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衝突爆發至今,哈梅內伊已消失22天,即便是在伊朗內部高層的一次紀念儀式上,哈梅內伊仍然拒絕公開露麵。
幾天之前,包括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內的伊朗內部高層,在伊瑪目霍梅尼·侯賽尼耶宮內舉行了一場高規格的穆哈蘭姆紀念儀式。
放在以往,每年的儀式都會有最高領袖出席,但這次,哈梅內伊卻缺席了此次活動。
要知道,此次紀念儀式還與此前伊朗舉行的國葬還不同。
此次儀式並不是在公開場所,也沒有全民參與,出席的隻有伊朗軍事指揮官、伊朗行政和司法部門的負責人,基本可以說都是伊朗內部的自己人。
然而就算是這樣,哈梅內伊仍然沒有露麵。外界發現,從伊以衝突爆發至今,哈梅內伊已經消失22天。
其實哈梅內伊這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此次伊以衝突帶給伊朗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在此次衝突中,以色列打擊伊朗高級軍官的手段之一,就是把他們騙到一個地下指揮中心,而後進行定點打擊,一下就帶走了多位伊朗空軍高層。
此次紀念儀式,同樣也是在一個場所聚集了多位伊朗核心高層人物,而且儀式的地點、時間都是公開的。
如果以色列真想發起打擊,完全有可能會複刻一窩端的成功經驗,對他們進行定點打擊,那哈梅內伊的性命也將不保。
哈梅內伊自然是不敢冒這個險,來賭以色列會不會發起打擊。
再加上,此次伊以衝突,還牽扯出了伊朗內部的內鬼問題。
雖說此次出席紀念儀式的都是伊朗高層,但不一定全是哈梅內伊信任的人,如果裏麵藏有一個以色列內鬼該怎麽辦?
即便幾率很小,哈梅內伊也不能放鬆警惕。
在伊朗的困難形勢過去之前,保命最要緊,否則他一旦出事,那伊朗可能就亂套了。
伊以衝突才剛剛結束,伊朗抓內鬼的行動還沒進行到一半,這個時候,伊朗人心浮動,美以安插的間諜可能還會隨時出動:有可能會幹擾伊朗內部的決策,或是在伊朗民間醞釀“顏色革命”。
如果哈梅內伊在此時出事,伊朗決策層失去主心骨,美以安插的勢力必然就會聞風而動,這就很有可能會導致伊朗再度陷入動蕩。
伊朗政權當前仍然麵臨著生死存亡危機,哈梅內伊絕不能出事。
美以的戰爭威脅還沒消散,近段時間以來,無論是美國還是以色列,仍然圍繞著伊朗核問題發出“動武威脅”。
特朗普稱,不排除再次打擊伊朗核設施;而以色列方麵則是揚言,正在製定新的針對伊朗的行動計劃,以阻止伊朗發展核項目和導彈項目。
所以我們也不能排除,若是哈梅內伊這時候有意外發生,美以很有可能也會趁亂再次發起打擊。
在此次以伊衝突中,以色列的斬首名單上也包括哈梅內伊,隻不過被特朗普攔下了而已。
以色列對此,一直都覺得很遺憾。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他們就是想殺死哈梅內伊,但是缺乏可行的行動機會。
哈梅內伊自然是不能讓以色列人抓到機會。可以預見的是,不隻是這兩次儀式,哈梅內伊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可能公開露麵了。
哈梅內伊主動消失,不僅是對自己人身安全的考量,還是為了伊朗國內的安全和穩定,既是自保,也是伊朗政權在危機中的生存策略。
在以色列的精準打擊威脅、內部間諜滲透,以及美以持續施壓的多重陰影下,德黑蘭最大的敵人不僅在外,更可能潛伏於內。
未來的伊朗,或許將進入一段高度戒備的“靜默期”:哈梅內伊的公開活動會大幅減少,權力運作轉入更隱蔽的軌道,而清洗內鬼和鞏固統治將成為優先級。
不過,伊朗麵臨的隱患依然存在,一個靠“隱身”維持安全的領袖,能否真正穩住局勢?
如果以色列或美國抓住伊朗權力結構的真空期再度出手,德黑蘭的應對能力恐怕會麵臨更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