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的陳佩斯傾盡心血打造《戲台》,卻因排片擠壓被迫延期。這部改編自9.2分話劇的電影,承載著他對藝術的執著,黃渤、薑武等實力派加盟,官媒力挺稱其為'時代難得的珍貴禮物'。觀眾熱評:'好飯不怕晚',老藝術家的風骨令人動容。"
我不是欠大家一張電影票,而是我欠大家一部電影。
7月17日,《戲台》在南京的路演現場,陳佩斯滿含情感地跟觀眾說了句這樣的話。
現場氣氛火熱,觀眾和陳佩斯的互動真是感人至深。
這一天,本該是《戲台》正式上映的日子,可是最終隻能用點映的形式跟大家碰麵。
三天前,陳佩斯在網上發了個視頻,惋惜地跟大家說電影要往後推了。
鏡頭裏的他,眉毛和頭發都變白了,71歲的老藝術家向觀眾深深鞠了一躬,表達歉意。
一說到電影推遲上映,陳佩斯的語氣就變得越發哽咽,滿滿的無奈和慚愧流露其中。
眼眶微紅的他隻得硬著頭皮振作起來,希望即便電影延後,也能依舊贏得觀眾的喜歡。
等網友們細細查明後才知道,老爺子如此委屈、不甘的原因,竟然是因為自己辛苦拍的電影被一同打壓、扼殺了。
排片率突然一下子跌到個位數,所謂的“黃金時段”全都被別人搶得一幹二淨。
那“被迫延期”的事情背後到底出了啥事啊?竟然讓官媒都親自出麵發話站台支持了?
無奈的現實
陳老這不是被資本捉了個圈套麽?
在14日那段道歉的視頻裏,陳佩斯跟大家直言了電影“被迫推遲”的真實情況。
原計劃在17號上映的《戲台》,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不得不臨時改期,推遲到7月25日。
這個“特殊原因”一說起來,竟讓他本人覺得特別無助。
得說,陳佩斯幾乎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撲在這部電影上了。
影片定檔那會兒,他心頭那塊大石頭總算是放下了,心裏頭興奮得不得了,盼著電影早點和觀眾見麵。
不過,說到距離電影上映隻有一周左右的時候,陳佩斯突然接到幾份通知,一下子就打了個冷戰。
今年的暑期檔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動蕩”局麵。
《戲台》原計劃17日上線,影院提前承諾的排片比例至少得有15%。
幾部可以臨時提檔的“商業大片”竟然在一夜之間,把黃金排片時間全部搶走了。
薑文的《你行,你上》還有大鵬的《長安的荔枝》這兩部影片,雙雙提前到7月18日上映。
那天一塊兒還有另外七部新片同時首映,裏麵也有像《超人》這種的好萊塢大片。
跟這些更迎合市場潮流、年輕人喜歡的作品比起來,《戲台》明顯沒啥競爭力。
果不其然,電影都紛紛調檔之後,《戲台》的排片比例直降到個位數了。
這跟我們最初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差得挺遠的。
麵對鏡頭,顯得有些疲憊的陳佩斯隻能盡力用比較客觀的語氣說明原因,委婉地表達出心裏的苦楚。
由於排片壓力太大,他隻得和製作方以及發行方重新商量檔期,最後才決定推遲上映。
眼睜睜看著這位71歲的老藝術家傾盡全力奉上了一部佳作,卻不得不陷入這場殘酷激烈的角逐。
評論區裏不少網友都在為陳佩斯抱不平,一邊心疼陳老,一邊覺得很氣憤。
雖然陳佩斯在視頻裏沒多說話,但網友們基本都猜出了電影被迫延期背後隱藏的“貓膩”或許不少。
按理說,《戲台》的演員陣容一點也不比那些所謂的“大片”差。
畢竟,光是“小品大王”陳佩斯時隔32年再一次進軍電影圈,這事兒就已經挺吸引眼球了。
