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是袒露一切的時候。就像是在海灘上,各種深諳最新時尚的泳裝展露無遺,暴露程度有的極端保守,有的令人不安。如果是在公司董事會,則會呈現出一場被稱為夏季財報季的企業集體“業績秀”。
未來幾周會陸續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的業績。4月時,本財報季的業績看起來就明顯很糟糕了。那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發動了貿易戰,導致股市下跌,債券收益率上漲。成本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使公司利潤受到威脅。身穿緊身泳褲走來走去會有赤裸裸的感覺嗎?試試在財報電話會議時回答分析師關於利潤暴跌的問題吧。
此時此刻,老板們幾乎毫無羞澀感。麵對市場力量,特朗普退縮了,他迅速將大部分關稅措施暫停90天。“債券義警”悄然撤退。涵蓋美國大企業的標普500指數收複了全部失地,而且還遠不止此。的確,根據數據提供商FactSet的數據,對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長率的平均預測值從3月底的9%降至5%。盡管如此,許多老板還能夠在未來幾周招搖創紀錄的利潤。
即便如此,在被問及接下來會如何時,他們可能會經曆一些殘存的不適感。利潤壓力不斷積累。盡管特朗普已經將關稅暫停期延長至8月1日,但他也告訴美國的這些貿易夥伴要為征收更多關稅做好準備。
7月8日,美國銅期貨價格大漲13%,而在此之前,總統特朗普曾威脅要對銅征收50%的關稅。幾天前,他簽署了一項預算法案。該法案將增加大約4.5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此舉可能最終會提高所有人的借貸成本(要是債券交易員情緒激動起來,這種情況很快就會出現)。
企業幾乎無法控製進口成本和債務。但企業可以控製勞動力成本。為了讓投資者重拾信心,很多企業最近一直在發出這樣的控製信號。7月2日,軟件巨頭微軟宣布將在5月裁員6000人的基礎上,再裁員9000人,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4%。當月沃爾瑪通知員工要為裁員1500人做好準備。6月份,貝萊德、花旗集團、迪士尼和寶潔都采取了“精簡”、“戰略重組”或其他委婉的裁員措施。
職業轉型谘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公司總共裁員43.9萬人。去年同期,這一數字還不到40萬人。7月2日,人力資源公司ADP一份備受關注的就業報告顯示,6月份美國企業淨裁員3.3萬人。
企業員工應該為更多裁員做好準備。如果說創新是美國公司最強大的超能力,那麽保持企業勞動力精簡的無情程度則緊隨其後,尤其可與歐洲或日本等地的擁抱資本主義比肩。
乍看之下,美國企業並不會比其它發達經濟體的企業更樂於解雇員工。在過去十年裏,四分之三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至少有一年裁員,這一比例與歐洲斯托克600指數的裁員比例相同。在過去24年的9年裏,歐洲的勞動力數量有所下降,而美國下降了7次。如今,四分之一的歐洲大公司的員工人數比十年前少,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為五分之一。
當然,最大的區別在於,美國企業在變強的同時,也幾乎和歐洲企業一樣進行大幅瘦身。2014年至2024年期間,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經通脹調整後的總營收增長僅略高於五分之一。而斯托克600指數成分股公司經通脹調整後的總營收增長收縮了這麽多。過半數美國藍籌公司的銷售增長超過了就業增長。其中27家公司,盡管勞動力減少,但營業額有所上升。相比之下,三分之二的歐洲大型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長不及工資增長。
在美國最積極進取的行業,一有機會就裁員的趨勢尤為明顯。自2016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中信息技術領軍企業的年銷售總額僅下降了一次,而這些公司的員工總數卻減少了四次。Meta的技術人員數量在2022年達到8.6萬人的峰值,去年年底,技術人員減少了1.2萬人。平均來看,2024年人均創造了220萬美元的收入,高於三年前的140萬美元。今年1月,Meta老板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內心深處致敬傑克·韋爾奇(JackWelch),發誓要在將其社交媒體帝國轉型為人工智能(AI)超強集團的過程中對員工進行排名,並開除表現墊底的5%的員工。
電腦說你被解雇了
人工智能的進步,尤其是半自主人工智能代理,有望讓老板們手握一把更大的斧頭。首席執行官們都迫不及待了。
今年4月,Tobi
Lütke通知其在電子商務軟件製造商Shopify的員工,在要求增加人手或資金之前,團隊“必須先證明為什麽他們不能使用人工智能來完成他們想要完成的任務”。
上個月,安迪·賈西(Andy
Jassy)通知亞馬遜(Amazon)的白領員工,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幾年減少這家科技巨頭的員工總數。
當遲早會發生的下一次經濟衰退真正衝擊美國公司時,這種聲明將會成倍增加。經濟衰退可以讓企業裁員變得更容易被原諒,此時企業就可以借此采用節省勞動力的技術。就算人工智能不能節省那麽多勞動力,它也為尋求裁員的首席執行官們打了掩護。無非就是避免無利可圖的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