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文章來源: 極目新聞 於 2025-07-10 22:42: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月11日上午9時30分,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早上7時40分許,訴訟庭門口即排起長隊,8時許人們陸續進場、存包,領取旁聽證件,進入庭審現場。因旁聽人員太多,法院工作人員隻得臨時在過道內增加坐凳。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一位來自湘潭大學的同學介紹,他和投毒者周某某來自同一學院,“上一次庭審有事錯過了,這次專門來旁聽。”記者注意到,還有市民因旁聽人員太多而沒能進入庭審現場,遺憾離開。



極目新聞此前報道,2024年4月7日,張某某在湘潭大學就讀研究生期間,食用了室友的一罐“發苦的麥片”,6天後經搶救無效去世。公安機關偵查發現,張某某同寢室友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將其刑拘。經公安機關鑒定,張某某係秋水仙堿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2025年4月7日,該案一審宣判,周某某以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延伸閱讀:

湘潭大學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遇害:嫌疑人曾與同寢爭吵不下20次

在湘潭大學研究生張海陽疑遭投毒去世幾天後,當地警方發布通報,張海陽的同寢室室友周某某有重大嫌疑,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讓張海陽親友憤怒的是,盡管校方已經做出澄清,“因為偷外賣遭投毒”的謠言還在四處擴散。在他們的回憶中,張海陽是個與人為善、不願意占便宜的人,“是絕不可能做出那種事情的。”

多位張海陽的親友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在嫌疑人周某某搬進宿舍後不久,他因衛生等問題與其他室友產生矛盾。作為宿舍長的張海陽曾替周某某刷過廁所,並善意做出提醒,但周某某是個“很難溝通的人”。

4月2日,就在張海陽遇害前不久,他給好友發去一份向校方報告周某某問題的PDF文件,裏麵提到了諸如周某某不講衛生、經常晚歸影響他人休息、冬天要求開窗開空調、帶液化氣進宿舍等問題,並表示周某某已經和室友發生過不下20次爭吵。張海陽向朋友透露,校方已經同意為周某某調換宿舍。

“像萬箭穿心一樣”

“我才25歲,我想活命。”4月9日,被轉入重症監護室前,張海陽向父親表達了求生的願望。

這些話是張靜聽父親轉述的。10日下午,她在醫院重症監護室門外看到弟弟時,他全身插滿了管子,已經處於昏迷狀態。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張靜說,弟弟的身體一直很健康,也有健身的習慣,就在幾天前,她還在微信群裏看到弟弟的健身自拍,整個人狀態很好。

4月8日下午,張海陽在姐弟三人群裏發了一段他躺在病床上的視頻,說自己吃錯了東西,導致嚴重的肝功能受損,醫生讓他住院一周,還下了病重通知書。



轉院途中的張海陽

消息沒有被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姐弟三人習慣了報喜不報憂,很多事情,張靜和兩個弟弟都會先在小群裏討論並“過濾”後,才會發在家庭群裏。

她在群裏問張海陽,過去三天吃了什麽東西?最近的作息怎麽樣?心理狀態怎麽樣?但沒有得到回答。姐弟倆微信最後的交流是,張海陽說:“我玩不了手機,回不了你的信息了。”她意識到,弟弟的病情比想象中嚴重。

4月9日下午,父親從老家趕到湘潭市中心醫院,當晚,張海陽被轉到重症監護室。次日,張海陽病情繼續惡化,醫院進行了全科室會診,高度懷疑是食物中毒。當天,張海陽被轉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接受了全身換血治療。

病曆本記錄了他離世前所經受的痛苦,3天時間裏,張海陽從陣發性加重呈絞痛,嘔吐胃內容物及粘液10餘次,伴有腹鳴、乏力、腹脹、胸痛氣促等症狀,發展到雙眼球結膜充血、全身髒器衰竭、感染性休克、肝損害、急性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呼吸衰竭……

這些病曆資料,張靜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個字都像萬箭穿心一樣,特別痛苦。”

4月12日,院方告知家屬,張海陽的情況很不樂觀,可能已沒有什麽有效的救治手段。4月13日下午1點左右,張海陽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母親在太平間見到他時,“全身浮腫,已經不像人樣了。”

