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狼/文)“我感覺像活在屬於雷佳音的宇宙,哪兒都是他。”一位觀眾在看完《醬園弄·懸案》後說。
這個夏天,雷佳音已經上了兩部重磅作品——《長安的荔枝》和《醬園弄·懸案》。薑文時隔7年的回歸之作《你行!你上!》裏,也有雷佳音。
他接下來的重要作品還有馮小剛導演的《抓特務》,張藝謀導演的《堅如磐石》,路陽導演的《刺殺小說家2》。
這種“無處不在”,逐漸引發了部分觀眾的反感與厭煩。
雷佳音是厚積薄發的演員,他自《我的前半生》走紅後的成長軌跡,映照了特定階段的市場選擇,也折射出觀眾審美的變遷。
當觀眾開始對他產生“審美疲勞”,這背後或許又是一次新時代的選擇。
01 不缺戲拍
雷佳音不缺戲拍。
《我的前半生》播出的五年前,他就演了寧浩電影《黃金大劫案》的男主角。在此之前,寧浩的男主角是黃渤、徐崢。
如果以2017年《我的前半生》作為被觀眾熟知的起點,此後的雷佳音,幾乎每年都能有男主作品上線。
2018年,他搭檔陳數,主演《和平飯店》;搭檔佟麗婭,主演電影《超時空同居》。2019年,《長安十二時辰》——一部投資巨大的精品劇——也選擇了雷佳音作為男主。同年,他搭檔湯唯,主演懸疑電影《吹哨人》。
2021年,雷佳音正式殺入春節檔,主演路陽電影《刺殺小說家》,也是一部特效規模較大的電影。
這一年,雷佳音還主演了熱播劇《古董局中局》的電影版,搭檔彼時剛憑借《親愛的,熱愛的》大火的李現。用如今流行的玩笑話來說,流量隻是搭檔雷佳音的門檻。
2022年,雷佳音有三部男主大劇上線。
《人世間》,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的年代劇,《人民的名義》導演新作。正午新劇《相逢時節》,海報上,雷佳音的名字被放在袁泉前麵。《天才基本法》,一番,搭檔張子楓張新成。
之後,雷佳音成為了全年最大檔期春節檔的常客。去年春節檔,他有兩部主演作品——《熱辣滾燙》《第二十條》。
除了男主作品之外,雷佳音還能時不時地在大片裏“刷臉”——《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懸崖之上》《人潮洶湧》《滿江紅》等等。
事實上,這並非個例。以雷佳音為代表的頭部中生代男演員,從來都不缺戲拍。早年是黃渤徐崢,後來是張譯,現在是雷佳音。
巔峰時期的黃渤,能演周星馳時隔5年的回歸之作《西遊降魔篇》,能和林誌玲在《101次求婚》裏演情侶。
彼時,剛崛起的春節檔還未誕生30億+爆款,國慶檔是全年最大檔期。而黃渤在2014年的國慶檔,有2部重磅主演電影,1部友情出演電影。
前幾年的張譯亦無處不在。
2018年度票房冠軍《紅海行動》裏有他,2020年度票房冠軍《八佰》裏有他,張藝謀一度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後退賽)《一秒鍾》裏有他,《懸崖之上》《萬裏歸途》《滿江紅》裏還有他。
《追風者》的報獎風波後,王陽有五部一番男主作品正在趕來的路上。《醬園弄》裏也有他,演00後演員張子楓的丈夫。
可能會被忽略的肖央,資源也不錯。
《誤殺》係列,女演員從譚卓陳衝換到文詠珊佟麗婭,但肖央堅如磐石;去年國慶檔的《浴火之路》,他壓番趙麗穎;今年清明檔,有他,搭檔年輕女演員春夏;暑期檔,也有他,搭檔年輕女演員古力娜紮。
中生代男演員不缺好戲、大戲,從來如此。
02 生態
打鐵還需自身硬。頭部中生代男演員不缺戲拍,戲好是肯定的。
以雷佳音為例。他絕對不是部分網友口中“演什麽都一樣”的演員,恰好相反,他的可塑性非常強。
這幾年,解構傳統男性氣質的“窩囊廢”崛起。而雷佳音恰好是下垂眼,且臉型偏圓,換言之,他有一張不具備攻擊性的臉,這使他天然契合“窩囊廢”賽道。他的很多角色確實帶有“窩囊廢”色彩,比如《第二十條》裏的韓明。
盡管大眾形象已經如此深入人心,但雷佳音仍能駕馭氣質完全相反的角色,如《繡春刀2》裏的裴綸,《滿江紅》裏的秦檜,《醬園弄·懸案》裏的薛誌武。
雷佳音曾是話劇演員,他在采訪中透露,早期的戲,都是看過他話劇表演後找上來的,“我麵試過幾次,沒一次成功,不會弄,一麵試就不對,所以都是我演話劇的時候人家找的我。”這大概也側麵印證了他的表演能力。
包括前幾年無處不在的張譯,他常出演正派氣質較濃的公職人員,如《狂飆》裏的警察安欣,《三大隊》裏的刑偵隊長,《萬裏歸途》裏的外交官,《紅海行動》裏的軍人。
但在《滿江紅》裏,他仍能把狡詐、狠辣、陰險的何立演活;在《八佰》中,他也能演好老算盤的懦弱與算計。
頭部中生代男演員背後,也有大導演的支持。雷佳音就是與導演合作非常緊密的演員。
