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離世|情人久美子女兒撰文:母親此生唯一愛過的男人
香港01
2025-07-01 08:59:23
曾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瀾6月25日離世,在哀悼這位才子的同時,他與日本情人久美子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獲得外界關注。久美子的女兒Anna
Dubosc為懷念同樣已離世的母親,早前曾為法國一本時尚雜誌撰寫一篇有關其母的文章,當中提到她一直知道其母親愛過一個中國男子,而這人亦是母親這輩子唯一愛過的男人,他就是蔡瀾(Chua
Lam)。Anna Dubosc亦提及曾在80年代與母親一起來香港探訪蔡瀾。
Anna Dubosc在母親久美子的葬禮上,意外地發現母親移居法國前在東京生活的一批舊照片。
? 以下是Anna Dubosc文章中有關蔡瀾的節錄:
在久美子的葬禮上,我遇見黃森(Richard
Wong),一名來自新加坡的華人,在巴黎生活了30年。他給我看了1964至1966年間,在東京為我母親拍攝的照片。我並不了解那個時期的母親。
1964年,黃森移居東京學習日語,與他的新加坡朋友Chua Lam(注:蔡瀾是新加坡人,英文名 Chua Lam
是福建話發音)一起學習。
他們兩人在新宿大久保附近合租一間公寓,每天都會去近代美術館四樓的電影院。
正是在那裏,蔡先生第一次遇上我的母親。他曾在黑暗中聽過她的笑聲,等到燈光重新亮起,才看見笑聲背後的那張臉。
? 蔡瀾上世紀60年代在東京留學期間認識久美子:
當時,久美子住在東京市中心高圓寺區,一間隻有幾張榻榻米大的單房公寓。
黃森和蔡瀾總是喜歡去她家玩。黃森一直告訴我,他們三人形影不離,
就像法國電影《祖與占》(Jules et Jim)那樣。
對我而言,她反而讓人想起小津安二郎電影裏那些女性──那些拒絕結婚、酗酒、抽煙、
總是讓其父親擔心的女性,她們代表一個正在改變的社會。
我一直知道,我的母親愛過一個中國男人,他亦是她唯一愛過的男人。
我在不同時期,從不同人的口中,聽過這種說法,但從未從她口中聽過。
當她提到蔡先生時,並沒有明確定義他們之間的關係,隻是簡單地吐出一個字:“蔡”(Chua)。
1980年代末,蔡先生成為著名的專欄作家和監製後,母親帶我們去香港探他,
但我對蔡先生毫無記憶,這是我杜撰的嗎?還是我虛構出來的故事?
母親想和蔡先生久別重逢的計劃,是否隻是我想像出來的?
她有在某個晚上私下跑出去見他嗎?
母親有將我和妹妹留在飯店,還是我們一起在咖啡館與蔡先生相聚?
我已記不清了。
但他確實存在,
在她的故事裡,
在她的文字裡,
在我們成長的那個陌生的語言裏。
我們自己的國家。
黃森堅稱久美子當時非常幸福,從未提及哈爾濱。(久美子1936年生於滿洲國)
誠然,她在所有照片中都麵帶微笑,
但我認為,這份幸福卻與滿洲息息相關,
這似乎有些矛盾。
那兩個中國男子,
讓她想起了她失去的土地,
儘管他們來自新加坡。
我相信她從未真正擺脫那種懷舊之情,
這種感覺塑造並主宰了她日後的生活
久美子於1966年離開日本。
黃森和蔡先生陪她來到橫濱港。
他們等待郵輪起航,久美子站在甲板上,
兩人看著她漸漸遠去,
消失不見。
黃森指:
她從未真正離開蔡先生——隻是離開了日本。 ”