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2019年6月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會麵。(路透)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全力推動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之際,美國國會正醞釀一場跨黨派的抗中風暴。根據路透28日獨家報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參議員計劃本週聯手推出三項法案,分別針對台灣、新疆維吾爾族人權,以及中共的“跨國鎮壓”問題向北京施壓,凸顯了國會在對中政策上,與川普政府的潛在分歧。
這三項法案皆由兩黨議員共同發起,在當前黨派對立嚴峻的華盛頓政壇實屬罕見。其中一項法案旨在協助台灣鞏固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邦交;另一項法案將拒絕涉及強迫遣返維吾爾人的中共官員入境美國;第三項法案則旨在打擊外國政府針對海外異議人士的恐嚇與騷擾。
路透分析指出,儘管川普政府的貿易談判獲得國會普遍支持,但其對貿易的專注,已引發部分“對中鷹派”人士擔憂,唯恐國安與人權議題遭到邊緣化。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亞洲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川普總統與國會在對中政策上的分歧,似乎正在擴大。”
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是這三項法案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他強調:“無論誰在白宮,自由與人權的價值,都必須是美國領導全球舞台的核心。”
這場國會的立法行動,正值美中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然而,近期川普政府在英偉達(Nvidia)芯片銷往中國問題上的政策逆轉,已讓國會的疑慮加深。分析人士指出,川普始終關心為美國打開外國市場,這點有時會與國家安全的必要性產生衝突。
報導指,此次國會跨黨派的強硬立法行動,不僅是對北京發出的警告,也被視為對川普政府的一次提醒: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貿易利益不應淩駕於國家安全與人權價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