張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弟弟住院期間,她和家人朋友在各大網站、期刊文章上搜索,也問了醫學院的老師同學,希望能根據症狀找到一些線索,但直到張海陽離世,他們也沒能弄清楚,奪走張海陽生命的到底是什麽,因此最後選擇了報警。

4月20日淩晨,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發布通報:湘潭大學在讀研究生張某某(男,25歲)疑似被人投毒。公安機關偵查發現,與張某某在校同寢室的周某某(男,27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與室友發生20多次爭吵

周某某被捕後,張海陽的家人和朋友們意識到,悲劇的發生不是沒有預兆。

張靜透露,弟弟曾在家庭微信群裏多次提到過嫌疑人周某某。去年6月底,周某某轉到張海陽所在的宿舍。宿舍其他三人都是法學院的研究生,關係一直很好,新加入的周某某與他們相處並不融洽。

張海陽告訴過姐姐,周某某的生活習慣和大家不太一樣,經常在半夜一兩點回到宿舍,動靜很大,影響室友們休息。因為上廁所沒衝幹淨等瑣事,周某某與室友們發生過口角。張海陽作為宿舍長,幫周某某刷過幾次廁所,並提醒他之後要注意一下衛生問題,但周某某並未改變自己的習慣。

張海陽也和朋友們說起過,新室友讓自己很困擾。

孫廷是張海陽的高中好友,畢業後,兩人一直保持著聯係,每年過年時都會聚一聚,聊聊近況。去年春節,幾個好友見麵時,張海陽提到,自己一直被室友“打擾”,還被“偷看手機”。

在張海陽的講述中,這個同學和宿舍其他人都不和,他向學院申請過給嫌疑人換宿舍,但沒有落實下來。當時,孫廷覺得那隻是很普通的矛盾,沒有太在意,“也相信他會解決好,因為他是寢室長,本科的時候還是班裏的學習委員”,他還告訴張海陽,要忍一忍。

據張海陽的另一位高中好友然然回憶,在2023年7月初,嫌疑人周某某搬進宿舍不到兩周後,張海陽就向她表達過對這位新室友的不滿。“跟他很難溝通。”張海陽解釋,自從周某某住進來,就立下兩條規矩:開空調時要開窗,白天寢室要一直開著門。而且不管自己做什麽,周某某總盯著他看。

一周之後,張海陽告訴然然,自己“要瘋了”,說周某某說教意味很重,“半個小時內,說他鞋子有問題,襪子有問題,意思是買的太便宜穿不久……他就一直在那說個不停,室友很不耐煩,跑去了其他寢室。”

4月2日,張海陽給然然發來一份向校方報告周某某問題的PDF文件,裏麵提到了諸如周某某不講衛生、經常晚歸影響他人休息、冬天要求開窗開空調、帶液化氣進宿舍等問題,並表示周某某已經和室友發生過不下20次的爭吵。張海陽還提到,校方已經同意為周某某調換宿舍。



遇害前不久張海陽已向學校反映了嫌疑人的問題

家屬被“偷外賣”謠言所傷

4月5日,張海陽在家庭群裏發了一張健身的自拍,說最近不忙,有時間鍛煉,“健身瘦了更好看了”。第二天,他又轉發了一條微信讀書鏈接,讓家人幫忙點讚,是何海波的《法學論文寫作》。前段時間,張海陽剛通過了司法考試。

4月9日,母親在群裏說想買一款沙發,想讓兒子幫忙在網上下單。這時候,張海陽的身體狀況,已經沒法讓他再做出回應了。

張靜說,這幾天,父母的情緒很不好,“垮掉了一樣”,後續的事宜是她和堂哥們在處理。除了弟弟的遇害,同樣讓她和家人憤怒的,還有“因為偷外賣被投毒”的謠言。



張海陽生前與姐姐的合影

看到“偷外賣”的謠言時,孫廷氣得渾身發抖,“他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的。”孫廷給張海陽家人打去慰問電話時,好友父親也拜托“在網上澄清一下。”

