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4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首度回應美國國會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他在社交平台X上聲援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對該法案的批評,稱其將引爆赤字,破壞長期財政可持續性。
馬斯克轉發並支持了共和黨籍的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蘭德·保羅的相關帖文。保羅寫道:“該法案將引爆財政赤字。短期政治活動高於長期可持續性,這就是華盛頓的作風。”保羅也是三名在參議院投票中投了反對票的共和黨議員之一。
而馬斯克本人則早在7月1日便在社交平台上將該法案稱為“債務奴役法案”,並公開質疑特朗普的財政政策方向。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評估,該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使美國國債規模新增約3.4萬億美元,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達36.2萬億美元。白宮則反駁稱CBO存在“黨派傾向”,並否認相關估算結果的準確性。
該法案內容涵蓋數萬億美元規模的減稅舉措,同時大幅增加移民執法支出,並削減對醫療補助、太陽能、風能及電動車項目的聯邦資助。這些政策變化對馬斯克旗下嚴重依賴清潔能源補貼的產業構成直接衝擊。
特朗普則在6月初通過社交媒體發文回應:“我撤銷了他那項強迫所有人購買沒人想要的電動車的強製令,他早就知道我會這麽做,然後他就徹底瘋了。”
隨著兩人之間爭執升級,特斯拉股價於6月5日單日暴跌,市值蒸發高達1520億美元,公司總估值一度跌破1萬億美元大關。盡管此後股價出現一定回升,但截至目前仍未恢複至事件發生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