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廿四日旋風到訪北京一日,雖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強舉行會晤,且在氣候變遷領域發表聯合聲明,但中歐的經貿議題,並未取得具體緩解的成效。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天下午就此次峰會評價指出,雙方領導人進行了“長時間、深入、坦誠的交流”,就事關中歐關係的戰略性問題、中歐合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熱點問題等交換看法。
他說,這次會晤達成一些“重要共識”,比如雙方同意堅持並持續深化夥伴關係,保持戰略溝通。他還強調,“總的看,這次會晤是積極、建設性的,有利於增進相互了解和互信,有利於為未來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郭嘉昆提到,對歐方關切的經貿問題,“中方本著友好、尊重、坦誠的態度就相關問題全麵、耐心、深入、細致地表明了立場”;“中方願進口更多適銷對路(適合銷售、對路子)的歐洲優質產品,歐方應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製”。他也詳細重申“產能過剩”、“產業補貼”的立場,要求歐盟不應雙標。
大陸外交辭令“深入、坦誠的交流”,意謂著雙方都充分發言,闡明了各自的觀點和立場,但是由於差距太大基本上沒談出什麽成果。
此次雙方領導人雖在廿四日於北京共同發表聯合聲明,擘劃氣候變遷領域合作,但是經貿上的糾紛,並沒有出現具體緩解舉措,且歐盟甫於當地時間廿二日,對原產於大陸的太陽能玻璃發起第二次反傾銷和反補貼日落複審調查。
廿四日晚間,柯斯塔和範德賴恩在北京出席記者會。據澎湃新聞,範德賴恩介紹,雙方“非常清晰、非常直接地談及了貿易、投資以及地緣政治問題”。她透露“已找到了部分解決方案”,比如出口管製中的瓶頸問題中方已有快速解決機製。柯斯塔則表示尊重製度差異,但對話是確保相互理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也是在存在差異的情況下開展合作的唯一方式。
此外,中國歐盟商會昨天發文評價此次峰會總體“超出預期”,商會認為此次峰會取得了一些正麵成果,具體包含雙方發表聯合聲明,證實共同致力於應對氣候變遷;雙方同意建立升級版出口供應機製等。商會希望此次峰會能為進一步的談判奠定基礎,包括技術層麵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