這兩天,孫廷腦海裏常常浮現出張海陽笑著跟他說話的樣子。被他稱為“摯友”的張海陽,1米75以上的個頭,喜歡健身、打遊戲,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兩人一起出門時,碰上流浪的小動物,張海陽總會“買點東西給小狗小貓吃”。

高中三年,兩人一直非常要好。沒錢吃飯時,孫廷常找張海陽借錢,當時張海陽是走讀生,手裏也沒有多少零花錢,但還是“每次幾十塊錢”地借給他。大學畢業後,孫廷創業賺了點錢,經常請朋友們吃飯,但每次消費,張海陽都堅持把錢轉給他,當麵看著他把錢收下。他知道,張海陽是不願意占人便宜。

兩人的最後一次聯係是在3月26日,因為一項合同問題,他向學法律的張海陽尋求建議。張海陽第一時間沒接到電話,之後的20多分鍾回撥了好幾次,並發來多條消息幫著解答疑問。

張海陽去世後,他的同學好友努力在社交媒體上澄清謠言。一位好友說,“他像個哥哥一樣關心我,他絕對不是那種會偷外賣的人。”張海陽的一位老師也在社交媒體表示,他真誠、與人為善,剛剛提交了非常優秀的畢業論文選題,“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麽好的一個學生卻遭此不測,更令人難過的是,網絡上竟然流出一些惡意扭曲事實的內容,可惡、可恨。”

目前,警方和校方已經對所謂“偷外賣被投毒”的謠言做出了澄清,但謠言還是像長了腿似的,遍布在評論區。張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想不明白造謠的人,為什麽要用偷外賣這樣的說法來詆毀弟弟,也不知道對方的身份。

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張靜希望,弟弟的事情能夠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他非常喜歡法學,如果法學最後沒有給他一個公平正義的話,我覺得是對這個專業最大的侮辱。”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表兄弟創立的全球最大私募,又要吞下中國公司
東亞女兒最難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著戳破了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受害家屬放棄賠償要求從重判




24小時討論排行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法國外長拒絕和王毅握手?這一幕引發中說紛紜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聯合國:加薩近800人取物資時遇害 多命喪糧援站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被判賠償17萬
中美外長會晤約1小時 美媒: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外賣史上最激昂的24小時:2億天量訂單的誕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極目新聞 2025-07-10 22:42:09

7月11日上午9時30分,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早上7時40分許,訴訟庭門口即排起長隊,8時許人們陸續進場、存包,領取旁聽證件,進入庭審現場。因旁聽人員太多,法院工作人員隻得臨時在過道內增加坐凳。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一位來自湘潭大學的同學介紹,他和投毒者周某某來自同一學院,“上一次庭審有事錯過了,這次專門來旁聽。”記者注意到,還有市民因旁聽人員太多而沒能進入庭審現場,遺憾離開。



極目新聞此前報道,2024年4月7日,張某某在湘潭大學就讀研究生期間,食用了室友的一罐“發苦的麥片”,6天後經搶救無效去世。公安機關偵查發現,張某某同寢室友周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將其刑拘。經公安機關鑒定,張某某係秋水仙堿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2025年4月7日,該案一審宣判,周某某以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延伸閱讀:

湘潭大學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遇害:嫌疑人曾與同寢爭吵不下20次

在湘潭大學研究生張海陽疑遭投毒去世幾天後,當地警方發布通報,張海陽的同寢室室友周某某有重大嫌疑,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讓張海陽親友憤怒的是,盡管校方已經做出澄清,“因為偷外賣遭投毒”的謠言還在四處擴散。在他們的回憶中,張海陽是個與人為善、不願意占便宜的人,“是絕不可能做出那種事情的。”

多位張海陽的親友向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露,在嫌疑人周某某搬進宿舍後不久,他因衛生等問題與其他室友產生矛盾。作為宿舍長的張海陽曾替周某某刷過廁所,並善意做出提醒,但周某某是個“很難溝通的人”。