在《我的前半生》之後,他還和導演沈嚴合作了一番男主作品《天才基本法》以及《功勳》。《超時空同居》後,他又和導演蘇倫合作了春節檔電影《交換人生》。
《長安十二時辰》後,雷佳音再次和曹盾合作了《長安的荔枝》,以及電影《敦煌英雄》,三部都是馬伯庸IP。
張藝謀自不必說,兩人合作過《懸崖之上》《堅如磐石》《滿江紅》和《第二十條》。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給到雷佳音的角色都是“好”的。當《滿江紅》劇組找他演秦檜時,他也納悶,“怎麽總有導演找我演壞蛋?……想著能不能演好啊,演得臉譜化啊,演了被人罵之類的。”但掛斷電話十分鍾後,雷佳音就答應了出演。
張藝謀曾評價雷佳音,“每一次找他,他都對我絕對信任,不管角色大小,肯定來。”雷佳音也確實在采訪中說過,“隻要他喊,我就去,不論角色大小,主角、配角、報酬都不考慮。”
這種事發生過不止一次。
賈玲找到雷佳音演《熱辣滾燙》時,是2022年,當時雷佳音正好休假。從《我的前半生》走紅後,之後5年幾乎無休,雷佳音計劃在這一年調整節奏,“那會兒就是不想工作”。但接到賈玲邀約後,他還是去了。
早前拍《超時空同居》時,蘇倫是一位沒有任何長片作品的新導演,直到電影快開機前才找到雷佳音。雷佳音聽完電影故事後,沒有猶豫,當天就答應了。
這或許也解釋了雷佳音的不缺戲拍。
張譯也和張藝謀、賈樟柯、管虎、曹保平等大導合作過不止一次;肖央則和陳思誠有緊密合作,不僅有《誤殺》係列,還穩定出現在《唐人街探案》宇宙中,陳思誠野心勃勃的大製作《解密》裏也有他的一席之地。早期的黃渤也曾和寧浩、管虎是黃金搭檔。
這背後還有另一種生態。目前整個電影行業的創作主力就是中年男導演,他們的創作視角決定了題材偏好與敘事重心,好角色、好戲自然會流向頭部中生代男演員。
雖然演員隻是行業結構的被動承載者,但也並非完全被動。
雷佳音曾在22年停下來一次,據悉他近期也有意放慢節奏,拒絕了一些新項目的邀約。
或許就像張譯今年4月在華表獎後台所說的那樣——“前幾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我覺得有點太密了,所以就故意讓自己停下來……我演到最多的時候,我很擔心,不是觀眾煩自己,首先自己煩自己了……我希望自己多沉澱一下。”
03 兩個十字路口
某種程度上,這些中生代男演員的集體崛起也是“時代的選擇”。
雷佳音開始走紅的2017年,恰好是流量經濟下行、影視行業熱錢褪去的起點。那一年,《戰狼2》拿下56億票房,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楊洋劉亦菲主演的電影《三生三世十裏桃花》豆瓣僅4分,首日票房達1.6億,隨後斷崖下跌,且因粉絲“鎖場”引發爭議;古偶劇《孤芳不自賞》深陷“摳圖”風波;演技綜藝《演員的誕生》播出,挖掘了辛芷蕾這樣的好演員。
市場環境的轉變,也讓一批中年男演員獲得了最好的崛起陣地,主旋律與正劇。
《人民的名義》的吳剛,《覺醒年代》的於和偉,《叛逆者》的王陽,《人世間》的雷佳音……通過這些劇集,他們或再次翻紅,或進一步獲得國民度。
前幾年的主旋律電影則捧紅了吳京,鞏固了張譯、朱亞文、張涵予等中年男星的地位。他們和國內頭部導演合作,占據著最好的檔期,拿下票房與市場認知度。
而此時此時,是另一個微妙的十字路口。
其實早在2024年,當雷佳音有兩部主演電影亮相春節檔時,就開啟了一輪關於“雷佳音無處不在”的討論。
隻是彼時的討論方向是正麵的,大家更關心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來的。兩年後,當雷佳音再次有兩部作品接連上線時,大眾情緒卻變成了“有點煩”。
最直觀的原因,自然是這兩部作品的口碑表現不佳。《長安的荔枝》和《醬園弄·懸案》,都屬於那種關注度高、期待值高但有些搞砸了的大項目。
由於《長安的荔枝》把9萬字小說改成35集大劇,率先讓很多觀眾感到無奈,先輸一城。同一時間,雷佳音被部分觀眾認為並非最合適的主角人選,他自然成為了不滿情緒的某種出口。
《醬園弄·懸案》則加重了這種情緒。
在這個新的十字路口,觀眾對真正以女性為主角、女性敘事作品的需求空前強烈,《好東西》的7.13億票房大概側麵證明了這一點。當“雷佳音們”持續占據C位,尤其是在《醬園弄·懸案》這類本被寄予厚望的女性故事裏依然戲份吃重時,就顯得有些錯位了。
這或許並非針對雷佳音個人,而是對一種慣性——那種大部分故事,最終都由中年男演員來扛的行業慣性——的集體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