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沿海預計在接下來的一周持續遭遇37至40攝氏度的高溫。中國部分地區同時遭遇暴雨天氣帶來的損害。
周五(7月4日),由於高壓籠罩中國人口最密集的東部沿海,該地區陷入酷熱之中。長江沿岸的主要農業和製造業中心在高溫下炙烤,引發人們對幹旱和經濟損失的擔憂。
中國大片經濟腹地將在未來一周麵臨37至39攝氏度的高溫。氣象部門警告,安徽、浙江等省份,以及位於中部的湖北和河南部分地區,氣溫可能超過40攝氏度。
導致此次高溫的副熱帶高壓係統今年來得異常之早。
“三伏天”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曆法概念,據認為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通常從7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底。此期間,民眾紛紛躲避烈日酷暑。
“現在天氣熱得越來越早了。”30歲的上海居民陶思佳(Tao
Sijia,音譯)說。“我更喜歡小時候那種涼爽的天氣。記憶中的夏天很清涼。現在真的太熱了。”
熱浪帶來的挑戰
極端高溫被氣象學家與氣候變化聯係在一起,已成為中國決策者麵臨的重大挑戰。除了灼燒農田、減少農民收入,高溫還會影響製造業中心的運作,擾亂主要港口城市的物流,並給本已負荷沉重的醫療體係帶來壓力。
此次熱浪已對中國電網造成考驗。據央視報道,全國最大用電負荷在周五(7月4日)飆升至14.7億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
在中國東部,用電負荷達到4.22億千瓦,其中空調用電占約37%。
“熱浪在中國帶來幹旱風險,今年西南地區可能尤為令人擔憂。”經濟學人智庫能源與氣候變化高級分析師李子謙(Chim
Lee)表示,“四川降雨量已低於往年平均水平,這將影響該地區水電產能,進而影響其對東部地區的電力輸出。”
不過,李子謙也指出,中國今年似乎不會經曆破紀錄的夏季。他說,目前中國北方的高溫情況和出現高溫天數仍低於2023年同期水平。
盡管如此,中國東部和中部的多個地區已發布高溫預警,提醒民眾采取防護措施。由於高溫和高濕的雙重影響,通勤過程中的中暑風險加劇。
“我一出辦公室就覺得熱浪滾滾。”21歲的學生艾瑞斯(Iris Chen)說。“現在才剛到七月初,可能還不是最熱的時候。”
全球最大樂高樂園在酷暑中開業
酷熱似乎並未阻擋人們對上海最新景點——全球最大的樂高樂園的熱情。該樂園將於周六(7月5日)在上海開業。
據中國旅行平台去哪兒網(Qunar)數據顯示,6月對該主題樂園的線上搜索量較5月增長了五倍,周邊地區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250%。
中國因熱浪導致的死亡人數未知
2022年,中國經曆了自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熱浪。多個地區從6月中旬到8月下旬,持續了79天的高溫天氣。官方未公布具體死亡人數,中國也未設立與高溫相關的死亡統計,不過國內媒體偶爾會引用地方政府的消息報道死亡案例。
根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202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2022年中國因熱浪導致的死亡人數估計為50900人,比2021年翻了一倍。
伴隨著酷熱的是暴雨
並不隻有中國在應對極端高溫帶來的潛在災難。本周早些時候,希臘消防人員在克裏特島和雅典附近撲滅野火。一次早到的夏季熱浪席卷歐洲,已導致至少8人死亡。
近年來,加州也多次在野火季節之外爆發大規模火災,導致數萬人失去家園。
中國政府麵臨的更大挑戰是,當東部地區被高溫炙烤時,其他地區卻遭遇暴雨。分析人士也將這種現象歸因於氣候變化。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預測,周五(7月4日)和周六(7月5日),中國北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區將繼續出現強降雨。中國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成都大暴雨後道路被淹,居民劃著皮劃艇穿行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