4月2日,就在張海陽遇害前不久,他給好友發去一份向校方報告周某某問題的PDF文件,裏麵提到了諸如周某某不講衛生、經常晚歸影響他人休息、冬天要求開窗開空調、帶液化氣進宿舍等問題,並表示周某某已經和室友發生過不下20次爭吵。張海陽向朋友透露,校方已經同意為周某某調換宿舍。

“像萬箭穿心一樣”

“我才25歲,我想活命。”4月9日,被轉入重症監護室前,張海陽向父親表達了求生的願望。

這些話是張靜聽父親轉述的。10日下午,她在醫院重症監護室門外看到弟弟時,他全身插滿了管子,已經處於昏迷狀態。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張靜說,弟弟的身體一直很健康,也有健身的習慣,就在幾天前,她還在微信群裏看到弟弟的健身自拍,整個人狀態很好。

4月8日下午,張海陽在姐弟三人群裏發了一段他躺在病床上的視頻,說自己吃錯了東西,導致嚴重的肝功能受損,醫生讓他住院一周,還下了病重通知書。



轉院途中的張海陽

消息沒有被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姐弟三人習慣了報喜不報憂,很多事情,張靜和兩個弟弟都會先在小群裏討論並“過濾”後,才會發在家庭群裏。

她在群裏問張海陽,過去三天吃了什麽東西?最近的作息怎麽樣?心理狀態怎麽樣?但沒有得到回答。姐弟倆微信最後的交流是,張海陽說:“我玩不了手機,回不了你的信息了。”她意識到,弟弟的病情比想象中嚴重。

4月9日下午,父親從老家趕到湘潭市中心醫院,當晚,張海陽被轉到重症監護室。次日,張海陽病情繼續惡化,醫院進行了全科室會診,高度懷疑是食物中毒。當天,張海陽被轉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接受了全身換血治療。

病曆本記錄了他離世前所經受的痛苦,3天時間裏,張海陽從陣發性加重呈絞痛,嘔吐胃內容物及粘液10餘次,伴有腹鳴、乏力、腹脹、胸痛氣促等症狀,發展到雙眼球結膜充血、全身髒器衰竭、感染性休克、肝損害、急性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呼吸衰竭……

這些病曆資料,張靜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個字都像萬箭穿心一樣,特別痛苦。”

4月12日,院方告知家屬,張海陽的情況很不樂觀,可能已沒有什麽有效的救治手段。4月13日下午1點左右,張海陽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母親在太平間見到他時,“全身浮腫,已經不像人樣了。”

張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弟弟住院期間,她和家人朋友在各大網站、期刊文章上搜索,也問了醫學院的老師同學,希望能根據症狀找到一些線索,但直到張海陽離世,他們也沒能弄清楚,奪走張海陽生命的到底是什麽,因此最後選擇了報警。

4月20日淩晨,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發布通報:湘潭大學在讀研究生張某某(男,25歲)疑似被人投毒。公安機關偵查發現,與張某某在校同寢室的周某某(男,27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與室友發生20多次爭吵

周某某被捕後,張海陽的家人和朋友們意識到,悲劇的發生不是沒有預兆。

張靜透露,弟弟曾在家庭微信群裏多次提到過嫌疑人周某某。去年6月底,周某某轉到張海陽所在的宿舍。宿舍其他三人都是法學院的研究生,關係一直很好,新加入的周某某與他們相處並不融洽。

張海陽告訴過姐姐,周某某的生活習慣和大家不太一樣,經常在半夜一兩點回到宿舍,動靜很大,影響室友們休息。因為上廁所沒衝幹淨等瑣事,周某某與室友們發生過口角。張海陽作為宿舍長,幫周某某刷過幾次廁所,並提醒他之後要注意一下衛生問題,但周某某並未改變自己的習慣。

張海陽也和朋友們說起過,新室友讓自己很困擾。

孫廷是張海陽的高中好友,畢業後,兩人一直保持著聯係,每年過年時都會聚一聚,聊聊近況。去年春節,幾個好友見麵時,張海陽提到,自己一直被室友“打擾”,還被“偷看手機”。

