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恐促使政府大量發行國庫券(短債),因應政府財政赤字支出的融資需求,債市參與者嚴陣以待。
美國眾議院3日通過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次日由總統川普簽署生效。市場預期,美財政部將大量發行短期國庫券,而這將考驗投資人需求。國庫券是美國政府發行的1年期以下低風險公債,殖利率近來已升至4%以上。
盡管政府發行部分國庫券的成本,可能接近10年期公債標售殖利率的4.35%,但此策略不無風險。倚賴短期資金,恐使借款人日後麵臨成本或波動性更高的融資成本。一名加拿大債券投資組合經理表示,“隻要是用非常短期的債券為赤字融資,就有突發性衝擊導致成本上升的風險”。
舉例來說,若通膨意外升溫、Fed被迫升息,就會推升國庫券殖利率與短期融資成本;若經濟陷入衰退、導致儲蓄減少,也可能抑製對短債的需求。
OPEC+下月增產高於預期 國際油價下挫 有利美國通膨降溫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5日同意8月提高石油產量每日54.8萬桶,增幅大於預期,盼借由進一步加速增產收複市占率。
OPEC+先前批準5月、6月和7月都增產每日41.1萬桶石油,增幅已是原本規劃的三倍,交易員原本預期8月增幅會維持不變。OPEC+
8月增產的石油將來自八個成員國,分別是沙特阿拉伯、俄羅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阿曼、伊拉克、哈薩克與阿爾及利亞。
OPEC+表示,提高石油產量是因為全球經濟展望穩定,及市場基本麵穩健。部分會議代表則透露,北半球夏季石油需求上升,是OPEC+加速擴大供給石油原因之一。一些代表也就OPEC+策略轉向提供其他解釋,例如懲罰產量過高成員國,以及從美國頁岩油鑽探商等競爭對手手中奪回銷量。
根據會議代表說法,OPEC+將在8月3日舉行的下一場會議上,考慮9月再次增產每日約54.8萬桶石油,這將使OPEC+
2023年宣布減少供給的每日220萬桶石油全數恢複。在那之後,目前還不清楚OPEC+注意力是否會轉向每日166萬桶的閑置產能。
Onyx資本集團研究集團主管奇利古裏安(Harry
Tchilinguirian)說:“OPEC+策略已從捍衛價格轉向爭奪市占率,維持名義上的自願減產措施毫無意義。”
先前市場預期OPEC+將再度大幅增產石油,國際油價4日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挫,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收跌0.7%至每桶68.3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也跌0.7%。如果從2025年初算起,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已跌8.5%,反映OPEC+和全球原油產量增加,以及美國總統川普貿易戰對經濟構成威脅的影響。
中國大陸石油消費減少,加上美洲石油產量全麵上升,導致全球石油庫存最近數月持續以每日約100萬桶速度增加。國際能源署(IEA)預期,油市今年稍晚將陷入嚴重供給過剩。摩根大通及高盛等華爾街業者預估,油價第4季將跌向每桶60美元甚至更低。
OPEC+擴大生產石油,對川普而言或許是好消息。川普不斷要求油價下跌以提振美國經濟,他也需要遏止通膨,並敦促美國聯準會(Fed)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