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3日,一架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起飛半小時後,一名女性乘客向機組人員報告炸彈威脅,原因竟是她偷窺到另一名乘客手機上顯示的一條“可疑信息”。據悉,該飛機當時正從波多黎各聖胡安飛往達拉斯,載有193名乘客。
根據波多黎各爆炸物和公共安全辦公室的說法,這名女乘客看到另一名乘客收到一條隻寫著“RIP”的短信,這是“Rest in Peace”(安息)的首字母縮寫,她將其“腦補”為針對飛機的炸彈威脅。
該女乘客將這條信息告訴了一名空乘,空乘隨即通知了駕駛艙,從而啟動了緊急安全協議。飛機在起飛32分鍾後緊急返航,並降落在波多黎各的機場。
飛機降落後,波多黎各當局對收到這條“可疑”短信的乘客進行了詢問。真相隨即水落石出:這名乘客透露,他的親屬在前一天不幸去世,而他此次前往達拉斯的目的正是處理後事。
波多黎各爆炸物和公共安全辦公室在確認沒有真實威脅後,排除了安全隱患。延誤了約三個半小時後,該飛機最終重新起飛,並於7月4日抵達得克薩斯州。
美國航空的一位發言人對此表示:“美國航空1847航班因可能的安全問題返回聖胡安,航班安全降落,執法部門檢查並確認飛機安全後獲準重新起飛。安全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對於給客戶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這起事件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討論。許多網友稱,那位誤報威脅的乘客應該為此承擔責任。有網友評論道:“這名乘客應該被指控虛假指控。” 還有人提議:“偷窺者應該支付航班改道的費用和執法部門的響應費用。” 另有評論質疑:“難道不應該有機組人員在恐慌之前,先詢問那名女士關於短信的事嗎?這似乎是件很明顯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