在張海陽的講述中,這個同學和宿舍其他人都不和,他向學院申請過給嫌疑人換宿舍,但沒有落實下來。當時,孫廷覺得那隻是很普通的矛盾,沒有太在意,“也相信他會解決好,因為他是寢室長,本科的時候還是班裏的學習委員”,他還告訴張海陽,要忍一忍。

據張海陽的另一位高中好友然然回憶,在2023年7月初,嫌疑人周某某搬進宿舍不到兩周後,張海陽就向她表達過對這位新室友的不滿。“跟他很難溝通。”張海陽解釋,自從周某某住進來,就立下兩條規矩:開空調時要開窗,白天寢室要一直開著門。而且不管自己做什麽,周某某總盯著他看。

一周之後,張海陽告訴然然,自己“要瘋了”,說周某某說教意味很重,“半個小時內,說他鞋子有問題,襪子有問題,意思是買的太便宜穿不久……他就一直在那說個不停,室友很不耐煩,跑去了其他寢室。”

4月2日,張海陽給然然發來一份向校方報告周某某問題的PDF文件,裏麵提到了諸如周某某不講衛生、經常晚歸影響他人休息、冬天要求開窗開空調、帶液化氣進宿舍等問題,並表示周某某已經和室友發生過不下20次的爭吵。張海陽還提到,校方已經同意為周某某調換宿舍。



遇害前不久張海陽已向學校反映了嫌疑人的問題

家屬被“偷外賣”謠言所傷

4月5日,張海陽在家庭群裏發了一張健身的自拍,說最近不忙,有時間鍛煉,“健身瘦了更好看了”。第二天,他又轉發了一條微信讀書鏈接,讓家人幫忙點讚,是何海波的《法學論文寫作》。前段時間,張海陽剛通過了司法考試。

4月9日,母親在群裏說想買一款沙發,想讓兒子幫忙在網上下單。這時候,張海陽的身體狀況,已經沒法讓他再做出回應了。

張靜說,這幾天,父母的情緒很不好,“垮掉了一樣”,後續的事宜是她和堂哥們在處理。除了弟弟的遇害,同樣讓她和家人憤怒的,還有“因為偷外賣被投毒”的謠言。



張海陽生前與姐姐的合影

看到“偷外賣”的謠言時,孫廷氣得渾身發抖,“他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的。”孫廷給張海陽家人打去慰問電話時,好友父親也拜托“在網上澄清一下。”

這兩天,孫廷腦海裏常常浮現出張海陽笑著跟他說話的樣子。被他稱為“摯友”的張海陽,1米75以上的個頭,喜歡健身、打遊戲,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兩人一起出門時,碰上流浪的小動物,張海陽總會“買點東西給小狗小貓吃”。

高中三年,兩人一直非常要好。沒錢吃飯時,孫廷常找張海陽借錢,當時張海陽是走讀生,手裏也沒有多少零花錢,但還是“每次幾十塊錢”地借給他。大學畢業後,孫廷創業賺了點錢,經常請朋友們吃飯,但每次消費,張海陽都堅持把錢轉給他,當麵看著他把錢收下。他知道,張海陽是不願意占人便宜。

兩人的最後一次聯係是在3月26日,因為一項合同問題,他向學法律的張海陽尋求建議。張海陽第一時間沒接到電話,之後的20多分鍾回撥了好幾次,並發來多條消息幫著解答疑問。

張海陽去世後,他的同學好友努力在社交媒體上澄清謠言。一位好友說,“他像個哥哥一樣關心我,他絕對不是那種會偷外賣的人。”張海陽的一位老師也在社交媒體表示,他真誠、與人為善,剛剛提交了非常優秀的畢業論文選題,“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麽好的一個學生卻遭此不測,更令人難過的是,網絡上竟然流出一些惡意扭曲事實的內容,可惡、可恨。”

目前,警方和校方已經對所謂“偷外賣被投毒”的謠言做出了澄清,但謠言還是像長了腿似的,遍布在評論區。張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想不明白造謠的人,為什麽要用偷外賣這樣的說法來詆毀弟弟,也不知道對方的身份。

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張靜希望,弟弟的事情能夠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他非常喜歡法學,如果法學最後沒有給他一個公平正義的話,我覺得是對這個專業最大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