何況還有“影帝”黃渤、薑武、尹正這些一眾厚實力的演員加盟出場,陣容可真不差。
誰說它就應該淹沒在別的電影的光芒底下,不應該變成那種“讓路”犧牲品,挺不得啊。
真正的藝術
其實讓陳佩斯不得不“低頭”的,正是因為電影的內容實在是太“與眾不同”了。
《戲台》實際上是根據陳佩斯自己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的,這部話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2。
在電影出來之前,這部話劇曾陪伴陳佩斯度過了整整十年光陰。
接近四百場的演出,加上幾乎座無虛席的觀眾,始終支撐著他心中那份“藝術夢”的堅持。
大概七八年前,陳佩斯就萌生了把話劇搬上大銀幕拍成電影的想法。
他一拍即合,之後就開始行動了,賣掉了房子,到處拉人組建團隊,自己也身兼數職。
就算已經幾乎把所有家當都搭進去了,拍電影的時候錢還是不夠用。
在那段特別難熬的日子裏,陳佩斯的老搭檔朱時茂也伸出援手,投了100萬進電影,算是幫了大忙。
為了讓電影盡可能地還原真實場景,讓觀眾享受到最佳的視覺享受,陳佩斯可是煞費苦心,想了不少辦法。
關於場景和道具,陳佩斯都親自過目把關,確保一切都到位,從現場表演到後期剪輯,他都一一監管,絕不馬虎。
他既擔任導演,也負責編劇,還身兼全片的核心角色,擔任主角。
經過了好幾個不眠夜的折騰, 《戲台》終於順利完成了從話劇到電影的“轉變”。
除了在表現形式上做了大刀闊斧的改變,內容基本保持不動,還是圍繞“戲劇藝術傳承”這個主題來展開的。
影片的宣傳標語用一句“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來表達,海報上也充分展現出濃厚的藝術氛圍。
但這樣堪稱“藝術大片”的電影,反而不太受到主流市場的青睞,核心思想也難以打動觀眾的心扉。
陳佩斯就是不信這個邪,依舊滿懷信心地為電影宣傳,毫不動搖。
要不是那場突然爆發的“提檔大戰”,他無論怎麽說,也不會把電影往後推。
挺少見的,這次,“藝術內容”居然出乎意料地扭轉了口碑。
陳佩斯一宣布電影推遲,很多路人都紛紛在評論裏表達了支持的態度。
就連官方媒體都親自站出來表達支持,直言陳佩斯為觀眾帶來的,堪稱這個時代難得的珍貴禮物。
從眾多明星好友的觀影感受來看,大家都能體會到,這真是一部難得一見的精彩之作。
蔡明和潘長江看完電影後,都一致說這片子“精彩絕倫,令人震撼”。
陳佩斯已經快三十年沒接拍電影了,這次一出場,依舊是勢不可擋的精彩表現!
朱時茂看完電影後,眼眶都濕潤了,感慨著對陳佩斯說:“這是我第一次為你掉眼淚。”
不隻是純粹的朋友間的“助力”,《戲台》雖然延期了,但也安排了五天的特別放映。
通過點映提前一睹這部電影的路人居然多到讓陳佩斯自己都覺得意外啦,他們的反響基本上都還挺不錯的,讚譽之聲此起彼伏。
到現在為止,《戲台》在網上的評價已經火到不行了,網友們的支持力度真是把這句話“好飯不怕晚”給徹底證明了。
這位昔日的小品大王身上,完完全全展現出了老藝術家的那份骨氣和風範。
就算電影不得不延期,陳佩斯也隻是第一時間向觀眾道歉,絲毫沒有發怨言。
他曾說過,“戲大過天”,隻要電影能讓觀眾滿意,他所有的付出都無怨無悔。
小鏘時評
在這個“流量至上”的年代,市場早已少了不少真正重視內容品質的佳作。
觀眾真正渴望的,正是像陳佩斯那樣堅持研究藝術的真正價值,走“實誠派”的路子。
盼望《戲台》能拚出一片天,最終拿到令人滿意的票房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