的居民早在幾年前就被疏散了。但再隔一條街,就可以看到正在玩耍的孩子們。包頭有近 300 萬居民。而這個大壩後麵又有什麽秘密呢?采訪顯示,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工湖的存在。在國家控製的媒體中,環境汙染並不是一個需要關注的話題。“

  研究:來自中國的稀土中短期內無可替代

《法蘭克福匯報》援引奧地利供應鏈信息研究所ASCII發布的最新報告報道稱,歐美國家對中國稀土產品的依賴程度比此前的評估更為嚴重,而且中短期內,這一情況將難以出現改觀:

“在全球化高峰時期,利潤微薄且伴隨高環境成本的原材料加工工序被大量轉移至中國,這一進程使中國在部分領域形成了壟斷地位。奧地利供應鏈信息研究所的報告顯示,中國掌握了全球91%的稀土加工能力,而在‘重稀土’領域更是沒有任何其他的替代來源。德國原材料署的數據也顯示了類似的結論。這些經過加工的金屬幾乎是所有技術產品不可替代的核心原料,沒有它們,就無法生產芯片、汽車、能源轉型產品或軍工產品。

北京此前已多次將特定原材料的供應作為施壓手段,並以加強出口管製作為威脅。今年春天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後,稀土供應出現了曆時數周的中斷。中方雖然否認這是製裁措施,並表示是出口申請積壓造成了供貨緊張,但業內人士仍普遍懷疑,這同貿易戰有直接關聯。美國正在全力削減對華依賴。歐盟雖已推出《關鍵原材料法》,並決定大舉投資本土的礦產項目,但ASCII研究所的測算顯示,到2040年,歐洲對中國的稀土依賴度仍將高達85%。這項研究強調,僅關注礦石開采遠遠不足以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控製著關鍵的中間生產工序,因而擁有‘戰略守門人‘地位,從而對全球核心技術的供應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也影響著歐洲的經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